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辨析題解題技巧及案例分析

  學習政治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掌握好答題技巧有助於考生在高考中節約時間並且取得更高的分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辨析題的解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政治辨析題複習指南

  在主觀題中,辨析題可以說是一個難點,對於學生而言,在把握上有較大的難度,許多學生在做辨析題中,很容易陷入一種有理說不清的尷尬境地,明明知道題目是什麼意思,心裡也明白書上的理論,往往在答題方法上的欠缺和思路的不清,導致失分現象的產生。

  就辨析題而言,首先,我們應明確這一題型它所要考察學生的能力是什麼,也就是出這麼一種題型的目的是什麼,弄清楚了這一點,對於我們確立正確的解題思路,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那麼,辨析題這一題型它要集中考察學生的什麼能力呢?簡言之,辨析題要考察的是學生的思辯能力,也就是辨證思維能力。這也就是說,我們應該用全面的觀點、聯絡的觀點與發展的觀點做辨析題,而不能陷入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正是出於這一意圖,在近幾年的高考辨析題中,基本上已經沒有了那種全對或全錯式的了,因為它無法考察學生的思辯能力。

  【辨析題的特點和對策】

  1、辨析題的基本情況分析

  所謂辨析題,就是要求考生對試題所提供的觀點和材料,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科學的辨別和分析。這種題型不僅可以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可以考查考生的辨證思維能力。要求考生對試題有辨有析,辨析結合。

  辨析題歷來被認為是高考政治各大題型中難度最大的一種題型,從平時的考試和歷年的高考來看,其得分情況往往不甚理想。2003年高考政治試卷難度最大的一道主觀題就是第36題: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人為製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動事物發展。其難度係數為0.249, 列六道主觀題之首。另一道辨析題的難度係數也達0.391,在六個主觀題難度排列中列第三位.因此,辨析題的總體難度在三大題型中列第一位。2004年江蘇高考36題抽樣資料表明:本題的難度是0.64,37題抽樣資料表明:本題的難度是0.51,辨析題全題難度0.575。

  2、辨析題的題型特點和對策

  ⑴正誤混雜型{前對***錯***後錯***對***式:即命題有正確的一面,也有錯誤的一面。

  具體說有五種情形:

  ①題目內容總體上是正確的,但其中包含著錯誤的或不合理的因素;

  ②題目內容總體上是錯誤的,但其中包含有正確的或合理的因素;

  ③題目由一個正確的前提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或者由一個錯誤的前提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

  ④題目的內容正誤並列存在;

  ⑤題目包含多層意思,每層意思都正誤混雜。

  對於這一類的辨析題,解題可以分為如下三個步驟:

  1、分析前面一句話對***錯***的原因,通過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2、分析後面一句話錯***對***的原因,同樣,通過分析得出結論;

  3、對整個內容進行總結。

  例一、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就是要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讓公民都能享受同等的權利。

  該題就是正誤混雜型的。前面一句是正確的,需要說明原因;後面說法錯誤,要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①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不僅要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還要堅持公民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堅持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3分***②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是要讓公民都能平等地享受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和平等她適用法律.***3分***具體來說,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和平等地履行憲法、法律規定的義務,任何公民的合法權利都受到法律保護,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3分*** ③讓公民都能享受同等的權利的主張,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理解為絕對的平均主義,要求取消一切差別,在各方面實行絕對均等。是不切實際的。***2分***

  ⑵附加條件型:也就是當題目具備一定條件的時候,命題成立,而當題目不具備一定條件的時候,命題就不成立。即題目中的觀點或材料是孤立的、抽象的,它在一定條件下正確,在一定條件下錯誤。解答時,不能籠統地表態,要根據不同條件作具體分析,考慮要全面,多角度分析。這類題目比較簡單,就按照這兩個思路答出1、2兩點,最後,總結題目即可。

  例二、背景:據報載,中國企業在市場交易上因信用缺失問題造成的無效成本,已佔到我國GDP的10%---20%,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每年高達5855億元,相當於中國年財政收入的370k,國民生產總值每年至少因此減少兩個百分點。

  辨題:誠信就是財富。***要求:請從經濟學、哲學兩個角度分別進行辨析***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附加條件式辨析題,答案的第一點當然是,當什麼條件具備的時候,誠信是財富,是什麼財富;第二點就是說明為什麼,進行分析;第三點是總結題目的觀點。參考答案:①誠信不是物質財富,而是一筆豐富的精神財富。***2分***②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能動的反作用,誠信這一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3分***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誠信是市場交易的基本原則,是現代交易活動的基本精神,***3分***④企業遵循誠信原則,有利於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提高企業效力;有利於增加企業的物質財富。***2分***⑤此觀點是片面的***1分***

  ⑶理由不全型***或者叫一分為二式***:也就是說,辨析題的題目總體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是還存在著不足,或者題目總體存在著不足,但是也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即題中所講的理由是正確的,但不全面,尚需補充其他理由。針對這一類題目,解答時,應先點明題目的正確之處,並說明理由,然後補全所缺理由並闡明根據。我們同樣可以分為三個步驟解題:1、指出題目的合理成分並分析原因;2、指出題目的不足之處並分析原因,還有應該如何做才合理。3、總結整個題目。

  例三、唯物辯證法的變化發展觀就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這個題目我們首先應指出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與發展的實質的關係;其次,我們要指出題目中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包括的內容,除了發展的實質,還有其它。最後,總結題目。

  答案要點:①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只揭示了發展的實質。***2分***②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還包括:第一,任何事物都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發展中,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2分***第二,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都是有規律的。***2分***第三,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1分***第四,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1分***第五,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1分***③因此題中觀點是片面的,我們應樹立全面的變化發展觀。***1分***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