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互換在公司理財中的應用

利率互換是20世紀80年代三大金融創新業務之一。雖然其產生的歷史不長,但“在為銀行間債券市場提供新的交易工具的同時,也為利率風險管理和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提供了新的渠道”,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金融機構的青睞。經過短短十幾年的發展和演變,利率互換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運用於融資、風險管理和資產負債結構管理等諸多方面。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衍生產品市場中,利率互換交易已經佔到全部金融衍生品交易量的80%左右。
所謂利率互換是指雙方簽訂一個合約,規定在一定的時間裡,雙方定期交換以一個名義本金作基礎,用不同利率計算出的現金流。這裡交換的本金之所以是名義上的,是因為雙方並不交換本金,只是用它來計算互換的利息額。

利率互換作為一種常用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參與者能夠把固定利率轉換成浮動利率,或把浮動利率轉換成固定利率,使它們的資產和負債的期限更加緊密及匹配,從而達到規避利率風險、降低融資成本、調整和改善資產負債結構的目的。
在我國,利率互換還是個新生事物。2006年2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的《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開展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試點有關事宜的通知》,標誌著我國利率互換市場的正式啟動。但它一經出現,就表現出了迅猛的發展勢頭。截至2006年3月底,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在推出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成交的名義本金總額就已經達到145.1億元,其中1年和3年期利率互換的名義本金量為10.1億元,而5年和10年期互換的名義本金則高135 億元。具體而言,利率互換產品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一、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企業使用任何資金都有其相應的成本。一般而言,不同的公司由於其資信等級不同,在籌集資金時的利息成本會存在差異。利率互換是一種基於比較優勢、實現利益共享的交易,即互換得以發生的基礎是交易雙方關於資產價格的走勢的準確性判斷具有比較優勢,並且在不同的利率借貸市場上具有比較利率優勢。其具體做法:持有同種貨幣資產或負債的交易雙方,以一定的本金為計算基礎,其中一方以固定利率換取另一方的浮動利率,通過互換,交易一方以其某種固定利率資產或負債換成對方浮動利率的資產或負債。
假設有A、B兩家公司,A公司希望借入浮動利率資金,而B公司則希望借入等額的固定利率資金,但它們在金融市場上的融資能力不同,其融資利率水平如下表1所示:
A公司和B公司融資利率比較

固定利率 浮動利率
A公司 6% LIBOR+40bps
B公司 8% LIBOR+80bps
絕對成本優勢 2% 0.4%
相對成本優勢 A公司 B公司
由上表可以看出,A公司融資的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利率水平均比B公司低,具有絕對融資成本優勢。但通過比較可以發現,A公司在兩種利率市場上對B公司的優勢不相等。A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B公司則在浮動利率市場上擁有比較優勢,因此,雙方就存在了互換的基礎。
如果不作利率互換安排,則A公司的資金籌措成本是“LIBOR+40bps”,B公司的資金籌措成本是8%,總融資成本為“8%+LIBOR+40bps”。為了降低融資成本,A公司和B公司可以利用各自的相對成本優勢進行巧妙的利率互換,即由A公司借入6%的固定利率資金,B公司借入“LIBOR+80bps”的浮動利率資金,這樣總的資金成本為“6%+LIBOR+80bps”,比不進行利率互換安排的資金節省了“2%-40bps”即節省1.6%。如果平均分配,各自可以享受到資金成本降低0.8%的好處,即A公司以“LIBOR-40bps”的利率為B公司支付浮動利率,B公司以則以7.2%的利率為A公司支付固定利率。這樣互換的結果,使得A公司和B公司的融資成本均得到大幅降低,而且不會給企業增加任何財務風險,不影響企業的資信狀況。

二、規避利率風險
利率互換是一項常用的債務保值工具,可用於中長期利率風險管理。客戶通過利率互換交易,可以將一種利率形式的資產或負債轉換為另一種利率形式的資產或負債。一般地說,當利率看漲時,將浮動利率債務轉換成固定利率較理想;而當利率看跌時,將固定利率轉換為浮動利率較好,從而規避利率風險,降低債務成本,同時還可以固定自己的邊際利潤,便於債務管理。
假設C公司以“LIBOR+1%”的利率從浮動利率貸款者那裡借款。由於擔心 LIBOR會上升,因此該公司與某金融機構簽訂利率互換協議:C公司以固定利率6%向該金融機構進行支付,而金融機構以LIBOR向C公司進行支付。通過利率互換,C公司將原有的浮動利率負債轉換為固定利率負債,將融資成本鎖定為7%,從而幫助C公司在利率上漲的市場環境中規避了利率風險。
LIBOR+1% 6%
LIBOR
利率看漲時利率風險的規避
相反,如果C公司借入的是6%的固定利率貸款,並且預測市場利率有下跌趨勢,那麼C公司可以通過利率互換協議將原有的固定利率負債轉化為浮動利率負債“LIBOR+1%”,從而實現在利率下跌的市場環境中規避利率風險的目的。
6% 6%
LIBOR+1%

利率看跌時利率風險的規避
三、有利於資產負債管理
資產負債管理就是從安全性和收益性出發,尋求最佳的資產負債結構。利率互換是兩個當事人之間定期交換兩種名義貨幣相同、本金相等但利率不同的債權或債務的利息支付。由於交易雙方本金相互抵銷,現金流只是利息差額的交換,因此利率互換與其他資產或負債結合使用可以改變相關工具的現金流,由此合成所需的資產或負債。通過利率互換公司可以鎖定某項資產或負債的未來幣種及其利率,使它與該項資產或負債未來相匹配。因此可以在不依賴或不改變存量債務結構的條件下,通過利率互換大幅度地降低利息費用,使公司在浮動利息、固定利息負債以及資產中實現特定的結構,從而調整和改善其資產負債結構。
假設D公司是一家英國企業,每年需要從美國進口大量的原材料用於生產。假定D公司簽訂了一個5年期供貨合同,每年要向供貨方支付50萬美元的貨款。顯然,美元和英鎊的匯率對D公司的經營業績有重大影響。英鎊升值,D公司盈利將增加;英鎊貶值,D公司將遭受額外損失。根據對匯率的估計,英鎊貶值的可能性較大,因此D公司需要對匯率風險進行管理。D公司可以在利率互換市場上籤訂一份英鎊利率對美元利率的互換合約,來達到其資產和負債現金流之間的匹配,規避匯率下跌帶來的額外損失。
利率互換作為一種新型的金融衍生產品,其出現對企業財務管理影響深遠。利率互換交易不僅可以改變已有債務的現金流,實現規避利率風險目的,還可以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是一種十分多樣性和靈活性的工具。隨著人民幣利率互換市場的啟動和我國參與國際金融資本運作幅度的加大,利率互換已成為眾多公司及銀行之間常用的債務保值和資本升值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必將對我國公司金融資本運作產生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