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經典素材:關於屈原的滿分作文

2015年高考作文經典素材:關於屈原的滿分作文

  1.2005年高考全國卷三話題“忘記與銘記”

  你好傻啊,屈原

  汨羅江畔,冷風悽悽。

  一個峨冠博帶、腰配長劍的人,緩緩地走著。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盪,激盪如這眼前不息的波濤。

  你有著貴族的血統,還有出眾的才華、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蒼生的雄心壯志和不畏強暴、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你始終銘記著自己的責任,你活得光明磊落,活得心安理得……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懷王重用你,讓你起草憲令,這是多麼棘手的一個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會得罪多少權貴,會結下多少仇敵!你的前途會蒙上多少陰影!但這些你都不顧,你都忘記了。你只銘記自己的理想,銘記國家的富強,你毫無畏懼地說:“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兩次被貶的委屈壓不滅你的理想之火,小人的讒言、君王的昏庸不能掩蓋你的理想之火。懷王在關鍵時刻還是想到了你,把你調回……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明知官場黑暗如昔,你明知懷王會再次聽信讒言,你明知上官大夫等人不會善罷甘休,你為何忘記了這些,卻執拗地銘記自己的使命呢?

  你真的回來了,結果又怎樣呢?昏庸的懷王又一次聽信了上官大夫一夥人,竟然放走了張儀!你又能怎樣?只能徒留嘆息!

  莫如算了吧,何必那樣執著呢?對國家,對懷王,你盡了心盡了力,既然已經不能挽狂瀾,何必承受無邊的苦痛?扛著鋤頭,披上蓑衣,回家種地,閒來訪友喝酒,明月清風作詩,不是很好嗎?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你滿懷雄心壯志,要救楚國於水火,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竟以死來證明,為何?為何呀?

  你始終銘記著自己的責任,正是因為這份銘記,這種看似愚拙不化的銘記,你在滔滔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永放光芒,才使得那條本來很普通的汨羅江散發著品格的幽香。

  【評點】

  作者將對屈原的無限敬仰之情聚集於“忘記了自身的前途和安危,銘記著自己的責任和抱負”。

  寫屈原可以有多個角度,如愛國愛民、矢志改革、操守高潔、文學成就等等。作者從眾多的角度中選擇“操守高潔”來展開2005年高考全國卷三作文以“忘記與銘記”的話題。

  第三自然段中“責任”二字,全文立骨,它既是“銘記”的物件,還是能“忘記”自身安危的原因。標題和文中的“傻”字和最後自然段中的“愚拙不化”,應加上雙引號。

  2.2005年高考全國卷二作文話題“位置與價值”。

  一腔愛國情,兩行辛酸淚

  在一個有月的深夜裡,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開始了歷史中的漫遊。

  穿過世事浮華,走過淒涼無奈,跨過滄海桑田,來到了一望無邊的汨羅江畔。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好奇地回過頭,見一個身材高大卻看似柔弱得弱不禁風的老人,手裡端著一杯水酒。杯中酒倒映的是寂寞的表情,還有顆顆的淚滴。

  昨日不可留,一個王朝的背景在你朦朧的醉酒中逝去。一個逗號慢慢地縮成了一個句號,但是,我們擁有一個傳誦千古的名字——屈原!

  我按不住心中的疑惑,徑直走到他的'跟前,望著他那歷盡滄桑的臉龐:“你已經被昏庸的懷王放逐漢北,還指望再報效國家嗎?你還是安心去隱居吧!”他笑了笑,三分的愉悅七分的苦澀:“你以為我現在不是左徒了,位置不高了,就不能實現價值了嗎?就不能報效祖國了?你錯了,無論我在哪裡,無論我是左徒還是庶民,我那顆心永遠不會改變!”

  我又飛快地跑到那群得勢後無比猖狂的小人身後,看見上官大夫靳尚的身影,那身影正像幽靈般環繞在楚懷王左右。他像一隻哈叭狗,在楚王面前搖頭擺尾……

  瞧,人家靳尚的位置多高啊!自然“價值”也無法估量啊!哪像屈原你啊,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等待,等待豔麗的桃花再開……

  “你說我沒有實現價值嗎?這要看‘位置’了。”不知何時,屈原站在了我身邊。

  我激動地說了下面一段話:

  您誤解了,我無限崇敬您。

  您被貶,但您的詩作《離騷》卻流芳千古,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您被眨,但您的心一直牽掛著國家社稷、黎民百姓,惦念著國家的存亡。

  您在政治上沒有實現價值,但在文學上,您留下一座高峰,浸透了人格魅力的文學高峰。

  您的詩作是文學上的珠穆朗瑪峰,您的精神是文學史上的萬里長河。時間飛快地流逝,卻帶不走您留下的《離騷》,它綿亙千古而不衰,歷經百代而不敗,滋潤了一代又一代後人。

  您,在政治的位置上,沒有實現價值;在文學的位置上,您價值巨大,千古流芳。

  夢醒了,枕邊溼溼的一片。

  【評點】

  作者使用了虛擬的夢境筆法,將夢境所見所說統一在2005年高考全國卷二作文話題“位置與價值”之下。立意改換為“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價值”。

  在政治的位置上,屈原沒有實現價值,落了個投江的結局;但是,在詩人的位置上,屈原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在文學史上千古流芳。以話題的要求為標準切入材料,用話題的透境,透視所佔有的材料的一角、一面,使材料的一角、一面與話題要求相吻合。

  文章中間部分的“這要看‘位置’了”,是出彩之筆,它承上“政治的位置及其價值”的鋪墊而來,過渡到“藝術的位置及其價值”寫開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