《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1

  馬詩

  朝代:唐代

  作者: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譯文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

  什麼時候才能給它帶上金絡頭,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立功勳呢?

  註釋

  大漠:廣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一說為燕然山,即今之杭愛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

  鉤:古代兵器。

  何當:什麼時候。金絡腦:即金絡頭,用黃金裝飾的馬籠頭。

  踏:走,跑。此處有“賓士”之意。清秋:清朗的秋天。

  簡析

  李賀的《馬詩》共有23首,名為詠馬,實際上是借物抒懷,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和建功立業的抱負。這裡所選的是第五首。

  廣闊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彎如金鉤。這邊塞爭戰之處,正是良馬和英雄大顯身手之地;然而,何時戰馬才能配上金制轡腦,飛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詩語言明快,風格健爽。前兩句寫景,寫適於駿馬馳騁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後兩句抒情,自比為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賞析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

  一、二句展現出一片富於特色的邊疆戰場景色。這幅戰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得悲涼肅殺,但對於志在報國之士卻有著異乎尋常的吸引力。“鉤”是一種彎刀,一種武器。從明晃晃的月牙聯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戰鬥的意思。作者所處的貞元、元和之際,正是藩鎮極為跋扈的年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荊門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所以詩意是頗有現實感慨的。思戰之意也有針對性。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這兩句乍看是應用賦法,實則啟動後兩句抒情,又具有興義。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小詩的後兩句是說,何時才能受到皇帝的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三、四句借馬以抒情。“金絡腦”是貴重的馬具,象徵馬受重用。顯然這是作者熱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所發出的嘶鳴。

  這首詩是寫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願望。這首詩屬於寓言體或比體,婉曲耐味。而詩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鉤比喻月,也是比;從一個富有特徵性的景色寫起以引出抒情,又是興。短短二十字中,比中有興,行中有比,大大豐富了詩的表現力。從句法上看,後二句一氣呵成,以“何當”領起做設問,強烈傳出無限企盼意,且有唱嘆味;而“踏清秋”三字,詞語搭配新奇,“清秋”草黃馬肥,正好馳驅,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字句的鍛鍊,也是這首詩藝術表現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2

  原文: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註釋:

  ⑴周天子:指周穆王。

  ⑵玉山:神話中的山名。《山海經》:“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⑶鳴騶:前呼後擁的騶從。騶:古代養馬兼管駕車的人。

  ⑷赤驥:指火紅色的馬,傳說中周穆王駕車用的八匹駿馬之一。

  翻譯:

  忽然想起天子周穆王,

  浩浩蕩蕩駕車上玉山。

  跟隨騶從離開遊樂苑,

  赤驥終能馳騁至天邊。

  賞析:

  李賀《馬詩》共二十三首,詩人透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這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詩前兩句敘述周穆王西域取玉的故事,後兩句交代赤驥離開鳳苑這遊樂之地,終於有了縱橫馳騁的天地,表達了詩人不願困守書齋,沉淪下僚,渴望展示自己才學,實現自己抱負的心情。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3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

  丈人駿馬名胡騮,前年避胡過金牛。回鞭卻走見天子,

  朝飲漢水暮靈州。自矜胡騮奇絕代,乘出千人萬人愛。

  一聞說盡急難材,轉益愁向駑駘輩。頭上銳耳批秋竹,

  腳下高蹄削寒玉。始知神龍別有種,不比俗馬空多肉。

  洛陽大道時再清,累日喜得俱東行。鳳臆龍鬐未易識,

  側身注目長風生。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杜甫於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冬自華州赴東都途中作。

  賞析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7卷第27首。仇兆鰲《杜詩詳註》評註此詩:“丈人駿馬名胡騮,前年避賊過金牛。回鞭卻走見天子,朝飲漢水暮靈州。”首言馬行迅捷。從亂禽顛沛說起,便有奇氣。過金牛,扈從明皇也。見天子,趨謁肅宗也。卻走,退走也。

  “自矜胡騾奇絕代,乘出千人萬人愛。一聞說盡急難才,轉益愁向駕駘輩。”此見其濟難之功。趙注:急難才,如劉備的顱躍過檀溪以免劉表之追,劉牢之馬跳五丈澗,以脫慕容之逼。此處指避胡一事言。愁向駕胎,自嘆所乘者皆疲馬也。

  “頭上銳耳批秋竹,腳下高蹄削寒玉。始知神龍別有種,不比俗馬空多肉。”此寫其神駿之姿。耳銳蹄堅,筋勝於肉,此良馬之相也。

  “洛陽大道時再清,累日喜得俱東行。鳳臆龍鬐未易識,側身注目長風生。”末言同行見馬,結歸李丈。鳳臆龍鬐,一時未易測識,但見側身注目,足下風生,果是絕塵之驥矣。《杜臆》:馬不易識,以況相士之難。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4

  木蘭花令·次馬中玉韻

  知君仙骨無寒暑。千載相逢猶旦暮。故將別語惱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迴風去。花本無心鶯自訴。明朝歸路下塘西,不見鶯啼花落處。

  翻譯

  我知道您的崇高品格有如得仙道的人,深冬不寒,盛夏不熱。我們真像是千載相逢而別於旦夕之間的人。是我故意拿分別的話語來刺激您,想要看一看您的淚流滿面的樣子呀!

  落花已追隨迴風而去,它本是無心逐風的,春鶯懂得其中的真情啊。明天我就要踏上“歸路”,走出錢塘西途了;從此之後,也就看不見春鶯哀啼花落的地方了。

  註釋

  馬中玉:名鹼,山東茌平人。

  仙骨:這裡指馬中玉。

  無寒暑:不計年歲。

  梨花枝上雨:比喻美人眼淚。

  塘西:指錢塘西。

  賞析

  上片開頭雲:“知君仙骨無寒暑。千載相逢猶旦暮。”詞人首先表示了自己對摯友馬中玉的尊敬和惜別之意。下文,詞人對馬中玉於己的難捨難分之情,又做了最“知己”的表述:“故將別語惱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故將”二字,用語極其巧妙,詞人明知馬中玉對自己的感情,一旦分手,必定會流淚哭泣,卻故意用詼諧語氣調侃友人。是詞人為打破與馬中玉分手時的難堪局面,而故意用分別的話語來挑逗對方使他落了淚。這就是說,詞人把勾起友人拋灑惜別眼淚的罪責,歸在自己身上了。其實,詞人行為的實質,正是用詼諧之語去安慰對方,是故意把分手時滾湧眼淚的情感淡化下來,從此可以看到詞人對友人的摯愛之情,是非常的深切真誠。

