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校護理學專業學生心理壓力分析及策略研究論文

  護理專業學生從習慣的校園學習、生活來到醫院實習,加之病人的情況千變萬化,很多學生擔心遇到緊急情況不知如何處理,害怕出現差錯,不能將課堂所學的東西有效應用到臨床等,造成學生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故實習護生的最大壓力是“對知識技能的需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衛校護理學專業學生心理壓力分析及策略研究相關論文。僅供大家參考!
 

  衛校護理學專業學生心理壓力分析及策略研究全文如下:
 

  由於生活快節奏、激烈的競爭和緊張的人際關係,人們感受到比較強烈的壓力和緊張,可能導致心身的亞健康狀態。護理工作是對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反應的判斷與處理。護理工作的性質決定了護理人員必須經常面對病人、家屬、醫生及其他的健康工作者。這些因素都會使護理人員產生壓力。持續高水平壓力使機體內用以適應和調節壓力的能量和精力耗盡,造成機體平衡失調,導致身心疾病。因此,作為衛校護理學教育教學的老師,很有必要對護生、實習護生的壓力做以深入研究,以便引導學生採用適當的應對措施減輕或緩解心理壓力,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學習、實習效果。


 

  一、中專護生的壓力

  1.就業。近幾年,我國高等護理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培養出了一批高學歷層次的護理人員。在就業選擇方面,總體上中專護生對於本專科護生沒有優勢可言,有的醫院用人只考慮實用性,願聘用專科生。而另一些醫院片面地強調學歷,非本科生不用。這樣一來,專科生在就業方面處於“上不接下不靠”的尷尬境地。這是中專護生面臨的最大壓力。

  2.社會價值感。學生時期的護生都認為自己的職業是崇高的,是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但參加臨床課間實習後發現,許多醫生、病人及病人家屬對護理專業存在偏見,認為醫生是有技術、有學識之人,而護生只是機械地執行醫囑,只會依附於醫療,使護生覺得護士的社會地位低下,不受尊重和重視,產生了無價值感。

  3.升學。隨著社會對知識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中專生都明白,中專學歷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需要繼續深造,至少要“中升專”。在中升專的過程中也面臨壓力,有些學生家庭比較困難,無力支付“中升專”的學習費用;有的則不知在“先就業後升專”還是“先升專後就業”之間作何種選擇;有的還擔心就業後,由於臨床護理人員缺乏,護士三班倒,沒有充裕的時間學習。
 

  二、實習護生的壓力

  1.對知識技能的需求。護理專業學生從習慣的校園學習、生活來到醫院實習,加之病人的情況千變萬化,很多學生擔心遇到緊急情況不知如何處理,害怕出現差錯,不能將課堂所學的東西有效應用到臨床等,造成學生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故實習護生的最大壓力是“對知識技能的需求”。

  2.學校教學與臨床需求之間的差距。這與現行的教育體制有關,目前的許多學生理論知識掌握及考試成績很好,但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及動手能力很差,出現高分低能現象。楊新月在《基礎護理教學與臨床脫節問題的探討》一文中指出,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進入臨床實習,不斷反映老師教的與臨床做的不一樣,臨床帶教老師則反映,學校教的太繁瑣,太機械,有的學習內容臨床已經不用或被淘汰,學與用的差距太大。

  3.接觸傳染病性疾病、每天從事的工作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工作被認為是髒而累,而且充滿高壓力的專業。接觸傳染病性疾病、每天從事的工作內容成為實習護生的重要壓力源。而有研究表明,中國護士有工作高度疲倦感的人佔59.%。

  4.其他。臨床教師、病人及家屬的評價也成為實習護生的一個常見壓力源。
 

  三、應對策略

  應對是人們持續的通過意識和行為的努力及評估個人能力而緩解內外壓力的一種需求,是緩解心理壓力的過程。人們遇到壓力後,常採用情緒調節或壓力處理的方法來減輕自己的壓力源。接受現實是學生採用最多的一種應對方式,按學校期望的去做、責備自己也是學生多用的應對方式。樑軍林等的研究表明女生採用消極應對方式的人數顯著高於男生,因女生具有比男生更敏感、羞怯、好幻想及遇到困惑不願意表述等特點。獨自想辦法解決和試圖改變目前的局面也是兩個常用的應對方式。

  中專階段是學生的心理髮展正趨於成熟的階段,多數學生能勇敢面對壓力。其他常用的應對方式如與同學或家人談論自己的感受,尋找更好的方法,看事情積極的一面,與其他處境相同的人比較,以及想曾經做過的成功事例也是學生常採用的應對方式。
 

  四、管理對策

  個體從生到死無時不面臨各種問題和挑戰,因此,通過努力來改變壓力環境,保護自身健康與生存的應對活動幾乎存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和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對於實習學生的管理者,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也要指導學生如何面對和應付壓力,以使她們保持心身健康,順利地完成臨床實習、學習。

  1.指導學生採用積極的應對方式緩解壓力。消極的應對方式可增加應激的強度,不利於身心健康。有效的應對是緩解心理應激的關鍵。樂觀應對被認為是效果最好的應對方式,然後是支援應對方式。教師應注意瞭解和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及時給予正確合理的引導,以使學生採取積極有效的方式應對壓力。

  2.合理有效地安排實習計劃。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是減緩學生心理衝突,保持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關鍵。要隨時向臨床教學老師和實習學生了解情況,並定期進行問卷調查,及時發現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實習計劃和解決問題,以增加實習效果。如根據臨床教師及學生的建議,增加了手術室及急診室的實習時間,並可嘗試安排專門實習指導教師與臨床教師共同完成臨床實習指導工作。

  3.增加在校學生的實踐機會。進行課程設定的改革,對一些課程進行整合,增加課問及臨床實習時間。並可安排學生到臨床學習新技術,縮短課堂教學與臨床實際之間的差別,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動手及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使學生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臨床實踐中。

  自1985年以來我國的護理教育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有90餘所醫學院校開辦了高等護理教育,形成了中專、大專、本科、研究生等多層次的教育體系,為護理事業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專門人才。對不同層次的護理實習學生在臨床實習中,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件的反應不同。瞭解不同層次護理專業學生的壓力來源,引導學生採用適當的應對措施減輕或緩解心理壓力,以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實習效果是護理教育者的重要任務之一。現國內已有部分有關實習護生壓力源及應對方式的研究,但對於本科實習護生與專科實習護生壓力源及應對方式差異的原因尚缺少相關研究,這是今後研究應該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