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二單元文化傳承與創新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2013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中國珠算專案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是()

  A.該國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該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澱

  C.該國自然科學的突出表現

  D.該國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

  解析:選D。本題考查對文化遺產的認識。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故選D項。A、B、C三項不符合題意。

  2.韓國歌曲《江南Style》描繪了韓國江南區的風土人情,它以其簡單、歡快的旋律,模仿騎馬的滑稽舞步,火速成為全球Style,76天網路點選數破3億,被譽為2012年“神曲”。這主要說明()

  A.韓國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多樣

  B.科技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決定因素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世界文化是透過民族文化表現出來的

  解析:選C。韓國歌曲《江南Style》火速成為全球Style,說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選C項。A、D兩項不符合題意,B項表述錯誤。

  3.2013年7月,國際語言學家常設委員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第19屆國際語言學大會”,各國專家學者就挽救和保護瀕危語言的問題進行研討,並尋求更有效的解決辦法。之所以要挽救和保護瀕危語言,是因為()

  ①語言作為一種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誌

  ②世界文化的交流傳播要透過一定的媒介來實現

  ③保持文化多樣性才能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④語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選B。語言屬於民族文化,挽救和保護瀕危語言有利於維護文化的多樣性,①③符合題意。②強調的是文化傳媒的作用,不符合題意;④表述錯誤,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4.中央電視臺播出的2013開年神話劇《媽祖》,透過其強大的媒體優勢及節目創新火爆熒屏,創出該類劇種收視新高。這說明()

  A.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B.文學藝術是傳統文化的瑰寶

  C.通俗化是文化發展的方向

  D.大眾傳媒是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解析:選D。材料強調的是“媒體優勢”在文化傳播中的功能和作用,故選D項。A、B兩項不符合題意,C項表述錯誤。

  5.“2013泰國?中國廣西文化年——美麗廣西”展演交流活動於7月10日在曼谷中國文化中心開幕,本次活動包括中國傳統織繡藝術展、圖片展和舞臺藝術綜合展等,還配以民間傳統技藝例如織壯錦、編繡球等現場表演。開展“中泰文化年”活動有利於()

  ①促進中泰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②增強泰國人民對中華文化的歸屬感

  ③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④使中華文化成為世界文化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選B。本題考查文化交流的意義,①③符合題意。②④表述錯誤,應排除。

  6.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我國福建、臺灣兩地鬧元宵的風俗禮節大致相同,都是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等習俗。這表明()

  A.我國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B.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C.傳統文化是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

  D.文化的具體內涵始終不變

  解析:選A。本題考查傳統文化的特點。兩岸慶祝民族節日的習俗相同,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應選A項。B項不符合題意;C項錯誤,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並不都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傳統文化的具體內涵會因時而變,D項表述錯誤。

  7.古代孝有“賣身葬父”“棄官尋母”等之說。國家有關部門釋出的新版“24孝”不僅包括“教父母學會上網”等行動準則,還包括“支援單身父母再婚”等觀念突破和對老年人的心理關懷。由材料我們可以感受到()

  ①文化在發展的基礎上繼承 ②踐行孝道的方式要順應時代的變遷 ③傳統文化是現代文明發展的源泉 ④“孝道”的內涵具有相對穩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選C。新版“24孝”保留著“孝”的基本特徵,又充滿鮮活的時代元素,說明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其具體內涵又因時而變,②④符合題意。①錯誤,文化繼承是文化發展的基礎;③錯誤,社會實踐是文化發展的源泉。

  8.中國自古就有“無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傳統觀念,然而今天眾多酒駕慘案卻不得不讓人們反思我們的傳統文化。可見()

  ①傳統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②必須反對固守傳統文化的守舊主義傾向

  ③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是文化創新的根本目的

  ④繼承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選D。本題考查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②④符合題意。①錯誤,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③雖然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9.集藝術家和科學家於一身的達?芬奇說:“藝術藉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飛。”這表明()

  A.科技是藝術發展的源泉

  B.科技是推動藝術發展的重要因素

  C.科技是藝術創新的動力

  D.藝術是科技發展的結果

  解析:選B。“藝術藉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飛”,強調的是科技對藝術發展的重要作用,應選B項。A、C兩項錯誤,社會實踐是藝術發展、創新的源泉和動力,D項錯誤,藝術並非是科技發展的結果。

  10.2013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強國必先強教。”之所以要大力優先發展教育,是因為()

  ①教育在現代化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域性性作用

  ②受教育已成為現今學習型社會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

  ③教育在文化傳承中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功能

  ④國家大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選C。本題考查政府大力優先發展教育的原因,①③正確表達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②不符合事實,④是國家發展教育的措施,不是原因。

  11.2013年10月山東舉辦的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為發揮山東文化資源富集優勢、繼承傳統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十藝節”之所以強調重視繼承傳統文化是因為()

  ①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結晶

  ②傳統文化促進社會進步和人生髮展

  ③文化在繼承基礎上才能實現發展

  ④傳統文化是維繫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選D。本題考查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文化的繼承是文化發展的基礎,發展離不開繼承。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繫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③④符合題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結晶,①表述錯誤。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優秀傳統文化才能促進社會進步和人生髮展,②表述錯誤。