  下片“落花已逐迴風去。花本無心鶯自訴。”則著重轉向了對自己內心的描寫。詞人把自己離杭赴京的處境比作了“落花”,說它的凋落花瓣已經被迴風吹逐而去了。其實,落花本是無心逐風的,只是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只有那花枝上的春鶯懂得其中真情,它站在枝頭上啾啾哀鳴,正在傾訴著內心的煩惱——詞章以物觀我,逸筆韻遠,發人深思。末二句則痛書別去:“明朝歸路下塘西,不見鶯啼花落處。”詞的感情直瀉而下,有如山洪奔騰無可挽阻。這詞情正與馬中玉贈行詞之“從今寧忍看西湖,抬眼盡成腸斷處”遙相呼應,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這是一首作答詞,全詞賦陳鋪敘,又寄託感發;意內言外,而回蕩反覆。給人以真摯自然,悲從中起的藝術感受。

  創作背景

  元祐六年(1091年)辛未春三月,東坡守杭任滿,奉召還朝,友人馬中玉時任兩浙路提刑,正在杭州,賦《木蘭花令》詞贈行,蘇軾乃賦此詞作答。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5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譯文

  養龍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復返,如今已經沒有人培養重用英賢。

  寒夜裡的霜雪把馬棚壓得坍塌,西風中駿馬的脊骨已經被折斷。

  註釋

  去:一作“死”。飂叔:相傳是飂國國君飂叔安的後代,名董父,善於養龍。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豢:飼養。龍:指駿馬。

  棧:馬棚。

  賞析

  此詩為李賀組詩《馬詩》二十三首的第九首。這首詩化用飂叔豢龍的典故,斥責當時統治者摒棄、殘害賢才,表現了作者的憤慨不平和對英才埋沒的痛惜心情。

  劉辰翁謂“賦馬多矣,此獨取不經人道者。”蓋李賀此二十三首皆借馬以抒感。王琦謂“大抵於當時所聞見之中,各有所比。言馬也而意初不征馬矣。”二人所論皆是。此詩嘆良馬不得善養者則必為風霜所摧折,可為詠物詩之典範,所謂“不即不離”、“不粘不脫”於此詩中可以明見。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6

  馬詩二十三首·其九

  唐代:李賀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譯文及註釋

  飂(liù)叔去匆匆,如今不豢(huàn)龍。

  養龍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復返,如今已經沒有人培養重用英賢。

  去:一作“死”。飂叔:相傳是飂國國君飂叔安的後代,名董父,善於養龍。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豢:飼養。龍:指駿馬。

  夜來霜壓棧(zhàn),駿骨折西風。

  寒夜裡的霜雪把馬棚壓得坍塌,西風中駿馬的脊骨已經被折斷。

  棧:馬棚。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養龍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復返,

  如今已經沒有人培養重用英賢。

  寒夜裡的霜雪把馬棚壓得坍塌,

  西風中駿馬的脊骨已經被折斷。

  註釋

  ⑴王琦注:“《左傳》:‘昔有飂(liù)叔安,有裔子日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嗜慾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huàn)龍。’杜預注;‘飂,古國也。叔安,其君名。豢,養也。”

  ⑵按古以馬為龍類,故李賀以今不能豢龍,而駿骨為霜所折。

  簡析

  此詩為李賀組詩《馬詩》二十三首的第九首。這首詩化用飂叔豢龍的典故,斥責當時統治者摒棄、殘害賢才,表現了作者的憤慨不平和對英才埋沒的痛惜心情。

  劉辰翁謂“賦馬多矣,此獨取不經人道者。”蓋李賀此二十三首皆借馬以抒感。王琦謂“大抵於當時所聞見之中,各有所比。言馬也而意初不征馬矣。”二人所論皆是。此詩嘆良馬不得善養者則必為風霜所摧折,可為詠物詩之典範,所謂“不即不離”、“不粘不脫”於此詩中可以明見。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7

  汗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譯文

  汗血馬從西域來到帝王的官苑,隨著鑾輿搖動玉珂誰不稱羨?

  如果是被方士乘騎走在海邊,人們以為是匹青騾誰投青眼?

  註釋

  汗血:古代的一種駿馬名。

  鸞:指鸞輿,天子所乘之車。

  玉珂:指綴在馬絡頭上的玉飾。

  少君:李少君,漢代方術之士。《史記·孝武本紀》中有關於他的記述。

  青騾:《太平御覽》卷九〇一引《魯女生別傳》曰:“李少君死後百餘日,後人有見少君在河東蒲坂,乘青騾。帝聞之,發棺,無所有。”

  賞析

  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二十二首。李賀是唐室宗孫,系出鄭王李亮之後。但積久年深,他這唐室宗枝,卻早被皇家忘卻,直敗落到山坡村居、門庭冷落、甲蔬淡飯難於為繼的清苦地步。儘管才華橫溢,礪志苦讀,詩名早著,但由於得不到力者的引薦,他終是不被賞識,只能掙扎於社會下層,於是帶著憂憤之情創作了這組詩。

  這組詩歷來被認為非一時一地之作。吳企明《李賀集》則認為作於元和九年(814),時逢馬年,詩人感慨萬千,一氣呵成創作了這組詩。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8

  原文: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八

  唐代:李賀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譯文: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伯樂走到跟前一看,這是千里馬哪,旋毛就長在它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如今卻剋扣它的草料,什麼時候它才能夠騰飛跨越青山?

  註釋: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伯樂:古之善相馬者,相傳為春秋秦穆公時人。旋毛:蜷曲的馬毛。

  只今掊(póu)白草,何日驀(mò)青山?

