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冊語文諫太宗十思疏教案

  語文教案的編寫通常是課時計劃和教學計劃的書面呈現。所以,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人教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教版

  學習目標

  1.引導瞭解本文先設喻明理,然後據事發揮,最後引發出主題的論證思路。

  2.學習本文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的方法。 3.掌握文中實詞、虛詞和語言現象、句式特點。

  4.認識“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在當時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鑑意義。

  學習重點

  1.誦讀、領悟、背誦全文。 2.作者的論證思路和理論結構。

  學習難點

  1.字詞及文言現象的把握。 2.“十思”的內容理解及現實意義。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匯入:

  魏徵所處“貞觀之治”時期,天下大治,而他卻提出居安思危,足見其戰略眼光。他死後,唐太宗親寫碑文,並對侍臣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魏徵歿,吾失一鏡矣。”

  二、解題:

  本文選自《舊唐書•魏徵傳》。諫,下級對上級的直言規勸。疏,奏章,封建時代臣子向國君陳述意見的一種文體。

  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鑑不遠,故能勵精圖治。隨著功業日隆,生活漸加奢靡,“喜聞順旨之說”,“不悅逆耳之言”。魏徵以此為憂,多次上疏切諫,本文是其中的一篇。全文圍繞“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主旨,規勸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終,虛心納下,賞罰公正;用人時要知人善任,簡能擇善;生活上要崇尚節儉,不輕用民力。這些主張雖以鞏固李唐王朝為出發點,但客觀上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有利於初唐的強盛。

  三、閱讀課文。 試讀課文,邊讀邊正音。陌生的字詞邊讀邊看註解或查閱古漢語字典。

  四、分析課文第一節。

  1.重點字詞

  ***1***實詞 求木之長者 長: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浚: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德義:

  將崇極天之峻 崇:

  永保無疆之休 休:

  情不能勝其欲 勝:

  ***2***詞類活用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固:使動用法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遠:形容詞用作動詞

  ***3***句式

  雖……***猶***………而況………乎: 雖然……尚且……何況是 ……呢

  定語後置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4***句內停頓

  如:臣聞 求木之長者,必 固其根本;欲 流之遠者,必 浚其泉源。

  ***5***重點語句翻譯

  a/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b/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譯:

  c/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2.研讀探討

  ***1***第1段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心論點:

  文章第1段通過比喻引出道理:積累道 義是治國之本;以“ ”為喻,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

  翻譯第一段:

  五.分析課文第2段:

  1、重點字詞

  承天景命 景:

  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 殷: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克:

  董之以嚴刑 董:

  震之以威怒 震:

  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 苟: 心:

  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深慎:

  2.特殊句式

  介詞結構後置句

  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

  3、重點語句翻譯

  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譯:

  b/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

  譯:

  c/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

  譯:

  4、研讀探討

  ***1***、為什麼會出現人民“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的情況?

  答:

  ***2***、為什麼君王會出現這種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

  答:

  ***3***、作者反覆提醒君王的目的是什麼?

  答:

  翻譯第二段:

  第二課時

  一、研讀第三段

  ***1***重點字詞

  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忽:

  將有作 作:

  思謙沖以自牧 衝: 牧:

  則思慎始而敬終 敬:

  慮壅蔽 壅蔽:

  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黜:

  巨集此九德 巨集:

  簡能而任之 簡:

  可以盡豫遊之樂 豫:

  不言而化 化:

  虧無為之大道 虧:

  則思知止以安人 安:

  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下:

  樂盤遊 樂:

  憂懈怠 憂:

  ***2***重點語句

  a.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譯:

  b. 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譯:

  c.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譯:

  2、魏徵是唐代名臣,他心中治國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答:

  3、要實現“垂拱而治”,必須出現什麼樣的局面?

  答:

  4、君王要怎樣做才能出現這樣的局面?

  答:

  5、若要”簡而能任,擇善而從”,君王就必須怎樣?

  答:

  6、十思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可以歸納為幾戒?

  答:

  7、為什麼君王要此十思五戒?

  答:

  8、作者為了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在行文上有此什麼特點?

  答:

  9、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體做法,即“十思”。

  本段是全文重點,“十思”即十條建議。可以概括為“五戒”: ① “見可欲”、“將有作”這是戒奢侈②“念高危”、“懼滿溢”兩條是戒驕傲;③“樂盤遊”、“憂懈怠”是戒放縱;④“慮壅蔽”、“懼讒邪”是戒小人;⑤“思所加”、“罰所及”是戒賞罰不公。 第3段水到渠成地引出“十思”及意義。提出“居安思危”的具體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三、翻譯第三段

  四、從課文中找出幾條成語

  居安思危、 載舟覆舟、 擇善而從***之***、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善始善終***、 垂拱而治

  五、寫作特點。 1.論證方法 ***1***正反對比論證。 ***2***比喻論證

  2.語言特點

  “十思疏”是一篇駢文。唐代奏疏都習慣用駢文寫作,但此文與當時流行的駢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駢文的排比、對偶、表達真情實感,但又不囿於形式,不避散句,不咬文嚼字,不大量用典,沒有繁冗的引證。言之有務切中時弊,難能可貴,既有駢文的華美,整齊,又有散文的自然流暢,易於誦讀。

  六、佈置作業。

的人

1.高二下冊語文箭與歌教案

2.高二下冊語文雨霖鈴教案

3.高二語文下學期教學計劃

4.高二語文《咬文嚼字》的教案原文

5.高二語文必修五《邊城》教案

6.高二語文教案:假如給我三天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