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反思(精選6篇)

七年級生物《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反思(精選6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生物《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生物《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反思 篇1

  心理學研究認為:當人處於積極的情緒時,各方面的機能都處於亢奮狀態,教師教學的輕鬆,學生才學的愉快,創造自然、輕鬆、愉快的教學氣氛,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去學習,主動去發展,有效地去解決學習中的困惑,開發出更多的潛能。因此,在本節課的進行中,為了解決難點問題,血液迴圈路線,先重點解決心臟結構問題。我利用教材中的插圖,讓學生充分觀察,自己總結出記憶的技巧並在小組內交流,而教師只是在旁邊做引導者,效果非常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同學掌握了這一部分內容。

  在此基礎上,我把體迴圈和肺迴圈的路線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觀察,分析。對比這兩條迴圈路線的共性和差異。總結記憶的竅門,即可之記憶一個,根據它們的區別來掌握另一個,這樣既降低了記憶的難度,又讓學生學會了比較記憶的方法。效果比較顯著。

  七年級生物《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反思 篇2

  本節課我採用導學案,小組分組討論合作,利用競爭機制的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對照心臟模型,引導學生觀察心臟,步步展開,增強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以及觀察後的歸納和總結,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我把心臟的結構知識進行了分解,使學生在學習中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從外部形態到內部結構,從模型觀察到實物解剖,從結構的認識到功能的分析,反覆進行觀察、討論、總結,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並進一步掌握這些知識。但是本節課要掌握的純知識性內容很多,全靠學生們自己去觀察總結很難完成。如何調整學生活動與教師講授的關係,是本節課的關鍵所在。

  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透過課堂觀察、討論、操作,確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很高,小組長積極輔導,其他學生也非常主動的尋求幫助,生怕自己拖了全組的後腿。只是課堂活動需要的時間過長,我將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努力克服不足之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七年級生物《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反思 篇3

  本節課教師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巧妙地設計教學環節,激活了學生頭腦中原有的知識,引導學生新舊知識和經驗相互作用,進而引發認知結構的重組,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科學探究構建生物學概念,領悟科學研究方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成為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教師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對教材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進。例如,增設了心臟的位置、形態、方位的區分;引導學生設計實施了“水灌流心臟的實驗”;補充了算一算心臟在工作過程中心房和心室的舒張期和收縮期的時間等教學環節。這些教學環節,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了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的願望。教師在本節課中恰當地將資訊科技與生物課程進行整合,多次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攻破重點和難點,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整節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觀察、傾聽和交流中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整節課課堂氣氛活躍、融洽。

  七年級生物《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反思 篇4

  生物知識研究一個從宏觀到微觀,再從微觀到宏觀的過程。這門課程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程之一。向學生傳遞學科知識,拓展認知空間,挖掘深層領域,並充分利用一切課程資源,調動一切可用手段,引領學生探究學習他們不熟知的微觀世界,使學生們可以更簡單、更形象、更輕鬆的學會知識,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

  下面的這段敘事也許可以簡單地詮釋一下現在的生物課堂特點。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是比較重要的一節知識,也是學生不易理解記憶的一節知識。所以以往我的教學設計是:複習心臟結構匯入;結合血液迴圈圖,學生觀察,教師講解;總結規律;當堂複習強化記憶。這一教學設計雖然重難點突出,但是教學效果卻並不很理想。學生學得煩,老師教的累。

  課程改革的實施給我們提供了更廣闊的展示平臺,讓我們對課堂教學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再走老路子,一味地填鴨,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了。我們應該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營造自主和諧、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有“學並快樂著”的感覺。

  因此我結合網路上和一些專家們的優秀課例設計,將這節課的教學流程修改為以下環節:

  (一)複習匯入:複習心臟結構(出示幻燈片),人體內血液為什麼能不停的流動,具體在人體內室怎樣流動的呢?

  (二)自主學習:教師展示血液迴圈動畫,學生觀察後回答,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產生了哪些問題,想知道什麼?

  學生們在這個環節中看到了血液在迴圈流動,並提出了“動畫中藍血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血液到胃、小腸等處紅色變成藍色的了”等問題,自主學習意識很強。

  (三)探究交流: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觀察課本第70頁的血液迴圈模式圖,進行角色扮演遊戲:一個紅細胞的.自述,從心中出發介紹旅途風光及發生事件。然後彙報交流,上講臺邊指圖邊說明。最後教師再指導學生總結規律:

  (1)體迴圈和肺迴圈的起點都是(),終點都是()。

  (2)和心室直接相連的血管都是(),和心房直接相連的血管都是()。

  (3)體迴圈和肺迴圈的血液方向都是由()()()()()。

  在明確了迴圈途徑的基礎上,再對血液迴圈的意義即可以將氧氣、營養物質輸到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並將二氧化碳等廢物運輸出體外這一知識點適當加以點撥。

  (四)課堂小結:教師播放flash動畫,分別展示體迴圈和肺迴圈途徑,與學生共同總結當堂所學知識。

  (五)鞏固練習

  讓我感觸頗深的是探究交流環節。我設計了角色扮演遊戲,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知識。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紅細胞,從心臟出來,這一路都是怎麼走的,經過了哪些地方,一一說清。但我們也須清醒的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有表現欲,畢竟學生們的層次不同。因此我先讓學生小組內部交流表演,尤其讓那些學習層次不好的學生主導表演,我也參與其中,親身示範,指導幫助他們,雖然學生們說得差強人意,但哪怕有一丁點可取之處,我也及時予以表揚,樹立學生們的自信心。透過這種方式的歷練學習,所有學生都對這一節課的知識熟練掌握了。他們也嚐到了學會知識的快樂。我再適時的給那些表現欲強的學生機會,讓他單個彙報,這就滿足了所有學生的學習欲。教學任務也就輕鬆完成了。