  只今:如今。掊:克減,剋扣。白草:牛馬愛吃的一種草。驀:超越,跨越。

  賞析:

  此詩為李賀組詩《馬詩》二十三首的第十八首。詩中說,有匹生著旋毛的千里馬,庸人們認不出,於是克減草料,且虐待備至,導致它缺食少力;善於相馬的伯樂一看,才認出是匹千里馬。詩人以倍受摧殘的駿馬作比,表達了對良才受到壓抑和虐待的憤慨。

  劉辰翁謂“賦馬多矣,此獨取不經人道者。”蓋李賀此二十三首皆借馬以抒感。王琦謂“大抵於當時所聞見之中,各有所比。言馬也而意初不征馬矣。”二人所論皆是。此詩就是設為伯樂嘆息良馬不遇愛馬之主,無從顯其材,可為詠物詩之規範,所謂“不即不離”、“不粘不脫”於此詩中可以明見。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9

  馬詩二十三首·其四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翻譯

  這匹馬不像是人間的凡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

  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還能聽見錚錚的銅聲。

  譯文

  這匹馬不像是人間的凡馬,

  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

  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

  好像還能聽見錚錚的銅聲。

  鑑賞

  首句開門見山,直言本意,肯定並且強調詩歌所表現的是一匹非同尋常的好馬。起句平直,實在沒有多少詩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來像是重複第一句的意思。“房星”指馬,句謂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說這匹馬本不是塵世間的凡物。如果這句的含義僅限於此,與首句幾乎一模一樣,那就犯了重沓的毛病。詩只四句,首句平平,次句又作了一次重複,那麼這首詩就有一半索然無味,沒有價值。但如細細咀嚼,便會發現第二句別有新意,只是意在言外,比較隱晦曲折。《晉書·天文志》中有這樣一段話:“房四星,亦曰天駟,為天馬,主車駕。房星明,則王者明。”它把“房星”和“王者”直接聯絡起來,就是說馬的處境如何與王者的明暗、國家的治亂息息相關。既然馬的素質好遭遇不好,那麼,王者不明,政事不理的狀況就不言可喻了。這是一種“滲透法”,透過曲折引申,使它所表達的實際意義遠遠超過字面的含義。

  三、四句寫馬的形態和素質。如果說前二句主要是判斷和推理,缺乏鮮明生動的形象,那麼,後二句恰恰相反,它們繪聲繪影,完全藉助形象表情達意。李賀寫詩,善於捕捉形象,“狀難見之景如在目前”,這兩句就是突出的例子。“瘦骨”寫形,表現馬的處境;“銅聲”寫質,反映馬的素質。這匹馬瘦骨嶙嶙,說明境遇不好。在常人的眼裡,它不過是匹筋疲力盡的凡馬,只有真正愛馬並且善於相馬的人,才不把它當作凡馬看待。“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儘管它境遇惡劣,被折騰得不成樣子,卻仍然骨帶銅聲。“銅聲”二字,讀來渾厚凝重,有立體感。它所包含的意思也很豐富:銅聲悅耳,表明器質精良,從而生動地顯示了這匹馬骨力堅勁的美好素質,使內在的東西外現為可聞、可見、可感、可知的物象。“素質”原很抽象,“聲音”也比較難於捉摸,它們都是“虛”的東西。以虛寫虛,而又要化虛為實,的確很不容易,而詩人只用了短短五個字就做到了,形象化技法之高妙,可說已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尤其可貴的是,詩歌透過寫馬,創造出物我兩契的深遠意境。詩人懷才不遇,景況淒涼,恰似這匹瘦馬。他寫馬,不過是婉曲地表達出鬱積心中的怨憤之情。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10

  原文:

  馬詩二十三首·其八

  唐代:李賀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譯文: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駿馬赤兔沒人用,只有呂布能乘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聽說矮小果下馬,蠻兒都可任駕馭。

  註釋: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lǚ)布騎。

  赤兔:駿馬名。呂布的坐騎。呂布:勇將名。字奉先,東漢末期人。

  吾聞果下馬,羈(jī)策任蠻(mán)兒。

  果下馬:一種非常矮小的馬,騎之可行於果樹下。羈策:駕馭,驅使。蠻兒:古代對少數民族的蔑稱。

  賞析:

  李賀《馬詩》共二十三首,詩人透過詠馬、贊馬或慨嘆馬的命運,來表現志士的奇才異質、遠大抱負及不遇於時的'感慨與憤懣。這是其中的第八首。此詩透過猛將騎良馬,庸人騎劣馬的對比,表明良才必須英主才能任用的道理。同時也對當時社會不能做到“才盡其用”的現象表示極大的憤慨,對趨炎附勢的庸才進行無情的嘲諷。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11

  原文: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十

  唐代:李賀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里腳,先採眼中光。

  譯文: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勇士雙重圍繞的腰帶猶如燕尾,風度翩翩威武雄壯,腰間佩著魚腸名劍。

  欲求千里腳,先採眼中光。

  想要尋求千里馬幫助建立功業,先要把馬眼中的光彩識辨識辨。

  註釋: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重圍:指雙重圍繞的腰帶。燕尾:指拖垂的帶頭之末端猶如燕尾的分叉。魚腸:寶劍名。一謂極小之匕首,可藏置於魚腹中者;一謂劍之文理屈曲若魚腸者。觀李賀詩意,當指後一種。

  欲求千里腳,先採眼中光。

  千里腳:指日行千里之駿馬。猶言“千里足”。眼中光:據《伯樂相馬經》和《齊民要術》載,能在馬的目瞳中映出人的頭和足的,閃著紫豔光的是千里馬。

  賞析:

  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二十首。李賀是唐室宗孫,系出鄭王李亮之後。但積久年深,他這唐室宗枝,卻早被皇家忘卻,直敗落到山坡村居、門庭冷落、甲蔬淡飯難於為繼的清苦地步。儘管才華橫溢,礪志苦讀,詩名早著,但由於得不到力者的引薦,他終是不被賞識,只能掙扎於社會下層,於是帶著憂憤之情創作了這組詩。

  這組詩歷來被認為非一時一地之作。吳企明《李賀集》則認為作於元和九年(814),時逢馬年,詩人感慨萬千,一氣呵成創作了這組詩。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12

  桂香塵處減,練影月前空。

  定惑由關吏,徒嗟塞上翁。

  翻譯

  征塵裡桂香消減,月光下練影成空。

  行動定止由關吏,空為塞上翁悲吟。

  註釋

  桂香:指馬飾物的香氣。

  練影:絲質馬飾物的形影。

  定惑:意含雙關,指馬的行止,也指人的禪定與迷妄。

  塞上翁:作者自指,也以善知禍福的塞翁自喻。

  鑑賞

  在隋末戰亂中由隴西貴族建立的唐朝,戰馬享受到了其他朝代望塵莫及的待遇。唐朝人養馬、用馬、愛馬、贊馬,可是,上官儀的這首詩卻讓讀者聽到了另一種聲音,那是一種低沉的悲吟,他在為馬的命運而嗟嘆。人們將馬飾以名貴的香料、綺麗的錦繡,但這改變不了馬受人駕馭的命運。征塵裡它的香氣全都飄散,夜行時即使衣之以錦繡也毫無意義。從桂香與練影的易消易逝,作者寫出榮華富貴畢竟成空。又從馬的受人駕馭,表現對不能自主的命運的哀嘆。馬不知自悲,人為之悲;可世上那些貪求富貴而為命運擺佈的人,又有誰為他們而悲呢。在人對馬的嗟嘆聲中,所蘊含的,實際上是覺悟者對未悟者的嗟嘆。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13

