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拓寬財政學研究領域論文

關於拓寬財政學研究領域論文

  導語:財政學研究政府如何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籌集、使用和管理資金。內容包括財政理論、財政制度和財政管理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拓寬財政學研究領域論文,歡迎閱讀。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我國對資產評估的需求在不斷增加,然而,目前我國資產評估專業人才匱乏,資產評估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在高等院校開設資產評估專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文從拓寬財政學研究領域的視角分析了財經類高校設立資產評估專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財政學專業;資產評估;資產評估專業

  建國初期,我國就在各高等院校設立了財政學專業,培養財政稅收方面的專門人才。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到20世紀80年代末各高校紛紛設定了財經類專業,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財經人才。隨著1998年教育部修訂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變化,財政學隸屬於經濟學,就這一目錄而言,本科專科數量大為減少,各專業涵蓋的內容也更寬泛,可以更好地滿足通才教育的要求。近年來,部分高校經批准設立了一些本科目錄之外的專業,與財政學專業相關的是稅務專業及資產評估專業,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從2005年起,國家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設立了資產評估本科專業,目前已有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廈門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10所高校開設了資產評估本科專業,建立了資產評估學科建設基地。

  一、設立資產評估專業的必要性分析

  (一)經濟轉型時期的必然選擇

  社會的轉型是指社會經濟基本結構的轉變,是社會基本執行模式的轉換。改革開放的30年,是我國經濟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30年,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改革,也使政府面臨著功能的調整。經濟轉型的最終目標是逐步建立並完善以市場為嚮導的經濟執行機制,因此必須適時轉換政府的角色,調整原有的政府功能。而在政府行為調整中最有影響力、最有決定性因素的是人,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自身對政策的理解和掌控能力,而生成這種能力的關鍵在於培養出一批批專業化、知識化的複合型管理人才。

  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強調,大力發展包括會計、諮詢等行業在內的中介服務業,是對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內容。隨著經濟活動範圍的拓展,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和企業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關、司法機關、銀行等機構從事資產評估、信用評估及管理諮詢、產權交易、企業改制、資產抵押工作以及其他經濟管理工作的數量日益增加,需要更多的從事資產評估和管理工作的高階實用型人才。

  據資料顯示,我國目前資產評估人才匱乏,不僅表現為專業人員數量的嚴重不足,同時現有資產評估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全國註冊資產評估師人數約27 800人,其中一半以上人員同時具有註冊會計師資格,他們的主要業務是審計業務而非資產評估,實際專門從事資產評估業務的人數不足15 000人。而在產權交易、企業改制、司法實踐、融資抵押、財產拍賣等活動中,迫切需要大量從事資產評估業務的專門人才,現有的專業評估隊伍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為此,需要拓寬財政學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更多符合實際常需要的複合型財政專業人才已成為時代的需要。

  (二)加強國有資產管理的需要

  建國60年來,國家為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建國後,為了保障社會主義公有制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全國開展了大規模的建設投資,國家投資興建了大量的國有企業。在此期間,國家投入也形成了大量的非經營性國有資產。可以說我國目前擁有如此大規模的國有資產,絕大部分是來自建國以後的投資積累。國有資產對國民經濟的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國有資產如果要想成為名副其實的宏觀調控槓桿,就必須有增有減、有進有退,否則,只進不退或有增無減,就是一種單向調節,就不成其為調控槓桿了。黨的XX大提出“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援、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

  有些人總是對公共財產的“調減”和國有資產的部分“退出”擔心甚多,懼怕承擔國有資產流失的責任。實際上,只要規範管理,適當出售部分國有資產不僅不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相反會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因為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只能在資本運動過程中才能實現,資本一旦停止運動就會貶值甚至變得一文不值,而這種資本運動不只是指微觀的資本迴圈與週轉,即單個企業資本的迴圈與週轉,即單個企業資本從貨幣資金G——生產資金W經過生產過程P——商品資金W——新的貨幣資金G的過程,而且包括宏觀的社會總資本的迴圈與週轉,即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目標的作用下,眾多企業資本不斷地進入一個行業或退出一個行業的過程。對於國有資本來說,進入一個行業就表現為國家對某個行業的國有企業投入,退出一個行業就表現為國家將某個行業的國有企業出售。因此,按照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原理,國有資本的出售與國有資本的投入一樣都是正常的,關鍵在於出售的價格是否合理,而出售價格是否合理又取決於出售價格的形成過程是否科學、規範、合法。一般來說,只要出售過程依法經過批准、經過科學資產評估、經過公開競價,其價格就會比較公道,就不會出現國有資產流失。由此可見,資產評估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關鍵。

  (三)拓寬財政學的口徑

  90年代中期政府機構改革之後,政府部門吸收的財政學專業本科畢業生能力急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財政學專業的畢業生很難直接進入與所學專業對口的財政稅務部門,對專才教育提出了挑戰。高校的本科生收費制度的全面推行、高校招生人數的擴大以及由此帶來的本科畢業生就業的壓力,迫使眾多高校採取對策,進行相關的課程調整,以便更好地滿足學生和市場的需求。許多學校改變財政學專業課程教學的“專門”人才培養模式,逐步轉變為以財政稅收類課程為主幹,以財務、會計、資產評估課程為基礎向多學科輻射的“通用”人才培養模式。

  為擴大財政學專業的學生就業範圍,首先堅持專業對口的觀點,努力爭取畢業學生到財稅系統工作的機會,其次就是在校期間,儘可能考取註冊資產評估、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等執業資格證書,以適應社會用人單位的需要。經過若干年教學實踐,財政學專業學生考取相應執業資格的人數逐年上升,既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又拓寬了畢業生的就業範圍,也提高了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培養出了更多的適應社會需求的通用型人才。可見,在財政學專業下設資產評估方向也是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發揮專業知識水平的重要舉措,也是培養市場急需人才的重要方式。

