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破山寺後禪院》教案兩篇

《題破山寺後禪院》教案兩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題破山寺後禪院》教案兩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題破山寺後禪院》教案兩篇1

  一.教學目的

  1.透過詩歌形象,深切體會詩的意境

  2.結合背景,感受作者所抒發的感情。

  3.品味詩歌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並學會靈活運用詩中名句

  二.教學重難點

  1.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詩歌優美的語言

  三.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從小學到現在,一定去過不少寺院,想想看都去過哪些寺院,

  (學生回答)

  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描寫寺院的古詩,想想看學習了哪些在關寺院的古詩

  (學生回答)

  有哪些感受呢?(生答)。

  今天再學習一首描寫寺院的古詩

  (二)、解題

  1.《題破山寺後禪院》。 (投影)

  作者介紹:常建,唐代田園詩人。其作品往往透過對田園景色的描繪,表現對大自然秀麗風光的熱愛和對悠閒恬靜的田園生活的嚮往,歌頌隱逸生活,抒發閒情逸致,有時流露出對汙濁官場的厭惡。藝術風格上樸素真切,清新自然,詩情畫意,渾然一體。本詩是常建的代表作。

  (三)、誦讀欣賞

  1.配樂範讀,(投影展現)

  注意劃分節奏和語速語調

  2.自由朗讀

  (1)結合註釋理解詩意

  (2)共同討論質疑解難

  3.配樂競讀

  學生評議,教師點結

  4.師生品讀

  (1).品讀意境:(投影)

  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點?

  ————討論明確景物有古寺、初日、高林、曲徑、禪房、花木、山水,可謂步步有景。這些景物都幽雅、寧靜、安閒,即使有鳥兒的歡騰、鍾籌的聲響,也只是以動村靜,更增添了一份肅穆與淡然之氣。

  讀後有怎樣的感受?試著將其改寫成一段寫景散文。

  ————使人讀後彷彿進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淨地,心中雜念、浮躁消失殆盡,不禁沉醉於這樣的幽林清潭、山光花色之中。

  清晨我信步來到破山寺,

  朝陽映照著高高的樹林。

  曲折山道通向幽靜處所,

  禪房深藏之處花卉繽紛。

  山光秀麗怡悅群鳥性情,

  碧潭映影淨化人的心靈。

  自然界的聲音全然消失,

  只聽到院裡的鐘磬聲音……

  (2)品讀情感

  這首詩抒發作者怎樣思想感情?

  ————詩旨在讚美後禪院景色之幽靜,作者寄情山水寄託自己遁世情懷。

  (3)品味語言(投影)

  你最喜歡哪句詩,說說喜歡的理由

  ————“曲徑通幽處,排房花木深”是歷來為人所稱誦的佳句,“曲徑”一句,寫出了禪房的位置及環境,彎彎曲曲的小路將人們引向一個幽靜的去處,那就是在繁花簇擁中,高木掩映下的禪房。詩句的妙處在於“曲”“幽”“深”三字留給讀者無限暇想的空間,讀者會身不由己地進人這個加入了自己想像成分的境地,使原來的“無我之境”成為“有我之境”,讀者的心靈也受到這種清靈幽深環境的吸引與淨化,人與自然成為和諧的一體。因為一個心存雜念的人是不配進入這種畫面的。詩句既給人美妙的想像、愉悅的感受,又給人心靈的淨化與昇華,而且這一切全在不動聲色之中進行,這便是其超人之處了。?

  ————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悅”與“空”都是使動用法,應理解為“使……歡悅”“使……消除”否則整句詩歌的意義將無法把握鳥聲潭影,正寫其幽靜。鳥性之悅,人心之空,都出於人之主觀感受。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是靜中之動,愈見其靜。不過,聲靜還是表象,心靜才是意境,故萬籟俱寂之中又有萬念俱寂的意思在;聞鐘磬之聲亦彷彿聽佛法而有所警覺。。

  5.配樂齊讀

  6.比較閱讀

  與本詩意境及感情相同或相近的古代詩還有哪些?

《題破山寺後禪院》教案兩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含義,領悟詩的意境。

  2、理解詩歌的內容。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唐朝是詩的盛世,一個一個詩人因詩而名垂青史,讓後人銘記。常建就是這樣一位,儘管後人無從考證他的生卒年月,但他的詩文一直為後人所傳誦。

  二、出示目標:

  出示目標,解讀目標。

  三、導學達標:

  1、結合註釋瞭解作者及背景:

  常建,唐代詩人。

  2、鑑賞詩歌

  ①、既寫出自然之景,又寫出心靈之境的詩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②、既是寫景的過程又是悟性的過程的詩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③.寫出了禪院幽靜的環境,以及這幽景給人生的啟示的句子:"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d

  ④.末聯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抒發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末聯表面上是進一步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是以聲靜來襯寫自己的心靜,抒發自己萬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⑤.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那一個字?為什麼?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詩眼”分別是“悅”“空”。“悅”是說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鳥的性情歡悅。“空”是說潭水清澈,臨潭顧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淨盡。“悅”“空”兩字表現了環境的幽靜,寫出了人的心情與山光水色相應。

  四、課堂檢測:

  1.背誦課文。

  2.理解內容。

  五、拓展延伸:

  拓展:吳均《與朱元思書》陶冶心靈意境相同的詩句"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f

  六、小結:

  作者表面上是寫禪院的幽靜,實際上是以聲靜來襯寫自己的心靜,抒發自己萬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七、作業;

  1、熟讀、背誦。

  2、完成練習。

  八、板書設計:

  《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聞鐘磬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