  送東陽馬生序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餘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翻譯

  我年幼時就非常愛好讀書。(因為)家裡貧窮,(所以)沒有辦法買書來閱讀,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親自抄錄,計算著日期按時送還。冬天非常寒冷,硯臺裡的墨汁像冰一樣堅硬,手指(凍得)不能彎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後,便馬上跑去還書,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於是我能夠遍觀群書。到了成年以後,我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人同我來往,曾經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鄉里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前輩道德和聲望高,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站著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俯下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大聲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個字反駁;等到他高興了,則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最終獲得學識。

  當我外出求師的時候,揹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峽谷之中。隆冬時節,颳著猛烈的寒風,雪有好幾尺深,腳上的皮膚都凍裂卻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動彈不得。服侍的僕人拿著熱水(為我)澆洗,用被子裹著我,很久才暖和起來。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闆每天提供兩頓伙食,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來享用。與我同住別的同學都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用紅色帽帶和珠寶裝飾的帽子,腰間繫著白玉製成的環,左邊佩戴寶刀,右邊掛著香囊,光鮮亮麗好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但我毫無羨慕的心。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別人。我求學的辛勤和艱苦就是像這個樣子啊!

  註釋

  餘:我。

  嗜:喜歡、特別愛好。

  無從:沒有辦法。

  致書:得到書。

  致:得到。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手自筆錄:每:常常。

  假借:同義複合詞。 借。假,借。

  於:介詞,從。

  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手:名詞活用為動詞,動手。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鬆讀書。

  弗:不。

  之:指代抄書。

  走:跑。

  逾約:超過約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

  以:以為;

  是:這樣。

  加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禮,表示已經成人。後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患:擔心。。

  碩師:學問淵博的老師。

  碩:大。

  遊:交往。

  嘗:曾經。

  趨:趕到。

  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拿著經書向當地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請教。

  先達:有道德有學問的前輩。叩,請教。

  執:拿著德隆望尊:道德聲望高。望,聲望,名望。

  隆:高。

  門人弟子填其室:學生擠滿了他的屋子。門人、弟子,學生。填,充。這裡是擁擠的意思。

  稍降辭色: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辭色,言語和臉色。

  色:臉色。

  援疑質理:提出疑難,詢問道理。援,提出。質,詢問。

  俯身傾耳以請:彎下身子,側著耳朵(恭敬地)請教(表現尊敬而專心)。

  以:連詞,而,來。

  或:有時。

  叱咄:訓斥,呵責。

  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順。

  色:表情。

  恭:恭敬至:周到。

  復:這裡指辯解,反駁。

  俟:等待。

  卒:最終。

  負篋曳屣:揹著書箱,拖著鞋子(表示鞋破)。

  曳:拖。

  篋:書箱。

  屣:鞋。

  窮冬:隆冬。

  皸裂:皮膚因寒冷乾燥而開裂。

  舍:指學舍,書館。

  支:通“肢”,肢體。

  媵人:這裡指服侍的人。

  湯:熱水。

  沃灌:洗浴。沃,澆水洗(四肢)。灌通“盥”。

  衾:被子。

  擁:蓋著。

  而:表承接。

  乃:才。

  日再食:每天供應兩頓飯。

  再:兩次。

  寓逆旅:寄居在旅店裡。寓,寄居。

  逆:迎。逆旅,旅店。

  被綺繡:穿著漂亮的絲綢衣服。被,通“披”,穿著。

  朱纓:紅色的帽帶。

  纓:帽帶。

  腰:腰佩。腰,名詞作動詞。

  容臭:香袋。臭,氣味,這裡指香氣。

  燁然:光彩照人的樣子。

  縕袍敝衣:破舊的衣服。縕,舊絮。敝,破舊。

  略無慕豔意:毫無羨慕的意思。

  略無:毫無。慕豔,羨慕。以中有足樂者,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

  中:內心。

  口體之奉:指吃的穿的。

  蓋:發語詞,用來引領一句話,常是感慨或議論之類的,屬語氣助詞;翻譯為“大概”。

  文言現象

  詞類活用

  腰白玉之環。(腰:名詞作動詞,這裡指掛在腰間,佩戴。)

  手自筆錄。 (筆:名詞作狀語,用筆。 手:名詞作動詞,動手。)

  戴朱纓寶飾之帽。(寶:名詞作狀語,用珠寶;朱纓,名詞作狀語,用紅纓)

  主人日再食。(日:名詞作狀語,每天。再:這裡作數詞,兩次)

  不必若餘之手錄。(手:名詞作狀語,用手)

  寓逆旅。(寓:名詞作動詞,寄住)

  無鮮肥滋味之享。(鮮肥:形容詞作名詞,鮮魚和肥肉)

  古今異義

  餘幼時即嗜學(餘:古義為我,今義為剩下,餘下)

  走送之。(走:古義為跑,今義為行走,走路)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是:古義:因此 今義:判斷動詞,是;假:古義借,今義與真相對)

  益慕聖賢之道(益:古義:更加 今義:好處)

  嘗趨百里外(趨:古義為奔赴,今義為趨勢)

  門人弟子填其室(填:古義:擠滿 今義:填滿 填充)

  未嘗稍降辭色(色:古義:臉色 今義:顏色)

  餘立侍左右(左右:古義: 身邊 今義:大約)

  或遇其叱咄(或:古義:有時 今義:或者)

  卒獲有所聞(卒:古義:終於 今義: 小兵)

  窮冬烈風(窮:古義為深,今義為貧窮,窮盡)

  寓逆旅(逆:古義為迎,今義為逆向,相反方向)

  媵人持湯沃灌 (湯:古義為熱水;今義指湯水)

  日再食(再:古義為兩次,今義為又)

