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畜牧獸醫畢業論文

  函授畜牧獸醫專業主要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畜牧業發展需要,能夠從事動物疾病診斷、防治工作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野生鳥類紅隼有機磷中毒的救治

  我國農業生產中大規模的使用有機磷殺蟲劑,有機磷農藥不光消滅了害蟲,同時,也給許多的野生鳥類帶來極大的危害。2012年10月12日,一位市民在停車場取車時,發現自己的汽車旁邊躺著一隻奄奄一息的鳥,隨即市民將這隻鳥送到動物園,經動物園專業人員鑑定該鳥為野生紅隼。通過檢查紅隼的臨床症狀,診斷為有機磷中毒,立即治療,紅隼體況恢復,將其放飛自然。

  紅隼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喙較短,前端兩側有齒突,基部不被蠟膜或須狀羽;鼻孔圓形,自鼻孔向內可見一柱狀骨棍;翅長而狹尖,扇翅節奏快;尾較細長。

  飛行快速,善於在飛行中追捕獵物。棲息于山地和曠野中,多單個或成對活動,飛行較高。以獵食時有翱翔習性而著名。吃大型昆蟲、鳥和小哺乳動物。呈現兩性色型差異,這是鷹中罕見特徵;雄鳥的顏色更鮮豔。分佈範圍很廣,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國;越冬於菲律賓及東南亞。

  1 病因

  因為紅隼誤食了含有機磷農藥的食物,導致有機磷中毒,有機磷對人畜的毒性主要是對乙醯膽鹼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醯膽鹼蓄積,使膽鹼能神經受到持續衝動,導致先興奮,後衰竭的一系列的毒蕈鹼樣、菸鹼樣和中樞神經系統等症狀;嚴重患者可因昏迷和***而死亡,有機磷大都呈油狀或結晶狀,色澤由淡黃至棕色,稍有揮發性,且有蒜味。

  2 臨床症狀

  患病紅隼精神沉鬱、口腔有大量分泌物、不能站立。同時,腳爪蜷曲,雙翅展開下垂,還伴有間斷性肌肉震顫。檢查人員可以聞到輕微的蒜味,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口腔分泌物內有少量的麻雀羽毛。

  3 診斷

  通過臨床檢查可以初步診斷為誤食了有機磷中毒的麻雀導致發生有機磷中毒。

  4 治療

  ***1***使用大劑量的0.9%生理鹽水灌服直至病鳥排便。***2***灌服適量的活性炭,活性炭不會被機體分解和吸收,可減少毒物的吸收,提高其排洩率。***3***注射足量的阿托品注射液,多次給藥,直至出現阿托品化。

  5 注意事項

  中毒早期不宜輸入大量葡萄糖、coa、atp,因它們能使乙醯膽鹼合成增加而影響膽鹼酯酶活力。維生素c注射液不利於毒物分解,破壞而影響膽鹼酯酶活力上升,早期也不宜用。50%硫酸鎂,利膽藥口服後可刺激十二指腸黏膜,反射性引起膽囊收縮,膽囊內瀦留有機磷農藥隨膽汁排出,引起二次中毒。胃復安、西沙必利、***、***、喹諾酮類、胞二磷膽鹼、維生素b5、氨茶鹼、利血平均可使中毒症狀加重,應禁用。

  6 飼養及放飛

  治療後,每天給野生紅隼飼餵少量的鮮牛肉、鵪鶉肉。通過半個月的精心飼養,紅隼各方面機能都已經恢復正常。2012年10月30日將這隻野生紅隼重新放飛回歸大自然中。

  7 預防

  ***1***建立健全一系列農藥銷售、運輸及保管制度,切勿隨意使用。***2***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降低中毒病發生率。

  8 體會

  ***1***發生有機磷中毒做到診斷準確,治療及時。***2***減少有機磷農藥的使用,保護野生鳥類的自然環境,不破壞野生動物的生物鏈。

  篇2

  淺析獸醫相關管理辦法對養豬行業的作用

  1、執業獸醫及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制度的產生

  《執業獸醫管理辦法》是農業部於2009 年 1 月 1 日***2013 年 8 月重新修訂***起開始施行的,目的是為了規範執業獸醫執業行為,提高執業獸醫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保障執業獸醫合法權益,保護動物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獸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管理辦法》是農業部於 2014 年 3 月 1 日起開始施行的,目的是為了加強獸藥監督管理,促進獸醫臨床合理用藥,保障動物產品安全。

