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背誦的方法技巧

  背誦作為我國漢語教學的傳統模式,幾千年來一直受到教育家的頂禮膜拜。那麼語文背誦有哪些方法技巧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背誦的方法

  1自然背誦法。

  自然背誦法是指在自然的狀態下,不採用任何記憶方法幫助背誦,只是通過反覆誦讀達到熟練成誦的方法,自然背誦法是一切背誦法的基礎。

  2抄誦法

  俗話說:“抄一遍勝過讀十遍。”讀詩詞或短文時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幾句抄幾句;最後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讀再抄,抄完再讀。

  3抓線索背誦法。

  抓線索背誦法是一種常用的理解式背誦的方法,在自然背誦的基礎上,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關鍵詞語作為線索,作為背誦的提示,用得好,能使背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1***抓主要人物。

  記住文章中依次***或分類***出現的幾個人物,這樣憶人思情,憶人思言,就有助於理解與背誦。

  ***2***抓時空詞。

  記住要背內容中表示時間方位順序的詞語。

  4影象再現背誦法。

  影象再現背誦法是指將語言材料轉化為生動活潑的影象材料,在頭腦中形成一系列可以再現的形象,背誦時把文字材料像“過電影”一樣在頭腦中一一呈現出來。

  5聯想背誦法。

  聯想背誦法是指通過聯想,在頭腦中形成暫時的聯絡來增強記憶,從而達到背誦目的的一種背誦方法。

  6串字背誦法。

  在一定數量的誦讀基礎上,將語言材料幾個句子的首字或關鍵字串在一起,並附加一定的意義,使之組合成為一句完整的句子,不能組成句子的,有時還要使用諧音的方法,這種背誦方法就是串字背誦法。

  7情境法

  創設具體情境,根據情境熟讀容易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優美的詩歌與散文,運用此法效果更佳。

  如《望天門山》《江南春》《敕勒歌》《錢塘湖春行》等,我們可以繪畫出多幅圖畫,根據圖回憶,圖文結合,快速有趣地借圖成誦。

  8情節法

  掌握故事的起因、經過、發展、高潮、結果等具體情節,據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9延伸法

  背短文或詩歌,可從開頭逐句延伸背誦,即背會第一句,背第二句時把的一句帶上,背會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時再把第一二句帶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10對比法

  把課文中具有對比的部分找出來,記住這個對比的性質、特點、作用,就容易背誦了。

  如背誦《白楊禮讚》第七段,抓住先抑後揚,先否定,再肯定,最後是四個排比反問句的句式特點。抑:沒有……沒有……也許……***否定句***,如果……那麼……***假設***;揚:但是……更……它是……***先轉折,又遞進,然後肯定***。

  當你……難道……難道……難道……難道……***第一句是肯定反問,後三句是否定反問,四個反問構成一組排比句群***。背《愚公移山》第三段則要比較對話雙方的語氣:智叟的話句句是嘲諷,愚公則先斥後駁。這樣,從比較中折抓住了特點,背得快,記得牢,有效果。

  11提綱法

  列出一個簡單的提綱,然後根據提綱練習背誦。

  12分合法

  先分句背,在句中背關鍵詞,這樣逐句背,而後合背,由詞連句,由句連段,再由段連篇。或先抓要背內容的主要部分,再帶動次要部分,再合背

  如背誦《春》這篇課文:可先背熟春草圖;再背熟春花圖;接著把春風圖背熟;再背熟春雨圖;最後背熟迎春圖。然後再把這幾幅圖畫串連起來,一氣呵成。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第二、第三、第四段,亦可抓住其內容層次:先歷數艱難情狀;次說艱難能造就人的原因;最後作結。然後再把三個層次串連成誦。

  13耳聽法

  這種方法是由一個人或一部分人朗讀,大家洗耳恭聽。或自己先把要背的東西錄音,然後放音,仔細聽記,用這種方法訓練背誦,比單純反覆朗讀效果會更好些。

  14歌訣法

  將要背誦的內容,編為歌訣,讀來順口,記憶深刻。

  15點線法

  抓住文章的脈絡,提煉出各層次的關鍵詞語、句子作為記憶的點,如表現人物形象的動詞等,根據先後次序排列起來,再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展開快速記憶,背誦課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寫作的線索順序,把全文的主要內容聯絡起來記憶。

  如《醉翁亭記》第三段的線索為: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狼》的線索為:遇狼——懼狼——御狼——殺狼——評論。利用這條線索,同學們就能正確而快捷地背誦。