  右備容臭(xiù) (臭:古義:香氣 今義:(chòu)臭氣,氣味難聞)

  以中有足樂者(中:古義:心中 今義:表界限)

  有司業、博士為之師(博士:古義:大儒,博學之士 今義:碩士後的學位)

  同義複詞

  1.假借 :借。

  2.叩問 :請教。

  3.沃灌:澆洗。

  4.叱咄:訓斥,呵責。

  5.欣悅 :高興,快樂。

  一詞多義

  1、以:

  (1)連詞:相當於“而”,譯為而,來(俯身傾耳以請;無從致書以觀)

  (2)介詞:把,用 (以衾擁覆;生以鄉人子謁餘;以書假餘;撰長書以為贄)

  (3)連詞:因為(以中有足樂者)

  (4)表修飾,不譯(計日以還)

  (5)介詞,前者譯為因為,後者譯為把(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2.之:

  (1)結構助詞:的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2)代詞,指書 (走送之)

  (3)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當餘之從師也)

  (4)無實義 (無鮮肥滋味之享)

  (5)代詞,抄書,賓語前置(弗之怠)

  (6)結構助詞,的(益慕聖賢之道;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3.患:

  (1)擔憂,憂慮,動詞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2)憂患,名詞(無凍餒之患矣)

  4.故:

  (1)因此,連詞(故餘雖愚)

  (2)特意,故意,副詞(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5.道:

  (1)學說,名詞(益慕聖賢之道)

  (2)說,動詞(餘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6.至:

  (1)周到,形容詞(色愈恭,禮愈至)

  (2)到,動詞(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7.質:

  (1)詢問,動詞(援疑質理)

  (2)本質,資質,名詞(非天質之卑)

  8.色:

  (1)臉色(未嘗稍降辭色)

  (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3)顏色(課外)

  9.而:

  (1)錶轉折:但,卻(足膚皸裂而不知)

  (2)表修飾:(久而乃和)

  10.卒

  (1)同“猝”。倉促,急速 (行西逾隴卒)

  (2)突然 (則亡以應卒)

  (3)死

  (4)完畢

  (5)終於

  11.慕

  (1)仰慕(益慕聖賢之道)

  (2)羨慕(略無慕豔意)

  12益

  (1)更加,越發(益慕聖賢之道)

  (2)增加 (增益其所不能)

  (3)好處,益處

  通假字

  (1)四支僵勁不能動(支:通“肢”,肢體)

  (2)同舍生皆被綺繡(被:通“披”,穿)

  (3)手指不可屈伸(屈:通“曲”,彎曲)

  倒裝句

  1、弗之怠(否定句,代詞“之”作賓語,動詞後置。“之”代筆錄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書這件事”。)

  2、每假借於藏書之家(介詞(於)+名詞(家)=介賓作狀語是狀語後置原來應是每於藏書之家假借)

  省略句

  1.以是人多以書假(於)餘。

  2.餘則縕袍敝衣處(於)其間。

  3.撰長書以(之)為摯。

  重點句

  1、統領全文,為全文定下基調的句子:餘幼時即嗜學。

  2、最能表現作者幼時抄書艱苦的句子: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

  3、表明老師發怒,自己以謙和的態度虛心請教的句子: 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sì)其欣悅,則又請焉。

  4、揭示精神追求戰勝物質貧困的句子: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啟示

  1.求學之路是艱難坎坷的,只有不畏艱難,勇於探索,具有恆心和毅力,才能學有所成,勤奮學習是取得成績的根源。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主觀是否努力,與客觀學習生活條件關係不大。在學習中我們要有苦中作樂,以苦為樂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應該要好好珍惜我們現有的優越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努力學習。

  2.應當尊重老師。在老師面前應當恭敬,謙虛。

  3.因從宋濂身上學習他的勤奮刻苦,求教謙虛、誠懇,尊敬老師的品質。

  文章中心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時期在艱難條件下刻苦學習的親身經歷,勸勉當時的馬生不要辜負良好條件,要刻苦讀書,以期有成。

  問題研究

  1.對比作用

  用太多學生們學習條件的優越和作者自己學習條件低劣形成對比,表明作者精神的富有和志趣的高尚,從對比中得出結論,說明學業能否有成就,取決於主觀努力,增強文章感染力和說服力,並且在對比中使文章錯綜變化,富有波瀾。

  2.作者寫本文的意圖是什麼?

  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勸勉馬生珍惜太學優越的學習條件,刻苦讀書。

  3.結合課文說說現代中學生讀書應有怎樣的苦樂觀?

  如果學習條件差,要勤勉治學,不怕吃苦;學習條件好,要珍惜優越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

  4.宋濂的求學經歷,告訴馬生什麼道理?雖然時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學精神,我們還有哪些值得借鑑?

  在這篇文章裡,宋濂以他的親身實踐和體會告訴馬生:學習必須勤奮刻苦,學習的內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別,但他所講的道理對我們仍然具有啟發和教育意義。作者那種不怕艱苦,勤奮好學,安於貧賤,不慕富貴的精神和對後學的熱情關懷和諄諄教導的態度,誠實守信、尊師重教的品質也都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

  5.作者並不因為衣食住行條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見其內心充實、志存高遠,請結合他的讀書生活創作一副對聯:

  負篋曳屣求師苦,俯身側耳為學勤。

  6.作者為什麼從最艱難的嚴冬季節著筆?

  用以說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刻苦的學習,有概括作用。

  7.“餘雖愚,卒或有所聞”的原因?

  不因家貧放棄讀書的夢想,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學習。虛心向他人請教,態度極其恭敬。

  8.寫衣食住行之苦的目的?

  用衣食與“同舍生”對比,從而表現自己“中有足樂者”,也就是內心的樂趣。突出作者不畏生活艱難,刻苦讀書的精神追求。

  9.“口體之奉”和“中有足樂”,你贊成怎樣的取捨?

  我贊成中有足樂,精神上的富足能夠戰勝物質上的貧困,知識的積累、精神的充實是學生讀書的必備條件,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享受,是一種高尚的情趣。

  10.讀完本文,得到的啟示是什麼?

  學習必須勤奮刻苦,專心致志,不辭辛勞才能取得好成績。學業的精通,良好品質的形成,主要在於主觀努力。

  11.作者從哪幾方面來寫自己創造條件讀書的?