  這節課的設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不再是死板的教授,學生被動的靜聽,而是給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主動探究,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適時的幫助、點撥、指導,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從而實現了自主學習的目的。而角色扮演遊戲,更讓學生親歷於知識體系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紅細胞,沿著這條血液迴圈之旅走上一遍,每到一處,報一個站名,在哪解除安裝載入,一一講清。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原本的呆板的抽象記憶變成了生動的形象記憶;讓原本機械的背誦變成了有趣的表演;讓原本的埋頭苦讀變成了快樂學習。甚至連平時學習狀態不好的、不愛發言的學生,都參與到了學習中,並能夠基本講述出整個迴圈過程,教學效果可見一斑。

  我很享受這節課,學生們學得快樂,老師教的輕鬆,教學效率也提高了。真正的體現了快樂學習的宗旨。我會繼續認真挖掘教材,加工教材,設計好每一節課,讓學生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知識,愛上學習。

  七年級生物《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反思 篇5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一節是第四單元第四章第三節內容,該節內容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部分,如何讓學生學習輕鬆、愉快地掌握知識,我在講授該節內容時,採用問題式教學,讓學生根據教師設定的思路,人人有目標地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參與解答,效果較好。譬如:

  1、心臟作為輸送血液的泵,是依靠什麼作為動力呢?

  答:主要依靠心肌的收縮。

  2、心臟內有什麼結構裝血液?

  答:心臟內容納血液的結構有四個腔;即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房。

  3、心臟內這四個腔的血液是否一樣?

  答:不一樣,左心房和左心室裡是動脈血,右心房和右心室內是靜脈血,可以概括為”左動右靜“。

  4、心臟內的血液流向又是怎樣?

  答:由於心臟內左右腔之間有一個完全的隔膜隔開,所以左右腔之間是互不相通的,四個腔的血液流向是:心房流向心室,具體是左心房中的動脈血只能流向左心室,右心房中的靜脈血只能流向右心室。可以概括:”左右互不相通“、 ”房流室“。

  5、心臟內四個腔中的血液流經路線的距離是不是一樣的?

  答:不一樣。血液流經路線最短的是心房中血液流向心室;血液流經路線不長出不短的是右心室中的靜脈血流向肺部;血液流路線最長的左心室中的動脈血流向全身各處組織細胞人。

  6、由此你可以判斷心臟四個腔的肌肉壁是不是一樣厚?

  答:可以,流經路線越遠,肌肉越多,反之,越少;這樣就可以推斷出:血液流經路線最長的左心室壁最厚,其次是流向肺部的右心室壁較厚,第三是血液流經路線最短的心房壁最薄。可以概括為:”房薄室厚“、”左厚右薄“。

  課堂上採用老師事先擬定問題,由學生自學課本後回答的問題式教學法,是一種以教師設定問題為出發點,以學生思考解決問題,教師重點講解與點撥,當堂訓練後達到掌握新知識的為目的的教方法。由於這一教學法是帶著目標為學習,所以很適合初中生,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七年級生物《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反思 篇6

  《血液迴圈》一節是我將小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的又一次探索,也是對小課題研究成果的一次檢驗。基本教學思路是:

  (1)選擇多媒體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貪佔探究式教學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3)強化探究活動中的問題設計以發展理性思維。總之,整個教學設計注重教給學生規律和方法,注重過程而非結論。

  課後調查及學生作業反饋,本節課的教學效果比較理想。大多數學生對“體迴圈和肺迴圈的途徑,血液成分的變化(部位、原因、結果、意義等),動脈血和靜脈血,在血液迴圈血液血管心臟間的協作關係,人體血液迴圈的意義等都有了較準確的理解和掌握,基本達到了最初的設想。

  尤其是“問題設計”始終貫徹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1、以“問”勾起學生的“憶”

  “知識準備”環節的複習提問,促使學生將頭腦中已有的相關知識進行再認識,再加工,深化理解,以積極參與到新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迴歸基礎,以退為進。

  2、以“問”勾起學生的“悟”

  在播放“血液迴圈”的影片前,先提出相關問題,要求學生帶著疑問去觀看,減少盲目性,並引導學生“悟”新知識與頭腦中已有知識間的聯絡,思前因後果,逐步深化結構域功能的適應性關係的生物學思想,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3、以“問”引領學生的“做”

  觀察完影片,要求學生嘗試著畫出體迴圈(後畫肺迴圈)路線圖,並用紅藍色分別標出動脈血和靜脈血(體會血液成分的變化)。這時一個引領學生在觀察基礎上進行的分析、比較、歸納、綜合、概括地過程,是學生完成自主探究過程中培養理性思維的重要階段。

  4、以“問”引起學生的“反思”

  透過“血液迴圈的意義何在?”“心臟作為血液迴圈的動力器官本身需要養料和氧氣嗎?”等的發問,引起學生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深入思考,檢驗和反思問題的解答過程和方法,糾正自己的錯誤,深化理解生物學知識的概念和方法。

  不足:本節內容難度較大,且開展探究活動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的具體過程中,而落實觀察、思考、分析、比較、歸納等活動都需要一定的時間,結果對課堂節奏掌控不當,在前面過細、耗時過多,導致影響教學進度,沒能按計劃完成“學以致用”環節,不能當堂及時準確瞭解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和應用。在以後的教學中,需注意解決落實學生探究活動與時間分配之間的矛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