  2、執業獸醫及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制度對養豬行業的影響

  2.1倡導健康養殖理念,改變豬病防治觀念

  當前豬場疾病頻發,據統計,70%左右都是傳染病。許多養豬場***戶***,特別是中小型養豬場防病觀念不正確,認為傳染病大多可以治療,把平時的重點放在藥物治療上,重治輕防,淡化了飼養管理、生物安全等綜合防制意識。

  《執業獸醫管理辦法》和《獸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管理辦法》兩項制度的出臺及實施,旨在改變以往養殖業重藥物保健和藥物治療,以藥養畜***禽***,濫用藥物,忽視生物安全防治的錯誤觀念,提倡健康養殖、綠色養殖、生態養殖,注重動物健康和畜產品安全,引導養豬業進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軌道。

  2.2規範豬場用藥行為

  自 2006 年 全 國 暴 發“ 豬 高 熱 病***高致病性豬藍耳病***”以來, 抗生素在各養豬場被大量使用,加上某些獸藥企業鋪天蓋地的宣傳,諸如替米考星、泰萬菌素、黃芪多糖等可以預防豬病毒性傳染病,竭力推崇“藥物預防保健”,使得藥物的使用,特別是抗生素的應用已經達到“濫用”的地步 ;有的養豬場每個月甚至十幾天就用幾種抗生素進行所謂的“保健”.何敏 等***2011*** 通 過 對 豫 南 地 區 60 個豬場用藥調查發現,豬隻斷奶期抗生素應用比例為 58.3% ~ 100%,生產 期 為 20.0% ~ 86.7%, 育 肥 期 為16.7% ~ 75.0% ;抗生素應用種類達到17 種之多。有些豬場甚至仍在使用獸藥原粉和人用藥,而使用的眾多抗生素恰恰是《獸用處方藥品種目錄***第一批***》公佈的處方藥。上述濫用抗生素的現象,不僅可導致細菌耐藥性的產生,還會導致藥物殘留,危害公共安全。兩種制度的出臺及實施,可以有效規範豬場用藥行為,改變錯誤的用藥習慣。規定今後養豬場如果要直接從獸藥生產企業購買和使用獸藥產品,特別是購買和使用處方藥,必須要取得執業獸醫師的處方箋後才能購買和使用,不能再直接購買和使用處方藥,這有效地遏制了濫用藥物的行為。

  2.3豬場將注重執業獸醫師的培養和儲備

  《獸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管理辦法》和《獸用處方藥品種目錄》規定 :抗生素、抗寄生蟲藥、解熱鎮痛藥等臨床獸醫常規用藥,今後養殖場如果不持有執業獸醫師開具的處方箋,將不能購買和使用這些藥物。由於這兩項制度的出臺及實施,必然會讓執業獸醫師變得緊俏,執業獸醫師身價提高。而目前我國執業獸醫師的數量和比例,還遠遠不能滿足獸醫臨床的需要,特別是有經驗的執業獸醫師更是如此。因此,豬場要想科學、合理、規範及有針對性地用藥,必須要提前做好執業獸醫師的培養和儲備,應對執業獸醫及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制度的實施,避免出現違規用藥和“無人能下藥”的尷尬。

  2.4減少抗生素對豬場的危害

  當前,豬病毒性傳染病應用疫苗後,在一定程度上已逐步得到控制。相反,細菌性疾病由於抗生素的濫用,導致大量耐藥菌株的產生,多重耐藥現象已十分普遍,“超級細菌”的出現就是對人類濫用抗生素敲響的警鐘。大量使用抗生素還可導致免疫機能下降甚至引起免疫抑制,損傷免疫器官,導致腸道菌群失調,破壞肝腎功能,“藥源性疾病”頻發等。兩項制度的出臺及實施,可以有效地約束豬場的用藥行為,避免濫用抗生素,減少抗生素對豬場的危害。