  借書不失信於人;抄書不畏艱苦;遠行萬里,向先達虛心請教。

  12.具體指出穩重的描寫和議論語句,並說說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描寫:“未嘗稍降辭色”形象地寫出了老師嚴肅的神態;“俯身傾耳”形象地寫出了學生奇案功德姿態;“燁然若神人”形象地寫出了同舍生華麗的外表;“縕袍敝衣”形象地寫出了作者粗陋的衣著。

  議論:“餘雖愚,卒或有所聞”點名虛心請教的好處;“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點明不恥惡衣食的原因;“蓋餘之勤且艱若此”點明段旨;“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表明段旨;“是可謂善學者矣”點明馬生的為人;“餘故道為送至難以告之”點明段旨。

  13.對於刻苦勤奮、執著向學、樂以忘憂的學習態度有什麼看法?

  這種刻苦向學、樂以忘憂的學習態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為學者必須有堅韌不拔的毅力,耐於艱難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學習,才能有所成就。

  14.本文為什麼沒有板起面孔,說教之感?

  作者現身說法,借事明理,以情感人,讓後輩從親切委婉的故事敘述中領悟要義,要義比單純議論更感人,更容易被馬生接受。(將自己求學之難與太學生優越學習條件形成對比,情真理足),使人折服。

  15.寫了哪幾方面的難?

  幼時求學借書抄錄之難;成年求師叩問之難;從師求教的跋涉之難;衣食粗劣,生活簡樸。

  16.怎樣看待作者尊師從師的態度?

  A.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尊敬師長,請教問題態度恭敬,認真聽取老師的批評教育,不能對老師求全責備。只有尊師重教,才能學有所成。

  B.作者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一言”,這是中國舊式教育中最普通的現象,雖包含著尊師重教的積極因素,但也顯得過於迂腐。(言之成理即可)

  17.“善學者”應有怎樣的品質?

  善學者必須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敢於吃苦的精神,尊師重教、虛心求學的態度,專心致志、不恥下問的品格。只有勤勉學習,才能有所成就。

  18.有關文章主旨的對聯?

  名聞天下 文稱四海 緣於心無旁騖

  業有不精 德有不成 只因養尊處優

  19.本文作者的學習態度是怎樣的?請就其中一點談談你的學習體會。

  作者的學習態度是嗜學,樂以忘憂,在學習的過程中對老師畢恭畢敬,不敢出言。

  20.“餘因得遍觀群書”的原因是什麼?

  從他人處借書抄閱,按約定之期歸還。所以別人都願意借書給宋濂。宋濂也得以飽覽群書。

  創作背景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自《宋學士文集》.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還鄉的第二年,應詔從家鄉浦江到應天(今江蘇南京)去朝見朱元璋時,正在太學讀書的同鄉晚輩馬君則前來拜訪,宋濂寫了這篇序,介紹自己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態度,勉勵他人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備的人。

  講析

  這篇文章意在勉勵當時的太學生要刻苦讀書,說理透徹,文字樸素,很有感動人心的力量。現分幾段來談。

  第1段記述自己青少年時期求學的經歷,一共有三層。

  第一層寫少年時代讀書的刻苦勤奮。文章一開始就揭示了“嗜學”和“家貧”的尖銳矛盾。“嗜學”就是喜歡讀書,家境貧寒卻又無法買書來看,只好向別人借書,“手自筆錄”,自己親手抄寫,這就成了解決矛盾的辦法。“手自筆錄”這一情景,初步揭示了他學習的勤奮態度。接著用寒冬天氣抄書的情景進一步描寫這種刻苦精神。“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硯臺裡結了很硬的冰,手也凍僵了。這既是指天氣,又是指家道貧寒。而“硯冰”“手指”,是圍繞著“手自筆錄”的抄書方式寫的。“弗之怠”,是說不懈怠偷懶。這是用學習態度和學習條件進行對比,進一步突出學習的刻苦。作者從最艱難的嚴冬季節著筆,用來說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很有概括作用。“走送之,不敢稍逾約”的“走”字和“稍”字值得注意。“走”是跑的意思,這裡指“趕快”。“走送之”,親自去借,又親自去送,而且趕緊送去。“不敢稍逾約”,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這個“稍”字強調了他堅守信約,決不耽誤,即使困難再大,也是這樣。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樂於借書給他,他也才有可能“遍觀群書”。從“無從致書以觀”到“遍觀群書”,這中間的原因,表面看來,是“不敢稍逾約”,實際上是“弗之怠”,是他不畏艱苦的學習精神。這一層是寫讀書刻苦。

  第二層一開始,用“既加冠”的“既”字承接上文,“既加冠”就是到了成年。古代男子到了二十歲便舉行加冠儀式,束髮戴帽,表示已成年。前一層說的是學習刻苦,這一層講的是求師艱難。寫的是“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的情景。所謂“鄉之先達”,是指當地有學問的前輩。“執經叩問”,就是帶著經書去請教。“百里”,是說路程遠,顯示了求師慾望的迫切和堅決。這個情景是分三點來寫的。第一點寫老師的嚴厲。“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德隆望尊”也就是德高望重,這是概括性的評價,然後用學生擠滿屋子這一情景進一步烘托渲染,說明這位老師確實有學問、有知名度。但是,即使是求教的人很多,老師也沒有“稍降辭色”,言辭、態度很嚴肅,絲毫也不隨便。這是用的反襯手法。而寫老師嚴厲又是為了突出作者求師的誠懇。於是,接下來的第二點是寫平時請教老師的情景,“立侍左右”,“俯身傾耳”,生動地表現了他的虔誠和恭敬的態度。第三點是寫老師發怒時他求教的情景,“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態度更加謙和,以至於不敢出聲。這裡的兩個“愈”字,相當傳神。“俟其欣悅,則又請焉”,等到老師高興的時候,又繼續請教。這一層是寫求師難。

