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詩經》愛情詩中的水意象

分析《詩經》愛情詩中的水意象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在《詩經》愛情詩中有許多以水作為藝術觀照的例項,其中與水有關的愛情詩有三十幾篇。

  一、水意象的類別

  (一)按審美趣味劃分

  按審美趣味劃分,可分為善的水意象和惡的水意象。

  《邶風·穀風》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宴爾新婚,不我屑以”。女子苦訴,清澈的涇水、澄靜的止水,恰恰就如自己。而丈夫便如渾濁的渭水,當初二人的結合就像是涇渭的合流。現如今,丈夫負心,棄妻於不顧。心已死故而止,心如止水之靜,少了渭水的汙染,便會多幾分寧靜,漸復往日的清澈。

  《邶風·新臺》也提及了水的清濁,透過“新臺有灑,河水浼浼……”來暗示諷刺衛宣公霸佔兒媳,於黃河邊另築新臺迎娶兒媳的'醜惡行徑。新臺鮮潔,河水清澈,均是美好、明淨的象徵。然則,迎娶宣姜的衛宣公卻是個長相醜陋,行為齷齪的人。美醜善惡,兩相對照,形成強烈反差,以傳達詩人的憤慨之情。

  在這裡,清水代表美和善,濁水則是醜和惡的象徵。

  (二)按種類劃分

  1、從水的狀態劃分

  詩經中的水意象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水態水勢,同時寄託了豐富多彩、各種各樣的感情思想。戀人們豐富的內心世界透過水意象展現出來,從而呈現於讀者面前。

  水的狀態可分為靜止和流動。靜水象徵平靜、孤獨、憂鬱;流水則象徵人激動不安的心情:奔湧而出的水,抒發了自身難以抑制的情感;迴歸合流的水則是纏綿情思的體現。

  2、從水的流勢劃分

  水的流勢可分為大、小、急、緩。水的流量充沛,展示的是一幅宏大遼闊的壯美景觀。《鄭風·溱洧》描述的是上巳洗浴、青年男女擇偶交歡的習俗,“溱與洧,方渙渙兮……”用渙渙來形容這裡的水,是說正值陽春,花開水漲,流量充沛,水勢強大。水的充沛與場面的浩大互相映襯,展現古代青年男女在狂歡節的喜悅之情。

  (三)按水意象與情愛詩的表現型別劃分

  詩經中水意象與愛情關聯的形式多種多樣。

  1、以水為背景,直接把男女主人公的戀情置於河邊、水邊。

  以水為背景,由此演繹一幕幕愛情故事,描寫彼此兩情相悅,具有很濃厚的生活氣息。其中有水邊歡歌,麗人的影子(《溱洧》、《周南·漢廣》);也有水邊的悲情,水邊的相思離別之苦及遭棄之悲(《鄘風·桑中》)。

  2、以河水、雨水、露水等直接起興,表達對異性的思慕之情。

  《衛風·氓》這首詩三處提到淇水,其中兩處以淇水起興比喻,深刻透視出棄婦悲憤卻又茫然的心理。“于嗟女兮,無與士耽……”以水起興,表達自己被遺棄的悲哀。

  3、以水作比喻。

  水與愛情在品質上有某種相似之處。柔情似水,愛情之轟轟烈烈亦如水之波濤洶湧,用水隔兩岸來比喻夫妻離散或戀人情愛受阻,隔河相望的悵惘之情。

  二、水意象的成因

  (一)自然地理原因

  這與我們祖先所生存的地理環境相關。人類的早期文化文明多是依河流而起。中華民族的發祥緣於長江、黃河,尤其是黃河,被譽為母親河和中華文明的搖籃。先民多緣水而居,河流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二)社會禮儀、風俗習慣因素

  水作為自然物質具有阻隔作用。在《詩經》那個時代,禮的作用之下,水所代表的已不單單是自然空間阻隔,更是一種無形的約束男女戀愛的道德力量。

  先民歷來有水生殖崇拜觀念。在原始人的眼中,水具有滋養萬物的神奇力量,乃生命力之象徵。水不僅可以驅除汙穢,而且可以賜子降幅,促進家庭間的和睦友好、幸福美滿。遠古先民便持此種生命觀。古有“上巳節”,這一天,男女會和於水邊,乞求生育。傳遞生命是他們人生中頭等大事,女性臨水而孕這一古老神話便在他們腦海中根深蒂固。

  三、影響

  受《詩經》影響,水意象在後世作品中大量出現。古詩詞小說中均有所繼承。元縝在他的《離思五首》更是把水意象使用發揮到了頂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秦觀的《鵲橋仙》“銀漢迢迢暗渡……柔情似水,佳期如夢”,恰到好處地運用了水意象來傳達愛情。《紅樓夢》中遍佈意蘊豐富的水意象。“女兒是水做的骨肉”,以“水”“清”喻女兒,以“泥”“濁”喻男人,清濁對比的水意象。現當代作家沈從文對《詩經》中水意象進行了繼承和創新,形成獨具特色的“現代水世界”。

  總之,從《詩經》到後世的文學作品中,這些水意象,都傳達了無數唯美亦或是悽慘的愛情故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