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構瘤是怎麼形成的

  錯構瘤***hamartoma***一詞由albrecht在1904年首先提出。 錯構瘤是指機體某一器官內正常組織在發育過程中出現錯誤的組合、排列,因而導致的類瘤樣畸形。你對錯構瘤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錯構瘤的相關知識。

  

  從發病機理上經多年來詳細深入的研究,並結合現代生物分子學理論,終於總結出各種型別錯構瘤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脂肪瘤因子”,在患者體內也存在一種脂肪瘤因子,在正常情況下,這種脂肪瘤因子處於一種失活狀態***無活性狀態***,正常情況下是不會發病,但在各種內外環境的誘因影響作用下,這種脂肪瘤因子的活性處於活躍狀態具有一定的活性,在外界因素改變時,加上體內的內環境改變,脂肪瘤因子活性進一步增強,使正常的脂肪細胞發生異常增生現象,導致脂肪組織沉積於毛細血管的平滑肌組織中,形成臟器突出的腫塊,稱之錯構瘤。

  致病原因

  一、過度飲酒,經常進食肥肉、動物內臟、無鱗魚或蛋黃等人群。因為進食過多肥膩之品,高膽固醇食物,可造成下焦溼熱,痰溼內生,運化失調,即新生脂肪組織多,使體內過多的脂肪細胞異聚,變性。治療原則是:清熱利溼,健腎補脾,軟堅散結。

  二、工作壓力過大,心情煩躁,經常生氣的人。因為肝氣鬱結,氣血不暢,經脈不通,可造成正常的脂肪組織和淤血交織在一起,長時間可形成結締組織包裹脂肪細胞,形成脂肪瘤。治療原則: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軟堅散結。通過治療打通經脈,疏通經血,消散脂肪瘤。

  三、經常熬夜,想問題過多的人。因為傷及肝腎,使肝腎陰虛,陰陽失調,這樣人體對脂肪的分解能力下降,原有的脂肪組織和新生的脂肪不能正常排列,形成異常的脂肪組織,即"錯構瘤”,治療原則:滋補腎陰,調理陰陽平衡,軟堅散結。

  錯構瘤的分類

  錯構瘤可來自許多組織,常見於肺***由軟骨島、支氣管上皮和腺體等混合,區域性增生而形成侷限型或瀰漫型錯構瘤***、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乳腺***乳腺小葉脂肪形成的乳腺錯構瘤***和嬰兒肝***間葉性錯構瘤***等。

  肺錯構瘤:是支氣管的一片組織在胚胎髮育時期倒轉和脫落,被正常肺組織包繞,這一部分組織生長緩慢,也可能在一定時期內不生長,以後逐漸發展形成瘤。大多數在40歲以後發病。[1]

  腎錯構瘤:腎錯構瘤又稱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為良性腫瘤。這些年以來,發病率有增高趨勢,可能與診斷技術水平提高有關。腎錯構瘤可以是獨立的疾病,也可能伴有結節性硬化,後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臨床特點為雙腎多發病灶,合併智力發育遲緩,面部蝴蝶狀皮脂腺瘤等。女性多見,發病年齡多為20-50歲。但我國腎錯構瘤患者絕大多數並不伴有結節性硬化。

  膽管錯構瘤:Biliary hamartomas ***also called von Meyenburg complexes***由於胚胎髮育過程中,膽管板向膽管的轉化發生障礙,吸收不充分所導致的錯構性病變。該病又稱為von Meyenburg綜合徵,特點是多發的、大小均一的囊性病變,並被多少不等的纖維基質所包繞。膽道錯構瘤的發病率約為1%~3%,一般無臨床症狀,偶然被發現,也不需要特殊處理。已有關於採用患膽道錯構瘤的肝臟作為供肝,行肝移植術成功的報道。有文獻報告,該病可導致定位不清的腹痛和惡變。

  鑑別診斷:包括肝轉移瘤和肝小膿腫。腹部MRI如證實病變為囊狀、大小均一、訊號強度均等、邊界清楚,則可排除上述病變。

  相關閱讀:

  脂肪瘤的症狀

  一般的脂肪瘤,有經驗的醫生,幾乎都能做出明確診斷,一般的外科醫生也可以做到70%-80%的準確診斷率。

  在治療前,體表腫物一般不需穿刺檢查,在皮下相對較深的腫物,可能憑手可能觸及不準,可以照B超,B超可以判它的位置、大小,質地,是實質性的還是囊性的,如果照彩超,可直接看到腫物的血液供應情況,血供豐富的,可能是惡性;長在淺表位置的痣或粉瘤,不用做B超,脂肪瘤可以做B超檢查。

  血管瘤相對較難處理,一般不能輕易手術,瘤內可能有豐富的血管,有的血管瘤沒有明確的包膜,有的根部伸進肌肉,手術前一定要判斷它的範圍,有必要做彩色B超或血管穿刺造影,彩超或血管造影可明確判斷它的邊界、包膜是否完整,周圍大血管和神經等重要組織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