  第三層主要寫求學的艱苦情況。作者選取了一個特定情景加以描寫。“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負篋曳屣”,揹著書箱,拖著鞋子,表明窮苦;“深山巨谷”,表明路途險惡。窮冬、烈風、大雪,分別從季節、環境、氣候的特點上著眼。“足膚皸裂而不知”,“四肢僵勁不能動”,這些又反襯了天氣的嚴寒和行路的悽苦。這是寫行,同時寫到了衣、食、住,寄居旅舍,穿破舊棉袍,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鮮魚美肉可供享受。這一切,都表現了一個“苦”字。而著力寫苦,有兩個目的:一是對比“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舍裡的富家子弟;一是表現自己“中有足樂者”,也就是內心的樂趣。作者連用這樣幾個動詞,“被”“戴”“腰”“佩”“備”,著力寫出富家子弟服飾的華美,勾勒出他們的形象,“燁然若神人”,像神那樣光彩豔麗。這是個比喻,這一個比喻越是突出,下面的對比就越鮮明。“餘則袍敝衣處其間”,一邊是服裝鮮豔,一邊是破衣爛襖。這就進一步突出了作者的寒酸相。在經過這樣的對比後,作者的筆墨開始轉折,進入對精神境界的揭示,“略無慕豔意”,表明他一點也不羨慕,不自慚形穢。那麼,他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有足樂者”,內心有精神安慰和思想寄託,所以他就不會在吃、穿上和別人比較了。接下來作者用“蓋餘之勤且艱若此”結束這一層,說明這只是一個例子,是一種特定情景,從而用特定來說明一般,概括了許多類似情形。

  這篇文章中心意思明確,但作者不是板著面孔空講道理,而是用夾敘夾議的方法。而這種夾敘夾議手法的運用,又是透過現身說法的途徑,包含著自己親身的經歷和感受,因而顯得情意懇切,語重心長,使人感到親切。文章從敘述入手,表面上看似乎離題,實際上內在的勾連很緊。寫年輕時讀書、從師、求學的經歷,選取的是跟題旨有關的事情,因而在敘述中隱隱地有著議論的意圖。寫自己的艱苦經歷是正面教育,寫富家子弟求學的情形是提供反面的教訓。這一切又無不是為著勉勵馬生。因而,全文的結構緊密,最後推出題旨就顯得水到渠成。

  本文的另一個重要的寫作特色是善於運用對比手法。比較明顯的是富家子弟的豪華和作者自己的貧寒的對比。本章的結論便是從這些對比中引出的,因而很鮮明,很有說服力。

  體裁介紹

  《送東陽馬生序》是一篇贈序。“序”是一種文體,其中的“序”並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序”有書序和贈序兩種。書序比較早,多為敘述著作者的意趣、寫作緣起等,如《易序》《太史公自序》等;贈序與書序的性質不同,它始於唐朝,一般是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於議論性散文的一種文體,內容多為勉勵、稱許、推重之辭,如韓愈的《送孟東野序》,柳宗元的《送薛存義序》等。宋濂在京城建康(今南京市)做官,他的同鄉、浙江東陽縣青年馬君則也在京城,就讀於“太學”。馬生回鄉探親,宋濂寫了這篇文章,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道為學之難”,以身作則,勉勵馬生刻苦·學習。這篇贈序不是板著面孔說教,也非輕施諛詞以恭維對方,而是現身說法,針對時弊以加針砭,因而寫得事信、情真、理足,文辭流暢,其中所講道理對我們今天也很有啟發意義。

  賞析

  宋濂少時勤苦好學,元時曾受業於文豪吳萊、柳貫、黃之門,得其薪傳。於書無所不窺;自少至老,未嘗一日釋卷,故學識、文才俱登峰造極。及事明太祖,凡國家祭祀、朝會、詔諭、封賜之文,多出其手。相傳明太祖嘗以文學之臣問於劉基,基對曰:“當今文章第一,輿論所屬,實在翰林學士臣濂,華夷無間言者。其次臣基,不敢他有聽讓。”(《跋張孟兼文稿序後》)當時日本、高麗使臣來京朝貢者,每問“宋先生安否”,且以重金購其文集而歸。著有《宋學士集》《宋文憲全集》並行於世。宋濂文雍容高華,醇厚演迤,而多變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濂文雍容渾穆,如天閒良驥,魚魚雅雅,自中節度。”劉基於其所著《宋景濂學士文集序》中引歐陽玄贊濂之言曰:“先生天分極高,極天下之書無不盡讀;以其所蘊,大肆厥辭。其氣韻沈雄,如淮陰出師,百戰百勝,志不少懾;其神思飄逸,如列子御風,飄然騫舉,不沾塵土;其詞調清雅,如殷卣周彝,龍紋漫滅,古意獨存。其態度多變,如晴霽終南,眾騶前陳,應接不暇,非具眾長,識邁千古,安能與此!”他在文學上主張崇實務本,“必有其實,而後文隨之”;強調“隨物賦形”、“人能養氣則情深文明,氣盛而化神”(《文原》)。著名篇章有《秦士錄》《王冕傳》《胡長孺傳》《李疑傳》《環翠亭記》《看松庵記》等,《送東陽馬生序》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敘自己“為學之難”,先揭示“嗜學,家貧”的主客觀情況。“嗜學”,有強烈的讀書願望,濃烈的讀書興趣,而“家貧”則無力購書,無資聘師,無法結友。在這種處境下,唯有靠自己的“專心”、“勞苦”予以克服。作者先敘無書之苦。“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好讀書卻買不起書,只有走借書之途。再寫借書之難,借來的書,不能汙損,不可久待,只有“手自筆錄,計日以還”。為了不逾約,即使是“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也“弗之怠”,仍要“筆錄”。複寫求師之艱。先寫“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嘗趨百里外”求教,不辭勞苦。鄉賢因門人弟子眾多,對他“未嘗稍降辭色”,他不因冷遇而灰心,不因疏淡而反感,相反的卻是“俯身傾耳以請”;甚至會遇到“叱咄”,而他卻“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鄉先達的態度愈差,他的態度卻愈敬,可見求知的心誠。再寫外出從師的“勤且艱”。“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道路、環境、季節、氣候,都極惡劣,而他“足膚皸裂”、“四肢僵勁”,則置天寒地凍於不顧,山高路遠而不管。對於衣、食、住也不講究。寄居旅舍,一天兩頓飯,無甘美肥鮮;一身粗布破袍,無光鮮錦繡。作者於前面以環境的惡劣突顯其堅苦不移,這裡則以“燁然若神人”的紈絝子弟為對比,反襯其獨得其樂。正由於如此,不計客觀條件的艱苦,執著追求,虛心求教,他才能“遍觀群書”,而列於君子之列,居天子之側,四海稱其姓氏。從封建社會的“學而優則仕”的觀點看,宋濂可謂學有所成的了。接著寫諸生學習條件優裕而懈怠,回應上文,又明揭意圖。作者仍然從食、住、書、師四個方面予以對比。太學生無衣食之患,相反的是鮮服美食;高堂大廈,群書畢集,師隨左右,不像自己當年的學習,有“凍餒之患”、“奔走之勞”、“求而不得”之苦,可是條件好了,卻有“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條件的優裕和效果的不佳又形成對照。作者在充分比照的基礎上其理穎然而出:“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顯示了不容置辯的力量。最後一節文字寫作這篇序的目的:“勉鄉人以學”。作者和馬君則系同鄉關係,又是位勤奮好學的青年,加之以長信為進見禮,言和色夷,是個流輩稱其賢的“善學者”,因而才誠懇地以“為學之難以告之”。由於文中是以個人的經歷和體會為例證的,因而要申說一下無“誇際遇之盛而驕鄉人”的意思。作者在行文中也一直注意防止驕矜之意,寫向人請教,說“餘雖愚,卒獲有所聞”,稱自己“今雖耄老,未有所成”,以及“幸預”、“綴”、“謬稱”等謙讓之辭,純然是長者之風,學者之範。

