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的讀後感500字

春曉的讀後感500字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曉的讀後感5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是我們從小顛來倒去背熟了的古詩。作為孟浩然晨起問花花不在時的慨嘆。該詩簡練短小,但並不簡單。

  “曉”字可以理解為神智清醒,而非簡單的睡醒。因為酣眠者怎能“聞啼鳥”?須是將醒未醒時,方可遙聞啼鳥,同時抱怨春困的粘人。

  既如此昏沉,花何時落的,詩人自然是不知了。

  講到花,不禁有許多話可說。“花重錦官城”,杜甫顯然認為春雨與春花的關係宛如江河跟湖泊,前者是後者的支援,給予它欣欣向榮的力量。但孟浩然並不以為然。綠葉有沒有肥起來不管,只恐紅花瘦了。兩幅景,一幅是好女初長成,一幅是美人遲暮,弄得人真不知春的面貌到底是什麼?

  張曉風有一怪論,言“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句不合邏輯。因為如果換作花來發言,會說:年年歲歲人相似,歲歲年年花不同!人如何能常在?我們可是一代代在走啊!而這裡,孟襄陽倒似是發揚了博愛精神,對花的飄零倍感憂愁。

  但這只是假象。我們所憂愁的.是意象背後的人與物、悲與喜、興與亡,我們對那煙柳畫橋後的十萬樓臺,人類所創造與毀滅的十萬樓臺,而慨嘆。我們既欣慰於我們此刻身在風雨之外;又憂愁我們有朝一日,或說曾經,被淋個稀溼。我們對周遭萬物的遐想,詩人的弔古傷今,大可以在一葉桃花大小的地方找到焦點。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有愛才有恨,崔護似要恨桃花了;辛棄疾與鬱孤臺結了怨,多少行人淚濺它啊!當然,孟浩然沒有離合情思,也沒有亡國之恨,但他何嘗不遺恨昨夜風雨呢?

  但無論是“花重錦官城”,還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抑或“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或者是“花落知多少”,都向我們渲染了美,渲染了壯美,勾勒了悽美,雕琢了優美。詩詞中這些不同的美,都是精神上與物質上達到到統一的例證。這,也是藝術的價值之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