  2.5減少藥物殘留,保障食品安全

  鄭春芳等***2013***對湖南省永州市豬肉中四環素類藥物的殘留情況調查表明,其檢測出的殘留量均超過國家規定的四環素類藥物最大殘留限量 ;顧玉芳等***2011***利用紙片法檢測湖北某農貿市場市售豬肉中青黴素、金黴素的殘留量,結果表明豬場抗生素用量均超過了理論用量 ;鹿文亭等***2014***對山東省濟南市售肉製品中喹諾酮類***氧氟沙星、環丙沙星、恩諾沙星***獸藥殘留調查顯示,喹諾酮類獸藥檢出率和超標率分別為 28.15% 和 24.44%,表明濟南市售肉製品中有不同程度的喹諾酮類獸藥殘留。央視新聞頻道 2014 年 12 月 26 日報道的南京部分養鴨人濫用抗生素,自己都不吃用藥期鴨子產的蛋,也不吃鴨肉。上述調查和報道再次表明抗生素的濫用,已經嚴重威脅到畜產品的質量安全。而執業獸醫及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制度的實施及出臺,其宗旨就是保護動物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保障動物產品安全。兩項制度的實施,要求豬場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科學合理用藥,控制使用劑量,更加註重食品安全問題,讓廣大人民群眾吃到放心健康的豬肉。

  2.6保障生豬福利,提高豬肉品質

  由世界農場動物慈善聯合協會、土地聯盟以及可持續食品和農產品組織組成的陣線聯盟,日前呼籲歐盟應在 2015年時,將用於動物的抗生素用量減少到目前的 50%.聯盟聲稱,他們並非要求全面停止對農場動物使用抗生素,而只是要求僅對生病的動物採用抗生素治療,減少其痛苦並保障良好的動物福利。而動物福利的降低,必然會導致豬胴體質量及豬肉品質下降。而《執業獸醫管理辦法》和《獸用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管理辦法》的立法宗旨之一就是保證動物健康和動物產品的安全。

  2.7重新定位養豬人的角色,使其從“獸醫者”迴歸“管理者”

  目前,我國的養豬業已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和工廠化飼養模式發展,大型養豬場或集團化豬場數量和比例逐漸增多,但中小型豬場、散養戶仍佔有較大比例,約佔70%~80%左右。許多中小型豬場負責人和散養戶,自己既是老闆,又是飼養員、獸醫員、採購員、銷售員等,把自己變成了“全能者”.提到豬病治療時,侃侃而談,心得頗多,而提到如何做好豬場的經營管理,提高養殖經濟效益時,遠不如其看病那麼自信。幾年養豬實踐下來,使自己逐漸變成了豬場的“獸醫者”,而不是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哪怕學歷不高,非專業出身,也敢於自己購買獸藥原粉配藥治療豬病。而這些豬場由於飼養方式落後,防疫觀念不強,疫病往往頻發。兩項制度的出臺及實施,可以將豬場的負責人或老闆***非獸醫及相關專業***強制性地脫離出來,專心搞經營管理,而將豬場疾病的防治交給執業獸醫師,這樣才能各司其職,減少養殖風險,提高養豬場經濟效益。

  3 、結語

  執業獸醫及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制度實施的目的為加強獸藥監督管理,促進獸醫臨床合理用藥,保障動物產品安全,提高執業獸醫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保障執業獸醫合法權益,保護動物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而制定的。兩項制度的出臺及實施可以改變養豬觀念,倡導健康養殖,規範用藥行為,減少藥物殘留,保障生豬福利,提高豬肉品質,重新定位養豬人的角色等。大型規模化養殖企業,必須配備專業的獸醫,專職負責動物疾病預防治療保健工作,並管好“手中藥”,注重生物安全,提供適宜環境,抓好飼養管理,健康化、程式化、科學化用藥才是未來生豬養殖業疾病控制的關鍵。

  篇3

  試談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創新與發展

  1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1.1基層防疫組織不穩定

  基層畜牧獸醫隊伍人員素質和技術水平存在差異。首先,由於基層防疫機構工作條件限制,用人機制和競爭機制尚不完善,無法引入學歷較高的獸醫技術人員,人員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都不合理。基層防疫組織和隊伍不穩。

  1.2缺乏專業人才與技術

  鄉鎮防疫技術力量薄弱,很難承擔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務,堵、防、檢、控等綜合措施的落實,缺乏應有的人員和技術支撐。