  作者勖勉後生馬君則,語重心長,寓理於事,其事一為己事,一為人事。敘己事,娓娓動聽;述人事,頭頭是道。以己事與人事相比照,其理煜然。人事即為太學生事,馬生系太學生中之一員。但又不同於一般的太學生,是個“用心於學甚勞”的“善學者”,因而具有勸勉的基礎,否則也不必如此諄諄告誡。這篇勸學篇,因為作者現身說法和嚴密對比,事繁而不蕪。語簡而意昭,不愧是宋濂的力作之一,也是明文中的佼佼者。

  宋濂不僅學識豐贍,文才彪炳,而且政治經驗富足,馬生原是個用心於學的人,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那作者又為何還要如此教誨?作者不說太學使人養尊處優,不求上進,而講條件優越,要充分運用。這是因為他深知朱元璋登上寶座後一直妒賢嫉能、殺戮功臣,以鞏固其統治。他的親信謀士、開國功臣劉基就死於朱元璋的陰謀,開國元勳徐達、太師韓國公李善長、中丞塗節、吏部尚書詹徽、開國公常升等都被朱元璋以各種藉口而殺害。宋濂可謂知時識世,在朱元璋大清洗之前就告老還鄉,退居林泉。他這次“朝京師”,馬生“撰長書以為贄”,對他加以讚頌,他為了避免朱元璋的疑忌,在贈序中不講為國為民之類的涉嫌的話,而講萬年百處可說的讀書問題。談讀書,還不忘讚揚一下太學,對皇帝主辦的學校條件說了一番好話。從這裡可見宋濂不僅飽有學識,而且老於世故。宋濂雖然如此小心謹慎,可是後來他的孫子與一案有牽,最後也誅及了他。

  點評:欲得真學問,須下苦工夫。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14

  原文:

  馬詩二十三首·其二十一

  唐代:李賀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譯文: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騰黃馬閒置只能暫時拴系,因為神仙喜居綵樓之上還有乘騎之時。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駕馭騏驥的馬吏本應備鞭候侍,究竟為何卻把他貶遣到邊遠之地?

  註釋:

  暫系(xì)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系:拴置。騰黃:神馬名,又名乘黃。仙人:這裡指唐憲宗,因憲宗曾自稱為仙人。上彩樓:相傳神仙喜居綵樓之上,這裡喻指唐憲宗居於皇位。

  須鞭玉勒(lè)吏(lì),何事謫(zhé)高州?

  須鞭:備鞭以待。須,等待之意。玉勒:用玉裝飾的有嚼口的馬籠頭。玉勒吏:指馬吏。這裡指駕馭之臣。謫:貶遣。高州:地名,唐代屬嶺南道,治所在今廣東省茂名市附近,當時地多瘴癘,謫宦者多居之。

  賞析:

  本首詩是組詩中的第二十一首。李賀是唐室宗孫,系出鄭王李亮之後。但積久年深,他這唐室宗枝,卻早被皇家忘卻,直敗落到山坡村居、門庭冷落、甲蔬淡飯難於為繼的清苦地步。儘管才華橫溢,礪志苦讀,詩名早著,但由於得不到力者的引薦,他終是不被賞識,只能掙扎於社會下層,於是帶著憂憤之情創作了這組詩。

  這組詩歷來被認為非一時一地之作。吳企明《李賀集》則認為作於元和九年(814),時逢馬年,詩人感慨萬千,一氣呵成創作了這組詩。

《馬詩》原文及翻譯賞析15

  原文: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六

  唐代:李賀

  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風。

  譯文:

  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

  李唐將領揮劍斬了隋朝的大公,駿馬拳毛騧歸屬英主唐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風。

  不要嫌自己披掛的鎧甲沉重,飛馳時可以追捕那迅疾的旋風。

  註釋:

  唐劍斬隋(suí)公,拳毛屬太宗。

  唐劍:唐朝的寶劍,這裡喻指滅隋戰爭中以李世民為首的軍事武裝。隋公:原是隋文帝楊堅在北周時的爵號,這裡代指騎過駿馬“拳毛”的隋朝高階將領。拳毛:指拳毛騧,唐太宗李世民在滅隋戰爭中所獲的駿馬。此馬後被雕刻成石像,成為著名的“昭陵六駿”之一。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颴(xuàn)風。

  金甲:指披在戰馬身上的鎧甲。飄風:迅疾的旋風。王琦注:“《說文》:飄風,迴風也。蓋風之迴旋至疾速者。捉飄風即追風之意。”颴(xuàn)風:迅疾的旋風。颴,一作“飄”,一作“飆”。王琦注:“《說文》:飄風,迴風也。蓋風之迴旋至疾速者。捉飄風即追風之意。”

  賞析:

  本首詩是組詩《馬詩二十三首》中的第十六首。李賀是唐室宗孫,系出鄭王李亮之後。但積久年深,他這唐室宗枝,卻早被皇家忘卻,直敗落到山坡村居、門庭冷落、甲蔬淡飯難於為繼的清苦地步。儘管才華橫溢,礪志苦讀,詩名早著,但由於得不到力者的引薦,他終是不被賞識,只能掙扎於社會下層,於是帶著憂憤之情創作了這組詩。

  這組詩歷來被認為非一時一地之作。吳企明《李賀集》則認為作於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時逢馬年,詩人感慨萬千,一氣呵成創作了這組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