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化學中考重點知識

  熟記每一個重點知識點,會讓你在化學中考考試中旗開得勝。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7化學中考的重點知識,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一***

  氧氣的實驗室製法

  實驗室製取氧氣時,需要從藥品、反應原理、製取裝置、收集裝置、操作步驟、檢測方法等方面進行考慮

  ***1***藥品:過氧化氫、二氧化錳、高錳酸鉀、氯酸鈉

  ***2***反應原理:

  a.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水+氧氣

  b.高錳酸鉀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c.氯酸鉀二氧化錳、加熱氯化鉀+氧氣

  ***3***實驗裝置***發生裝置、收集裝置***

  發生裝置的選擇依據:反應物、生成物的狀態及反應條件

  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氣體的水溶性、氣體的密度

  a.排水集氣法:適合難溶於水或不溶於水且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此法收集的氣體較為純淨;當有氣泡從集氣瓶口邊緣冒出時,表明已收集滿。

  b.向上排空氣法:適合相同狀態下,密度比空氣大且不與空氣中任何成分反應的氣體。操作時應注意將導管口伸到接近集氣瓶瓶底處,便於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盡。同時,應在集氣瓶的瓶口處蓋上玻璃片,以便穩定氣流。此法收集的氣體較為乾燥,但純度較差,需要驗滿。

  c.向下排空氣法:適用於相同狀況下,密度比空氣小且不與空氣中的成分反應的氣體。操作時應注意將導管口伸到接近集氣瓶瓶底處,便於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盡。同時,應在集氣瓶的瓶口處蓋上玻璃片,以便穩定氣流。此法收集的氣體較為乾燥,但純度較差,需要驗滿。

  ***4***操作步驟:實驗室用的高錳酸鉀製取氧氣並用排水法收集,可概括為“查”、“裝”、“定”、“點”、“收”、“離”、“熄”。

  ***二***

  二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於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乾冰

  2、化學性質:

  ***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援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穩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 本反應可用於檢驗二氧化碳!

  ***4***與灼熱的碳反應: C+CO2高溫2CO

  ***吸熱反應,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CO2是氧化劑,C是還原劑***

  3、用途:滅火***滅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又利用其化學性質

  乾冰用於人工降雨、製冷劑

  溫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環境的影響:過多排放引起溫室效應。

  ***三***

  氫氣的化學性質

  ①可燃性:純淨的氫氣在空氣***或氧氣***中安靜燃燒,火焰呈淡藍色;而不純的氫氣***空氣中混入氫氣的體積達到體積總量的4.0%~74.2%***遇明火發生爆炸,因此點燃氫氣前必須要驗純。檢驗氫氣純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試管氫氣,用拇指堵住管口,使管口始終向下,移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就表明氫氣不純,需再檢驗,直到響聲很小,證明已純。如果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經檢驗不純而需再檢驗時,應用拇指堵住試管口一會兒,再收集氫氣檢驗。

  ②還原性:實驗裝置特點:a.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水倒流炸裂試管***;b.導管伸到試管底部***儘快全部排出空氣,使H2與CUO充分接觸***;c.試管口不加橡皮塞***便於試管中氣體匯出,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實驗操作步驟:實驗開始時,先通入經過驗純的氫氣,然後加熱***否則易發生爆炸***。實驗結束時應先撤酒精燈,繼續通氫氣至試管冷卻為止***否則會使生成的銅重新被氧化成氧化銅***。可簡記為:先通氫,後點燈;先撤燈,後停氫。實驗現象:黑色氧化銅逐漸變成紅色,試管口出現小水滴。

  ***四***

  鹽的化學性質

  鹽與金屬反應生成另一種金屬和另一種鹽;如Zn+CuSO4==ZnSO4+Cu.

  鹽和酸反應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酸;如:BaCl2+H2SO4==BaSO4↓+2HCl.

  鹽和鹼反應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鹼;如:CuSO4+2NaOH==Cu***OH***2↓+Na2SO4.

  鹽和鹽反應生成兩種新鹽;如:NaCl+AgNO3==AgCl↓+NaNO3.

  鹽的複分解反應

  定義: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複分解反應。如NaOH+HCl==NaCl+H2O.

  發生的條件:酸、鹼、鹽之間並不是都能發生反應,只有當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有沉澱、水或氣體生成時,複分解反應才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