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閱讀法在英語閱讀中的應用

  一、框架式閱讀法

  傳統的閱讀方法認為閱讀是一種"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的過程,這種理論認為

  要達到對閱讀語篇的理解,就要從最小的語言單位-字或單詞的分析入手,逐步弄懂短語、句子和語篇的含義。基於這樣的一種理論,學生習慣逐字、逐詞的閱讀並將其翻譯成中文。這樣的一種閱讀習慣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單詞上,不但不易理解句子的內在含義,而且影響了閱讀速度。四級考試改革後,對廣大考生的閱讀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仔細閱讀中,7-10分鐘時間要閱讀字數為300字左右的文章並完成5道選擇題。而快速閱讀要求在15分鐘內讀完1300字左右的文章並且完成10道匹配題。在答題時間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如果考生對每句話,尤其是長難句細嚼慢嚥,分析其結構,理順其內容,顯然是不現實的。那麼,如何攻克長難句並且提高閱讀速度呢?框架式閱讀法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

  四級考試大綱明確指出,閱讀理解部分主要測試的能力有:掌握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並瞭解說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實和細節。然而受傳統閱讀方法"自上而下bottom-up process"的影響,以往閱讀長難句究其內在都是通過劃分句子成分,確定主謂賓,找到句子的主幹。由於參加四級考試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是非英語專業,缺乏相關的訓練,這種劃分句子成分、尋找主謂賓的方法並不實用。

  所謂框架式閱讀法,是根據美國學者古登曼Goodman提出"自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的模式得出。他認為讀者應該是閱讀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應該利用已有的知識選擇文章的有用資訊加強理解,沒有必要逐字逐句的閱讀文章。

  這種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式對於四級閱讀十分適用。框架式閱讀法的具體操作步驟只有兩步,第一步,斷句找標點。即在標點符號處斷句。這是因為中國人不擅長看長句子,擅長看短句子,因此我們要變長句子為短句子,初步清掃閱讀障礙。第二步,尋覓句"主幹"。這裡的"主幹"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主謂賓",而是整個句子的"核心",也就是整個句子真正要表達的內容。英語句子屬於樹狀結構,也就是說無論一個句子多長,只能表達一個主要內容。而這個主要內容即為"樹"的"根",其餘的"分支"和"樹葉"作為句子的次要成分,起到的是解釋、說明的作用,不作為四級閱讀對於"主旨大意"部分考查的重點內容,因此可以略讀。

  二、框架式閱讀法的應用

  例. In response to the same forces that have driven the world economy,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more self-consciously global: seeking stude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ho represent the entire range of cultures and values, sending their own students abroad to prepare them for global careers, offering courses of study that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an interconnected world and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grams to advance science for all humanity.

  這個句子一共67個字,屬於典型的"長難句"。很多學生習慣性的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並且開始機械的翻譯:作為對推進世界經濟力量的迴應,大學變得更加具有"自我全球意識":大學從世界各地招來承載多元文化和價值觀的學生;大學把本校學生派往國外準備開拓全球事業;大學還通過開設課程,共同應對來自互相聯絡的世界及為了全人類的利益發展科學而展開的聯合研究帶來的多重挑戰。這樣的閱讀方法,不但費時,而且思維混亂,無法找到句子真正表達的內容。因此對於本句,可以採取框架式閱讀法。

  第一步,斷句找標點,即在標點處斷句。

  In response to the same forces that have driven the world economy①//, universities have become more self-consciously global②//: seeking studen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ho represent the entire range of cultures and values③//, sending their own students abroad to prepare them for global careers④//, offering courses of study that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an interconnected world and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grams to advance science for all humanity⑤.2007年12月

  第二步,尋覓句"主幹",即以斷句處為一個語言單位,尋找句子的主要內容。

  在第一個分句中,in response to 意為"為了迴應",表示目的,屬於解釋說明的內容,因此後面內容可以略去不看。在第二個分句的末尾,看到了一個冒號":",眾所周知,冒號起到的也是解釋說明的作用,在此句中,第3、4、5個分句都是對於大學如何變得全球化進行解釋,所以冒號後面的所有內容也可以略去不看。因此,67個字的長難句,其核心只有6個字:university have become more self-consciously global. 只要讀懂這6個字,這句話的實質就已經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