  二、設立資產評估專業的可行性分析

  財政作為一個經濟範疇,伴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伴隨著發展而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經濟制度的發展與改革,財政的內涵與外延都發生了變化。在我國計劃經濟條件下,作為國家計劃手段的財政,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財政不僅投資於國防、行政管理等滿足政府政治職能的需要,同時大量資金投向於基礎產業以及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90%以上的份額,排斥市場機制的作用,而這種突出國家主導地位的財政,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也顯示了極強大的作用力。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國家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主導地位發生了變化。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有效的領域交還給市場,市場無效的領域由政府(財政)來彌補,因此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政學轉變為公共財政學;公共財政學的.課程內容課程體系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一)公共財政學理論基礎的變化

  公共財政學理論的研究是基於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來闡述為什麼要有財政、財政是什麼、財政應當幹什麼。在此基礎上解決計劃經濟條件下財政對社會經濟干預過多的情況。政府要逐步、有計劃的退出市場有效的競爭性及盈利性行業,在退出的過程中涉及到政府國有企業資產的產權變動,為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需要資產評估,可見資產管理與評估是財政學的延伸和派生。因此,在構建新的財政學科體系的同時需要培養學生的資產管理與評估的能力。而正是這種公共財政學科體系的構建為資產管理與評估專業的設立提供了可能性。

  (二)財政學研究範圍的拓寬

  1959年,美國經濟學家馬斯格雷夫出版的《財政學原理:公共經濟學研究》,推動了財政學向公共經濟學的轉變,為財政學科體系向公共經濟學科體系的轉變奠定了基礎。財政學其研究範圍不僅侷限於財政收支本身,還包括財政對整個國民的影響及管理。公共財政學可稱為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經濟學,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的公共經濟學科體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基於現實的認識,公共經濟學學科體系包括基礎性、理論性、制度性和管理性學科。其中基礎性學科包括西方經濟學、會計學、貨幣銀行學、統計學等學科,理論性學科包括公共財政學、公共經濟學、稅收經濟學等,制度性的學科包括公共政策學、財務會計、經濟法、稅法學、財務管理等學科,管理型學科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學、資產管理學、資產評估學等學科。

  從以上公共經濟學科的設定可以看出,西方經濟學、會計學、貨幣銀行學、貨幣銀行學、統計學、財務會計學、經濟學、稅法學、財務管理等學科是財政學專業中開設的相關課程,而這些學科正是資產評估學的理論基礎。資產評估不同於會計,但是資產評估尤其是企業價值評估需要使用會計資訊。因此,資產評估專業人員尤其是企業價值評估人員應該具有相當程度的會計專業知識。資產評估與財務管理和金融的關係也較為密切,比如,在方法上,資產評估的收益法應用的就是財務和金融中的套利定價模型,金融業的期權定價模型也開始在資產評估中得到應用。所以,資產評估專業人員應該具備一定的財務金融知識。因此,公共經濟學學科體系的構建為建立資產評估專業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三、設立資產評估專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學歷教育與職業考試銜接問題

  在資產評估的學歷教育和職業資格考試的銜接問題上,有兩個傾向需要防範,一是應試教育的傾向,二是迴避資格考試的傾向。資產評估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同非此專業的畢業生一樣要到畢業3年後,才有資格參加全國註冊資產評估師考試,這就給資產評估的學歷教育帶來了衝擊。

  在資產評估專業建設上,應試教育的傾向是不可取的。學歷教育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資產評估的很多技能是需要在實踐工作中不斷積累的,課堂傳授替代不了。目前,本科教育對寬口徑、厚基礎的提倡是很科學的,如果僅僅以職業考試的五門課程作為重點,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是得不償失的。即使學生可以順利透過註冊資產評估師考試,也是不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和能力提高的。

  迴避資格考試傾向也是不可取的。某些學校由於自身原因迴避了一些專業課程的建設,造成學生知識結構的缺失,這會給以後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和在資產評估行業發展造成很大的困難。近幾年的全國註冊資產評估師考試的結果也揭示了這一影響,即很多考生存在“瘸腿”問題,財經類院校的畢業生通不過建築工程和機電裝置兩科的考試,理工院校的畢業生通不過財務會計的考試的現象普遍存在。

  (二)資產評估專業的發展取向

  高校設定資產評估專業,不僅要從數量上滿足社會對資產評估人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培養質量上做到高起點、高標準,增強資產評估專業學生知識結構的複合性以及與國際資產評估行業接軌的能力,同時還必須注重這些資產評估行業未來從業人員良好職業道德的塑造,這對實際資產評估工作至關重要。各院校對資產評估本科專業建設十分重視,構建了比較完整的資產評估本科專業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在師資隊伍建設、專業課程建設以及實踐教學環節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為行業培養優秀的後備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開設資產評估本科專業的院校會不斷增加。中評協秘書長劉萍說:“數量增加了,但管理更要強化。”必須研究建立資產評估學科基地院校考核評價機制。在資產評估學科建設院校管理方面應當注重四點:一是加強評估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推進評估理論創新;二是發揮各學科院校的專業特點,舉辦各種評估論壇和專題研討會;三是加大師資培養力度,選派優秀教師赴國外進修、培訓;四是利用高校的優勢和資源,開發後續教育教材和網路課件,重點開發企業價值評估、無形資產評估、金融資產評估等課件。

  隨著評估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稅基評估等新評估業務的不斷拓展,對評估行業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依託高校的資源優勢,在對國際資產評估準則借鑑的基礎上,加大評估理論研究和行業人才培養的力度,必定會使我國的資產評估行業的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等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績,高校的資產評估專業建設必將在教材開發、後續教育培訓、評估準則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