  2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畜牧獸醫工作是保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的畜牧獸醫管理體制已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執法監管力量薄弱、基層防疫人員缺乏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和畜牧業的發展。因此,加快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儘快建立健全符合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畜牧獸醫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提高動物疫病防控能力,促進由畜牧業大市向畜牧業強市的轉變,已成為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

  3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措施建議

  3.1加強行政管理

  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按照政府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的要求,提高獸醫行政管理效率,提高動物衛生監管執法水平,提高動物防疫技術支援能力,進一步促進畜牧業穩定發展,促進畜牧業飼養方式轉變和畜禽飼養環境保護,建立畜禽良種推廣服務體系和畜牧獸醫資訊網路化管理體系,提高畜牧業標準化、產業化水平,確保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健全機構、明確職能、理順關係、完善法規,逐步建立起科學、統一、透明、高效的畜牧獸醫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

  3.2建立健全畜牧獸醫工作機構

  根據經營性服務和公益性職能分開的原則,積極推進鄉鎮畜牧獸醫站改革。由縣級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按鄉鎮或區域設立畜牧獸醫站,人員、業務、經費等由縣級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承擔動物防疫、檢疫和公益性技術推廣服務職能。要將原由鄉鎮畜牧獸醫站承擔的診療服務等經營性業務進行科學界定,並與公益性職能合理分離,使其走向市場。鼓勵和引導鄉鎮畜牧獸醫站分流人員創辦經營性獸醫服務實體。1***畜牧獸醫行政管理機構要加強對畜牧獸醫行政管理機構的協調和指導,畜牧獸醫行政管理機構要加強對高致病性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加強畜牧標準化生產、畜產品質量安全、畜產品品牌認證、畜牧獸醫人才培養、畜牧科技推廣、畜牧獸醫工作的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動物及其產品的防疫、檢疫、化驗檢測、獸醫醫政、獸藥藥政、飼料、種畜禽管理等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同時,要加強對畜牧協會、獸藥協會、飼料協會等行業社團組織的指導,加強行業自律。2***建立健全畜牧獸醫行政執法機構。為依法加強對畜牧獸醫行業的監督管理,準確高效地實施《動物防疫法》、《畜牧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依法對飼養、屠宰和畜產品加工企業及經營、運輸等環節的動物衛生監督,實施風險評估管理。落實動物和動物產品可追溯制度,推進動物標識管理,加強對動物和動物產品的全過程可追溯管理。加強動物防疫、檢疫和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以及無公害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的申報工作。

  3.3提高畜牧獸醫隊伍工作能力

  1***加強獸醫隊伍建設和培養專業人才。逐步推行官方獸醫制度,逐步實行執業獸醫制度。各地要通過成立獸醫行業協會等方式,實行行業自律,規範從業行為,提高服務水平。切實加強獸醫工作能力建設。要重視和加強獸醫教育,保證人力資源儲備,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獸醫科學研究,完善動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提高科學防治水平。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獸醫事務,跟蹤研究國際動物衛生規則,及時調整和完善國內相關政策。2***提高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從事動物疫病診斷、治療和動物保健等經營活動的獸醫人員,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培訓、考試,取得執業獸醫資格。從事獸醫化驗員、動物檢疫檢驗員、動物疫病防治員等職業的人員,應經培訓考核,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通過成立獸醫行業協會等方式,加強行業自律,規範從業行為,提高服務水平。

  3.4完善獸醫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規體系

  加快獸醫工作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有關規則,參照《國際動物衛生法典》和國際通行做法,建立完善動物衛生法律法規體系。研究制定獸醫管理、執業獸醫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法律法規在獸醫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促進獸醫管理的有效,健康發展。

  4結語

  加快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提高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公共衛生安全水平是我們面臨的緊迫任務。也希望相關工作者共同努力,本著“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健全機構、明確職能、理順關係、完善法規,逐步建立起科學、統一、透明、高效的獸醫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進一步提高獸醫管理機構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動物衛生工作全面發展,不斷提高動物衛生及其產品的安全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鑫生.淺談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創新與發展[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3***:15.

  [2]徐紅衛.淺析農村畜牧獸醫管理體制創新發展[J].獸醫導刊,2016,***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