  12.一位參加“走轉改”活動的記者在採訪手記中寫道:越走近基層,越能觸控到現實的堅硬,也越能感受到希望的生長。這說明()

  A.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B.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必然要求

  C.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D.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解析:選A。“走基層”就是深入社會實踐,故選A項。C、D兩項雖然表述正確,但與材料無關,應排除;B項表述顛倒了社會實踐與文化創新的關係。

  13.山東沾化傳統戲曲漁鼓戲,在保持獨特漁鼓曲唱法的同時,吸取了現代京劇的服飾、動作等優點,新編了一些反映時代特色的現代曲目,得到一致好評,漁鼓戲的改編體現了()

  A.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B.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C.科技進步是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在交流和借鑑中自然發展

  解析:選B。漁鼓戲的改編弘揚和發展了中國傳統文化,說明了文化創新的作用,應選B項。A、C兩項不符合題意,D項表述錯誤。

  14.某音樂學院學生以發展民族音樂為使命,創作、演奏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既展現了中華文化鮮明的風格特點,又讓外國人欣賞和領悟了中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這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繁榮我國文化的關鍵是繼承傳統文化 ②文化發展要求為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 ③文化融合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④植根於自己民族文化土壤推動文化創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選B。本題以《梁祝》的創作為背景,強調在學習西方文化的精華的同時,更重要的是立足於本民族的文化,利用其他民族文化的優秀成果為發展本民族的文化服務,即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才能實現民族文化的創新,③④符合題意。故選B項。①錯誤,體制機制創新是繁榮我國文化的關鍵,②不符合題意。

  15.電視節目《中國達人秀》將鏡頭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現實的深度與情感的濃度穿透人性,以開放的創造精神與自覺的文化態度促成了“舶來品”的華麗轉身。《中國達人秀》的成功啟示我們()

  ①借鑑外來文化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②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③進行文化創新應考慮到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於文化創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選C。本題考查文化創新的有關知識。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材料沒有體現,排除②。題幹強調的是文化創新需要立足於群眾實踐,博採眾長,以我為主、為我所用。①③④符合題意,故選C項。

  二、非選擇題(共40分)

  16.2013年9月18日,中國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在北京隆重開幕。此次博覽會為期3天,展出了來自美國、法國、西班牙等12個國家,300多位現當代名家和實力派藝術家的6 000餘件作品,涵蓋中國國畫、油畫、書法、雕塑、裝置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藝術門類,其中更不乏畢加索這樣藝術大師的作品。展會期間還舉行了19場論壇和講座,內容包括藝術品的鑑別、與藝術大師對話、油畫和水墨畫的研究等,為藝術投資人和藝術愛好者們奉獻了一道中秋節的“藝術大餐”。

  (1)上述材料蘊涵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8分)

  (2)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舉辦中國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的.意義。(8分)

  解析:本題以中國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多樣性和文化交流的有關知識。第(1)問,可結合材料,從文化具有多樣性和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態度、原則方面來分析。第(2)問,可將舉辦中國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的意義轉化為文化交流的意義,從發展本民族文化和實現世界文化繁榮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說明。

  答案:(1)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本次博覽會所展出的藝術作品,展示了各國民族文化的個性和特徵,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4分)②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則,既認同本民族文化,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外文化藝術作品同臺展出,平等交流,為藝術投資人和藝術愛好者們奉獻了一道“藝術大餐”。(4分)

  (2)①舉辦中國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有利於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鑑外國優秀文化成果,促進我國民族文化的發展。同時有利於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提高我國文化競爭力,增強綜合國力。(4分)②舉辦中國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有利於世界各國文化相互借鑑,取長補短,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4分)

  17.《舌尖上的中國》不僅是美食紀錄片,更是一部人文紀錄片,其充滿濃郁的人文情懷、家園情懷和鄉土情結,引起了廣大觀眾的共鳴,不僅吸引了80後年輕群體的集體觀看,還在網路和媒體上引起熱烈討論。

  豆瓣網友:

  《舌尖上的中國》首次採用高畫質裝置微距拍攝,MV式的鏡頭和剪輯,BBC範兒的國際化表達方式,充滿人性關懷的平民視角,傳遞出對中華飲食文化的敬意。這部紀錄片無論是理念還是手法,都成功地玩了把創新。

  (1)運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相關知識,說明如何進行文化創新。(12分)

  (2)從《文化生活》角度回答,如果你是海外留學生,你如何讓中華文明走出去。(12分)

  解析:第(1)問,知識範圍限定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相關知識”,問題指向“如何進行文化創新”,可依據教材關於文化創新的途徑及其要求作答。第(2)問,採用模擬角色的方式進行設問,可從正確對待民族傳統文化、學習借鑑其他民族文化、促進文化傳播等方面回答。

  答案:(1)①立足於人民的社會實踐。②繼承傳統、推陳出新,保持和發展中華文化的民族特性。③尊重文化多樣性,面向世界,博採眾長,加強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不斷擴大中華文化的影響力。④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文化創新要關注人民群眾的生活,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⑤不斷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的創新。(每條3分,答出任意4條均可,總分不超過12分)

  (2)①學習和繼承優秀的中華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②批判地繼承民族傳統文化,不斷髮展創新;③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學習借鑑其他民族優秀文化;④學習掌握文化傳播技術,主動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每條3分,共12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