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素質教育論文

  初中英語素質教育,就是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技能,建立一定的語感能力,獲得一定的運用英語的能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研究》

  摘要:初中英語素質教育,就是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技能,建立一定的語感能力,獲得一定的運用英語的能力。本文試圖結合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談談如何實施素質教育。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實質就是以全面培養、完善和提高全體青少年一代或全體國民身體、智慧和品德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時代要求我們應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新編英語教學大綱的核心是貫徹素質教育思想,培養學生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能力。在初中,儘管英語教學已受到普遍重視,教學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但由於種種因素的制約,尤其在“應試教育”的左右下,英語教學大多是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重視學生成績高低,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教”,而忽視“學”;重視現成結論的記憶,忽視學習過程;重視向學生灌輸,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教學活動的嚴格劃一,忽視學生的創造才能和個性差異;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聽、說、讀、寫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等等。下面就本人在英語教學中如何貫徹執行素質教育進行教學談點滴體會和做法。

  一、轉變教育觀念,加強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它與“應試教育”的主要不同在於教育觀、質量觀、學生觀、教學觀的不同,我們要堅決反對應試教育,毫不猶豫地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關鍵。在“應試教育”的左右下,英語教學大多是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重視學生成績高低,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教”,而忽視“學”;重視現成結論的記憶,忽視學習過程;重視向學生灌輸,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教學活動的嚴格劃一,忽視學生的創造才能和個性差異;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聽、說、讀、寫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等等,這些現象都有悖於語言教學規律。在英語教學中,尤其要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在學法方面的指導,使學生掌握語言學習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儘可能創設一個適宜於英語情景交際的語言環境,使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質教育落實到日常教學之中。

  二、重視學生課堂教學模式

  英語素質教育的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是重點,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然而,要實現優化課堂教學,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應做到優化教學目標的制定,優化課堂教學的設計,優化教學方法的組合等,通過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以達到實施素質教育的目的。課堂的學習氛圍對培養學生個人的學習策略有著重要的作用。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強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注重自身儀態,每堂課都儘量創造一種和諧合作的氛圍,通過字跡優美、重難點突出的板書,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的教學語言和富有創造性、靈活性的教法,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通過互動、探索、合作逐漸形成適合個人的學習策略。

  三、遵循語言教學規律,優化課堂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活動是學校中一項最穩定、最經常、佔時間最多、涉及面最大、內容最廣泛的活動,中學教育教學任務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因此,課堂教學也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首當其衝。傳統的“應試教育”不足之一即在於重視智力因素而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對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教學內容和目標作了明確的規定,包括“知識、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個方面。在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再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學目標,並實現目標分極使之更加層次化、具體化,這無疑給新時期英語教學指明瞭方向,為基礎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帶來生機。我們要以新的教學總目標為依據,優化課堂教學目標,大到學年、學期目標,小到一節課目標。建立全新的教學理念,以情感為核心,把培養學生學習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學目標並使之具體化,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層次和個性差異。達到全面發展的最終目標。

  四、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這個原則是始終貫穿英語課堂教學卓有成效的前提。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發現規律,再通過大量的語言練習進而轉化為自己的言語,才算是成功的課堂。語言文字是約定俗成的,在英語教學中,反覆的分析、講解就大可免去,況且某些習慣表達法是無法去分析的。教師滿堂灌,幾個表達法就講了一整課時,當時學生心理明白,過後使用茫然不知所措。原因也就在於,所解釋的語言現象,列舉的語言例項,完全是教師一個人在操作和左右,學生被動接受的,結果當然也就成問題了,因此英語課堂必須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

  五、多媒體教學的恰當合理的利用,是英語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條件

  積極創造語言條件,模擬交流情景,營造交際氛圍,英語課堂中視聽裝置不可輕視。正確的操作,合理的搭配,適當的引入,可以使學生進人一個嶄新的天地,自覺或不自覺地投人到設定的語言環境中;還可以使課堂練習形式多樣化,教學內容新鮮生動化,抽象表達直觀化;而且還可以節省教學時間,使課堂程式設計更緊湊,更科學。

  六、優化教學方法

  教師應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一般來說,除了第一節課以外,每一課教師所要進行教學的內容不外乎3個部分:複習已教過的語言材料;教學新的語言專案如詞彙、語音、語法和句型等;進行各種形式的聽、說、讀、寫訓練活動。為此,一般採用“五步教學法”,即複習、介紹、操練、練習、鞏固。在每一個步驟當中,教師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採用口頭與筆頭練習、測試、聽寫、提問等複習方式;利用實物、圖片,藉助動作、猜謎、接龍式提問、簡筆畫等介紹新的語言專案;通過分排或分行、兩人、小組等進行操練;通過做遊戲、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運用語言能力;充分利用複習要點、練習冊中的練習、口頭與筆頭練習等加強學習運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鞏固記憶。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教師不可能始終如一地進行每一個教學步驟。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礎上,靈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師生間形成一個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圍,才能順利進行教學,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另外,英語教學離不開課外活動。有效可行的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繼續,是在現實情景中即興交際的最佳途徑,也是課堂教學中英語演練的昇華。只有通過各種活動,如:英語興趣小組,英語遊戲,英語採訪,英語演講,英語表演等,學以致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的即興表演練習,才能真正提高能力。所以,課外活動的組織與設計也是課堂教學設計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時代呼喚英語教學必須實施素質教育,其效果始終要接受實踐的檢驗,而其客觀標準又具雙重性:既要實現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目標,又要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標準。廣大英語教師可以在這片廣闊的天地裡施展才華,這裡大有用武之地。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描繪英語素質教育的藍圖,建立起有中國特色的外語教育教學新體系!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