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墨家墨子的資料介紹

  墨子是有名的思想家,他是墨家的創始人,安墨子的資料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墨子資料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墨子資料簡介

  墨子,名翟,東周春秋戰國時期的宋國人,也有說他為魯陽人或滕國人,他是宋國目夷的後人,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傑出的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科學家。

  墨子的先祖原是殷商的王室,後因故降為了平民,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墨子是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小時候做過牧童,學過木工,也接受了文化教育,曾學習儒學,但對儒家的一些思想不予認同。墨子最後捨棄儒學,而另外創立了“墨學”,提出了“非攻”、“兼愛”、“尚賢”等管線,四處講學,廣收門徒,很快有了大批的追隨著,形成了一個團體稱“墨家”。

  在墨子晚年的時候,墨學已與儒學齊名,並稱為“顯學”,在當時的諸子百家之中,有“非儒即墨”之稱,儒墨顯學可謂是百家之首。墨子死後,墨家分裂為三個學派,分別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後墨子的弟子根據其生平事蹟與語錄,寫成了《墨子》。

  墨子徒弟有誰

  鬼谷子是春秋時期極具神祕色彩的人物,擅長心裡揣摩,是縱橫家的鼻祖。歷史上有名的人物,像孫臏、龐涓、張儀和蘇秦都是他的徒弟。

  據史料記載,孫臏跟龐涓拜入鬼谷子門下主修兵法;張儀跟蘇秦則學習的是遊說之術。

  眾所周知, 孫臏、龐涓大戰於桂陵,是因為龐涓嫉妒孫臏的才學在自己之上,在孫臏在魏國期間,幾番陷害,使得孫臏不但沒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反而被臏足,靠裝瘋賣傻逃離魏國才沒有喪命。

  之後孫臏投奔齊國,得到齊國國君的重用,在齊魏兩國爆發戰爭後,,孫臏利用計策將魏軍大敗,同時生擒了魏國大將龐涓。只是龐涓此次命不該絕,被釋放歸國。

  回國後的龐涓越發堅定了要出去孫臏的決心,後兩人又各自領兵進行了會戰。馬陵之戰的時候,龐涓中計被孫臏引到馬陵,見大勢已去,便在刻有“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的樹下拔劍自殺了。

  再說蘇秦跟張儀,學習期間,蘇秦自認為課業方面比不過張儀,便在學成之後讓張儀來投奔自己。張儀心想兩人即是同窗,投奔蘇秦便可以得到對方的引薦,從而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那想到了趙國後,蘇秦非但對其不理不睬,反而還羞辱他。

  正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受到侮辱的張儀最終前往當時可以與趙國對抗的秦國。蘇秦暗中派人幫助張儀,並使之得到秦惠王的重用之後才表明了蘇秦的苦心,瞭解了事情始末的張儀遂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言明蘇秦當權時代,秦不敢攻趙。“合縱”、“連橫”,兩人政治主張不同,卻都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墨子的著作

  大家可能都會以為《墨子》是墨翟寫的,但是它是《論語》一樣,是其弟子及門人對墨子言行的記錄,但是其中確實有墨子的早期著作,後來是經過弟子的編輯被納入《墨子》一書中去了。

  墨子早年的作品有《親士》《三辯》《七患》等其中很多都是被歸納起來編寫在一起了。也有人說《墨子》一書中的《經》是墨子自著的,比如梁啟超。但是也有人說這個是墨家後人做的,因為其中出現的公孫龍是比墨子之後的人物。還有墨家兵法也是墨子弟子對墨子守城經驗的總結。

  墨子及其學派著作曾在西漢劉向那裡整理成71篇,但在六朝時期,有部分遺失。《墨子》一書中內容很廣泛,涉及軍事、政治、哲學、倫理、科技等方面,墨子其人能在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期能有如此多的門人,可見墨子的能力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