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公共媒介事件的文學閱讀答案

  不管如何,作為公共事件的文學提醒我們,文學是多維度的,它可以不進入公共領域,基本上不具備公共意義。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忽視文學的公共性和公共意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歡迎參考閱讀!

  《作為公共媒介事件的文學》文章閱讀:

  陶東風
 

  ⑴上世紀90年代以來,文學界給人的一個重要印象,就是所謂文學的“邊緣化”。文學的邊緣化,準確地說是文學越來越遠離公共領域,其承載的公共性和公共意義越來越稀薄,被媒介關注併成為媒介公共事件、新聞事件的概率、可能性大大減少。

  ⑵近些年來,只有當文學被媒介關注、成為公共事件甚至新聞事件之後,才會受到公眾關注,才能擺脫所謂“邊緣化”的命運。近幾年一些受到媒體和公眾關注的文學現象,實際上都是我們所說的作為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比如韓白論爭、中學語文教科書該不該拿掉一些魯迅作品的討論等,都是屬於媒介化文學事件。

  ⑶一個不可否定的事實是,只有這些 “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似乎還能給今天的文壇注入一些活力,引來一些關注。當然,在那些堅守審美自律立場、藝術自律精神的人看來,恰恰就是這種來自公共性的“活力”導致了文學的死亡。不管是活力也好、死因也罷,文學必得成為公共媒介事件、新聞事件,才能引起公眾,也包括大多數批評家的興趣。誠然,我們這個時代不是一個純文學的時代,但它卻是一個瘋狂渴望新聞的時代,是一個沒有了新聞就會不知所措的時代。大概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作為媒介公共事件的文學現象大多是由媒體人、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文學批評家“炒作”起來的。

  ⑷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的特點是:它們全部不是純文學或純審美的現象,而是和其他公共問題、社會問題緊密交叉在一起的,比如教育、倫理道德、公民素質問題等。但是在這個媒介普遍低俗化和商業化的時代,加上很多大眾對於私人隱私的窺探欲,所謂媒介化的“公共事件”也可能只有公共性之名而沒有公共性之實。也就是說,它們只是因為被媒介化而贏得了知名度和可見性,卻缺乏和公共利益的實質性關聯。

  ⑸那麼, ? ?由於作為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不僅僅是文學現象,而是以文學為緣起的社會文化現象,因此,對於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我們不能完全以審美的、文學的標準來進行評價,我們不能只看媒介文學事件之後是否留下傳世的文學作品或偉大的文學觀念,而且也要看它是否產生了超越了文學、審美的公共意義。比如“韓白論爭”中的語言暴力可以瞭解網民公民素質的缺失,暴露“80後”理性溝通能力的欠缺。紅色經典是否可進入語文教材的討論,實際上涉及教育理念問題,如何認識革命文化遺產問題等。這些問題是文學問題,又 文學問題,或者 文學問題。也就是說,對於作為公共媒介事件的文學,我們不應該堅守文學自身的評價標準,至少是不能用純文學的那套批評話語去把握它,否則就會導致不必要的錯位。

  ⑹遺憾的是,作為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的缺點,除了其可能產生惡俗的、沒有真正公共意義的八卦式媒介事件之外,還有它的非永續性。在一個媚俗的、急功近利的消費主義時代,大凡公共事件、新聞事件都有很大的時效性,難以獲得公眾和媒體的持久關注。就近來的一些媒介化文學公共事件而言,比如“二鍋頭”事件,“韓白論爭”等,本來都是很有意義的媒介公共事件,但是卻無一不是隨著媒介和公眾的興奮點的迅速轉移而轉移,成為短命的媒介事件。

  ⑺比如,顧彬教授把中國現代文學比作五糧液***喻優秀***,把當代文學比作二鍋頭***喻低劣***,並認為箇中原因是現代作家多懂外語而當代作家不懂。這個說法本來應該可以引發對於中國文學與語言關係的認真討論,並獲得結實的學術成果,但結果卻是不了了之。無論是顧彬自己,還是顧彬的反對者、支持者,都沒有就這個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看來,作為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只能挑起話題而不能持續話題,要把一個有意義的話題持續下去,我們不能指望媒體,而應該指望學者和批評家及時地接過話題並進行深入的研究。今天的批評家和理論家,既不能一概拒斥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對之嗤之以鼻,也不能不加批判地加入炒作起鬨的隊伍,忘記了自己的獨立自主性的批評立場;而應該仔細分辨,把其中真正有公共意義的事件分離出來,接過來進行認真深入的學理探究。

  ⑻但不管如何,作為公共事件的文學提醒我們,文學是多維度的,它可以不進入公共領域,基本上不具備公共意義。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忽視文學的公共性和公共意義。 ***有刪改***

  《作為公共媒介事件的文學》閱讀題:

  小題1:聯絡全文,給“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下定義。***3分***

  小題2:根據上下文,推斷第***5***段段首的兩個問題分別是***3分***

  小題3:第***5***段劃浪線句是一個表述嚴謹的判斷句,請將橫線處填寫完整。***2分***

  這些問題是文學問題,又 文學問題,或者 文學問題。

  小題4:從結構和內容上,分析第***7***段列舉“二鍋頭”事件的作用。***3分***

  小題5: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順應資訊時代而發展,其幕後策劃者往往是媒體人。

  B.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若具有和公共利益的實質性關聯,那麼它是有意義和價值的。

  C.在把握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時,我們應該放棄文學自身的評價標準,以避免產生錯位。

  D.在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問題上,批評家等目前尚未有效地發揮專業作用。

  小題6:“一年一度關於高考語文作文題的討論”也屬於媒介化文學事件,請結合你對本文的理解,評論這一現象。***4分***

  《作為公共媒介事件的文學》閱讀題答案:

  小題1:***3分***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是以文學為緣起***或者“非永續性的”******1分***,和其他公共、社會問題緊密交叉在一起***1分***,受到媒體和公眾關注的文學現象/社會文化現象***1分***。

  小題2:***3分***作為媒介事件的文學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它的評價標準是什麼/對此如何進行評價***1點2分,2點3分***

  小題3:***2分***不只是/不僅是;主要不是/不主要是

  小題4:***3分***承接上文,再次凸顯出媒介化公共事件的文學不持久的特點。引出作者對如何就此類文學現象進行持續深入地研究的思考。***結構1分;內容2分***

  小題5:***3分***C

  小題6:***4分***“高考語文作文題的討論”可以引起全民對當下母語教育、高考的關注,這是有利的;更可以有利於教育人士進一步推進對教育問題***學生思維品質及相關素養的培養***的思考;但這種討論往往隨著高考結束而落幕,更多人停留在湊高考熱鬧的層面,從這點上而言,是一種遺憾。***1點2分,2點3分,3點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