  語文背誦的技巧

  一、確定背誦物件的唯一載體。

  這裡所說的載體,是指以文字、照片等形式承載背誦物件的實物,電子書之類的東西不在此列。一篇文章,往往在多個書籍、雜誌中出現,要把它背下來,不能隨便揀起哪本書就用,而是要固定使用同一本書或同一本雜誌。這就是所說的唯一載體。不僅在背誦的過程中要始終使用同一載體,在複習時也儘量找到原載體。這樣做是為了空間定位的需要,使大腦保持對同一載體的條件反射性的固定刺激。隨意更換載體會造成定位的“亂碼”。

  二、通讀背誦物件三至五遍,形成整體框架。

  熟悉全文是背誦的前提。對於拿不準讀音的字要查字典,並把拼音標於字的上方。通過數遍的通讀,可以在大腦中形成背誦物件的整體框架影象資訊。

  三、標註文中關鍵字、詞。

  關鍵字、詞包括位置關鍵的字、詞和對上下文起重要作用的字、詞。位置關鍵的字、詞主要是為了定位的需要選定。對上下文起重要作用的字、詞則按個人喜好來定,選定的原則是為方便記憶而不在於該字、詞是否真的很重要。

  四、按內容將文章區劃成若干小塊,並總結、標註每小塊的精要。

  每小塊文字的多少依個人記憶能力和習慣酌定,儘可能以自己覺得稍有點多為限。這樣會刺激記憶能力逐步增強!精要不需要依文章內容準確提煉,以讓自己輕鬆記住為出發點,如能提煉出自己感興趣的詞語更佳。

  五、逐一背誦每一小塊。

  背每小塊時,按照***步驟六至七***的方法進行,以***步驟七***為主。重點在於按先後順序,逐字逐句定位時,不要遇到忘記的地方就去看書,要首先依據大腦中的虛擬影象上已清晰定位的文字資訊,利用位置關係去回憶忘記的文字內容。實在回憶不起來的,在對照原文後要將文字資訊立即定位到大腦中的虛擬影象裡面去。俗話說得好:“根基不牢,地動山搖!”此步驟正是全文精準定位的基礎,是實現一字不差的關鍵環節,千萬馬虎不得!

  六、按標註的精要和關鍵字、詞將全文在大腦中形成定點陣圖像。

  所有區劃的小塊背完時,可能先背的那幾塊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我們卻記住了提煉的精要和關鍵字、詞,用這些記住的定位關鍵元素可以在大腦中進一步形成新的定點陣圖像。可能會是這樣的。

  七、按先後順序,將全部文字在大腦中的虛擬影象中精確定位。

  使用空間定位記憶法記住文章後,在需要背誦時就不是單純的背了,而是按大腦中的虛擬影象資訊朗讀文章,所以在按先後順序,逐字逐句定位時,不要遇到忘記的地方就去看書,要首先依據大腦中的虛擬影象上已清晰定位的文字資訊,利用位置關係去回憶忘記的文字內容。實在回憶不起來的,在對照原文後要將文字資訊立即定位到大腦中的虛擬影象裡面去。整個記憶過程經過從無到有,從模糊到清晰,從粗略到精確的循序演變,能夠達到記憶持久,記憶準確率高的目的!

  語文背誦的方法:古詩文

  一、理解記憶法。理解是記憶的前提,要記住一首詩,就先要弄懂詩中每一句的含意。在瞭解全詩層次大意的基礎上,反覆地讀幾遍,印象就深了。否則,對詩意一知半解或層次不清,記憶就慢,即使暫時記住了,也會很快又忘掉。

  二、形象背誦法。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詩的標誌。因此,如果我們能在理解詩意的過程中展開豐富的想象,使一首詩所反映的畫面在頭腦中再現出來,記憶就會更加牢靠,背誦時就會流暢自如。

  三、專注背誦法。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記憶的關鍵。因此,最好給自己限定時間,規定數量,按慢讀——快讀——特快的程式,迫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這樣,大腦皮層留下的痕跡深刻,記憶效果就好。

  四、抓頭字背誦法。背誦時常有這種情況,一些本來記得很熟的詩,突然在某個環節上卡殼。這時如果有人提示一下領頭字***或詞***,就會很快地接上。這說明每句詩的領頭字,都具有誘發思維、幫助記憶的作用。所以,要下功夫儘可能將它記牢。

  五、接力式背誦法。在背誦古詩時,用接力競賽的形式,幾個同學在一起,你說上句,我接下句,並不斷輪換同學間的背句次序。這樣,就會在興味盎然的遊戲中熟記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