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論文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合作學習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合作學習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全文如下:

  【摘要】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變革,英語教學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原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變為主動、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不僅適合運用於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之中,而且也是一種在大學高職高專英語學習中很普遍的學習方法,它比較鍛鍊學生的相互配合能力,合作學習有明確的分工,需要學生一起完成任務。這是對英語教學的一種新的探索,合作學習給英語教學帶來了改變,使教學質量大幅提升。

  合作學習法要想在英語教學中獲得成功,關鍵性要素是英語教師。英語教師必須正確的分組,精心的設計合作內容,正確的分工小組成員的責任,同時要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其中。另外,教師不能過於急功近利,過於看重學生的成績,這會令學生反感,合作學習方法也會失去作用。本人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合作學習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

  1 合作學習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作用

  1.1 有利於減少學生焦慮感

  語言學習中,學生通常會表現出害怕、焦慮等情緒,特別是英語教師提出問題時,只有幾名同學願意回答,儘管大部分學生可能都知道答案,卻不敢開口說話。而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面對的是朝夕相處的同學,心情放鬆,回答問題之前,可以預先演練,這樣就會減少自己的緊張焦慮的感覺。經過幾個這樣的訓練之後,學生的焦慮自然就會消除,也會更加自信,對英語學習更加感興趣。

  1.2 增加學生彼此學習的機會

  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彼此之間會互動交流,這樣彼此之間都能夠了解自己不清楚的知識點,尤其是某些重點的知識點,經過合作者提醒,學生很容易記住。再加之,英語學習重在交流,不會交流的英語,只能稱之為“啞巴英語”。而在傳統課堂上,學生交流的機會比較少,因此絕大多情況學的都是書面英語,而缺少口語的練習。英語教師應用合作教學方法之後,學生彼此之間交流的機會增多,口語水平就會大大提升。另外,每個學生對英語的理解程度不同,互相學習,可以提高整個小組的英語水平。

  1.3 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英語教師應該鼓勵合作小組彼此形成依賴,共同完成某項任務,這對學生而言,要比互相競爭更能產生成就感。因為每位學生都通過自身的努力,幫助小組完成任務,久而久之,大學生會願意嘗試著新的任務,並且更加努力的學習,以便能夠在小組中起到更大的作用,這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意義重大。

  2 英語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法的步驟

  2.1 正確分組

  合作學習法在教學中能夠獲得成功的關鍵,並不是小組中的某一個成員,而是整個小組,所以英語教師必須正確分組。通常情況下,兩種分組方法。一種是就近異質組合方法,即教師根據異質的原則,將學生的座位進行調動,之後根據座位就近組合。通常情況而言,一組4人即可;另一種是按照任務進行分組,教師下發任務之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成組,通常5人左右即可。

  2.2 合理分工

  各個小組都要安排一名發言人、記錄員、組長,職位採用輪流制度。組長主要負責全體活動,而記錄員主要記錄任務的進展以及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相關的意見等。發言人主要是代表小組進行發言,將小組完成的結果進行彙報。

  2.3 認真策劃

  語言學習原本就有一定的難度,合作學習主要是為了能夠降低難度,提高學生們的興趣,而提高興趣的最好方法就是合作學習內容要具備趣味性、可研究性。教師在設定合作任務時,要儘量的設定開放性的問題,這樣學生能夠各抒已見,更容易營造合作的氛圍。英語教師不僅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性的學習,同時也要花費精力認真設計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另外,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幫助,尤其是關鍵性環節,這樣學生更容易記住。

  2.4 組織實施

  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發展實施過程如下:學生獨立學習;合作小組討論學習;討論結束,全班進行交流;錯誤的思想得到修正;學習到新知識。這是合作學習的課堂安排,是一個迴圈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提高與更新。

  2.5 客觀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把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評價的最終目標。

  3 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3.1 在預習新課中的運用

  預習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要提前把預習的內容及要求告訴學生,讓小組成員根據要求查閱生詞和預習對話、課文、語法要點。各小組要把組內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然後把記錄結果交給教師,以便教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重點解決這些問題。

  3.2 在詞彙、聽寫和背誦教學中的運用

  詞彙是語言的三大要素。學生要學好英語,必須記憶大量的詞彙和背誦一定的句子、課文,教師要每天及時落實學生的記憶情況。由於現在班容量大和教師每天要批改大量書面作業,教師一般沒有太多時間落實到每位學生。這時,小組合作學習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每天聽寫後,先給小組長批改,然後小組長交叉批改。對於成績不太好的學生,課後由組長重新聽寫,直到記熟為止。背誦先由小組長交叉檢查,然後由組長檢查組員。各組可以展開競賽,檢查情況最後由組長彙總。

  3.3 在口語教學中的運用

  口語教學必須進行直接交流,因此更依賴集體行為。小組間可以合作準備課前的自由對話。教師先提出主題,合作小組在組員個人準備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加工,然後在課堂上推選代表演講。課堂上常用的會話練習也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學完一段對話或一個小話題後,要求模仿自編新的對話。這時,小組成員進行角色分配,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最後,教師和全體學生選出最佳表演小組,對錶演好的小組給予肯定,對錶演有欠缺的小組幫助和鼓勵。這樣,能很好地調動學生講英語的積極性。

  3.4 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獨立預習課文,尋找課文的重點、難點和疑點;然後教師設計一些語言點問題、整體理解性問題、趣味思考性問題等,合作小組展開討論,每個成員自由發表意見,記錄員記錄下答案;最後每組派一名發言人公佈答案,由全班學生選出問題的最佳答案。教師鼓勵合作小組多提一些開放性問題,供全班學生一起討論,最後再組織學生認真閱讀。這樣,就會做到思路更清晰、觀點更明確,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符合國家教育課程改革目標。因為合作性學習,實際上就是能夠讓學生由被動學習改為主動學習,而教師則是由講述者變為引導者,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過,現如今,合作學習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待完善,英語教師的素質也需要進一步的提高,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英語合作學習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