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故都的秋”——思維型教學課改探索課教學設計

圖說“故都的秋”——思維型教學課改探索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圖說“故都的秋”——思維型教學課改探索課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點:理清文章思路

  難點:體會作者文字中蘊含的濃郁感情

  一、活動方式:圖說圖解

  二、活動引入

  郁達夫,是浙江富陽人,在文中,他這樣說“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作為一個南方人,如此之酷愛北國的秋天,內心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讓我們一起走近《故都的秋》,品秋,賞秋,探秋。是怎樣的一個“秋”,如此攝魂震魄,讓郁達夫願以命換之!

  三、活動過程

  活動分解一:請同學們從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和倒數第二自然段中,提煉出郁達夫先生筆下南國之秋和北國之秋到底差別在哪裡,用圖把作者的這個思路畫出來。

  從同學們各自描繪出的圖中,我們清晰了郁達夫先生為什麼獨愛故都的秋,它“來的悲涼”,風中飄搖的灰白的蘆花,岸邊的敗柳風中瑟瑟發抖;它“來得靜”,草叢中的蟲唱,遠山裡的鐘鳴,襯托出周遭的悄無聲息;它“來得清”,一彎夜月,垂垂蒼穹,滿目清涼!

  而南國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淡,多雨又少風。這秋,較北國而言,就好像“黃酒之於白乾,稀飯之於饃饃,鱸魚之於大蟹,黃犬之於駱駝”,實在是綿柔了些!

  所以作者原意用一部分壽命去換,表明自己對故都秋的熱戀!

  活動分解二:本文的重點是釐清思路,思路思路,就是思維走的.那一條路。

  這條路遵照思維常見規律構文,即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採用總分總模式行文。

  在四—八自然段,作者描繪了具體的故都秋景,我們逐一來看散文之形與神的關係。

  活動分解三:一朵花來代表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神”——“清、靜、悲涼”,“形”——秋院之晨、秋槐、秋蟬、秋雨、秋果、秋感。

  秋院:破屋、濃茶、高天、馴鴿,靜謐而蒼涼(清悽、清冷);破壁腰、漏下來的日光、牽牛花的藍朵、稀疏的秋草,破敗而孤寂(清寂);選擇意象多點多位,但集中體現一個故都秋“來得清”。

  秋槐,秋蟬:充分體現“來得靜”。落蕊滿地,腳踏上去無聲無息;掃把的痕跡,靜閒落寞。秋蟬聲聲鳴,處處啼。靜寂中平添傷感與落寞。

  秋雨:“來得悲涼”。灰沉沉的天,陣風陣雨,一場秋雨一場涼,一聲嘆息彷彿帶著空曠的迴音。

  秋果:八九分熟的果子千萬不要熟透,這青果的青澀正正好好配這颯颯秋風,悽悽秋雨,聲聲秋蟬,聲聲嘆息。

  輔助以自然界之外的人文,縱觀中外古今,秋之為文多“頹廢”,秋之於人,無國別,無階級。都會生出深沉、幽遠、嚴厲、蕭條的情愫。

  四、活動深入

  中國古詩詞鑑賞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郁達夫的眼中之秋,清、靜、悲涼,說明這些精緻全部著上了郁達夫先生的心理色彩。回想一下,剛剛學過的沁園春長沙,毛澤東獨立寒秋時,是以怎樣的一種豪邁與闊達問蒼天大地?同一片天地,同樣的季節,為什麼郁達夫先生心中充滿了悲涼?

  郁達夫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3歲喪父,家中生活艱難;十年異國求學(日本),飽受歧視,激發了強烈的愛國之情。先後參與發起“創造社”“左聯”等進步團體。抗戰爆發後,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1952年被授予“革命烈士”稱號。他的人生經歷使得作品既有積極意義,也有頹廢情緒,苦悶情緒流露較多。

  五、活動發散

  請同學們在釐清思路與理解作者的情感基礎上,選取或繪製一幅圖畫,表現對故都的秋中郁達夫形象的理解。圖畫的題目就叫“印象郁達夫”或“印象故都秋”。

  六、活動鞏固

  課後第二題,鞏固散文之“神”——文眼。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反襯故都的秋色彩濃,回味甘,看得飽,嘗得透。寫中外文人、詩人,甚至囚犯,是為了說明“凡是有感覺的動物,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目的是為了在對比、襯托中凸顯故都之秋的特點,突出文章的主旨。

  課後第三題,鞏固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透過調色、配色,多種感官的並用,突出北國之秋“清”“靜”及“悲涼”。

  課後第四題,鞏固表達作用。句子採用不同的修辭,對錶達作者心境大有講究,同時給讀者藝術享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