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公司員工手冊指南

  所在的公司以營銷諮詢為主,在諮詢過程中我們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就像冰山一樣,暴露在外的產品銷售、廣告傳播等都是營銷類問題,只是冰山一角,隱藏的、深層次的是企業文化的問題,那才是冰山核心。

  傑出的企業管理取決於企業自身的獨特個性,它能夠解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遭遇的各種瓶頸。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在所有組織中,90%左右的問題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這10%需要適應組織的特定使命、特定文化和特定語言。”能否成功經營一家企業,也就取決於這10%。

  《員工手冊》作為企業內部的管理規範,涵蓋企業的各個方面,適應企業的獨特個性。它既規範企業的人事制度,又傳播企業形象,企業文化。假若忽視,它只是一紙空文;但若重視,它就是有效的管理工具,員工的行動指南。

  時下關於《員工手冊》的資訊非常多,在網上甚至還可以隨意搜尋到員工手冊範本。筆者認為目前企業普遍應用的員工手冊有三種類型:

  以漫畫、圖文的形式編制《員工手冊》,以簡潔明瞭的標題形式提出,起到警世和調動積極性的作用。

  以各項規章和制度為主,強調服從管理和執行。

  在特定的時期釋出的《員工手冊》,傳達近期內企業的資訊。

  這些《員工手冊》都是從企業整體管理的角度出發,只有普遍性,缺少針對性。《員工手冊》內文不是相互抄襲,就是直接套用上級部門的檔案,沒有企業的特色,與企業實際需求相去甚遠,實用性也較差,針對營銷人員的又是少之又少。

  筆者曾為某企業服務,過程中也幫助企業來制定《員工手冊》,當時企業就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經筆者分析整理,將其化為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一:錯誤的認為“員工手冊就是制度大全”

  企業希望通過《員工手冊》能夠規範員工的日常作業,並報有極大的願望認為員工100%的就會遵守。因此一本手冊從頭至尾就成了制度彙編。從員工規範到考勤制度,再到獎懲機制,應有盡有。

  誤區二:錯誤的認為“員工手冊就是苦口良言”

  企業認為員工是需要教育的,受教育才會變的規範。象父母對待孩子一樣,苦口婆心。反映在《員工手冊》裡,就是大篇幅的說教文字,還經常出現“不準”“嚴禁”“杜絕”之類的字眼,與“人性化管理”相去甚遠。

  誤區三:錯誤的認為“一本員工手冊人人適用”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不論崗位,不論職階,所有的要求和規章都是一樣,沒有考慮到各塊面員工的實際工作情況。

  誤區四:錯誤的認為“員工手冊不是合同”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中每一條款在未來都有可能成為重要的法律證據。企業認為《員工手冊》又不是合同,不具備法律效力,因此忽視手冊中的員工處罰條例和員工權益保護的編寫內容。事實上它是有法律依據。

  每個企業在制定《員工手冊》時,或多或少會在以上這些問題上產生意見和分歧,在制定前,大家先達到同一平臺,溝通起來也就方便很多,也便於專案的順利進展。

  下面就《員工手冊》的制定,向大家介紹在專案操作中的一些成功經驗。

  獵人總是說:只有瞄準獵物,你才能逮到獵物。同樣地,企業首先需要確認自己的管理物件。物件不同,傳播資訊不同,規範不同。真正做到因人而異才能達到好的管理效果。

  企業員工按其職能不同,從大範圍上可分為生產型員工和市場型員工。筆者今天以《員工手冊》的制定為例,具體的介紹《員工手冊》的制定方法。決定企業管理成敗的10%從《員工手冊》的設計開始。

  生產型人員,主要負責產品的生產、質量問題。這就需要企業在管理過程中以規範為主。

  市場型人員,終日奔波在賣場終端,與渠道經銷商、顧客打交道。他們在工作強度、工作方式上都不同於企業內部的生產型人員。他們面對的作業範圍和物件更加靈活,更具有彈性。企業在管理過程中,以營銷激勵措施為主。

  營銷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在營銷人員手冊中企業還需要加入有關市場運作和營銷指導的內容,引導員工明確市場,順利進入角色。在生產人員手冊中,企業需要向員工提供基本的操作程式和安全指導,以保證員工正常作業。

  任何一本《員工手冊》都體現了企業對員工的期望。而這種期望就是企業自己的10%。那麼我們該如何在《員工手冊》中體現這10%呢?

  1、給《員工手冊》一個主題,進入員工的精神精髓。如果我們把營銷人員比作“鷹”,那麼生產人員就是“雁”。以“鷹”和“雁”作為員工手冊的主題,顯然要比“員工手冊”有更強的衝激力。“鷹”——代表力量、勇氣、睿智,企業希望營銷人員,要具有探索精神,市場的敏銳力。“雁”——代表團結、合作、毅力,企業希望生產人員,要遵守規範,團結合作。員工手冊主題的確定取決於企業的獨特文化和理念,更需要企業用心的提煉。

  2、用企業自己的語言。接收到的資訊不同,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在社會日益個性化的今天,更加需要企業注重資訊傳播,儘可能的使用員工易接受的語言。營銷人員手冊,需要使用創新的、充滿活力的、有力量和激情的語言來編寫。生產人員手冊,則需要採用穩重的,內斂的,強調合作的語言來編寫。

  3、介紹企業的成功經驗與案例。介紹企業的成功經驗與案例。我們踩著前人的肩膀在進步,這是人類進步的基本規律。一個企業之所以成功,必然是有它做對的地方。把這些成功的經歷化解成方法論,向所有的人員介紹,不僅加深了營銷人員對於本企業營銷狀況的瞭解,更進一步加快了員工成熟和成功的步伐,有效地減少了新進員工的進入成本。

  4、特別強調“職業化”。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年代,特別需要強調“職業化”的概念。眾所周知,營銷隊伍的有很大的不穩定性,不穩定性因素也給企業帶來的巨大的困惑與麻煩。如,新進員工的進入成本太高,大量時間耗費在工作的安排與交接的過程中。

  例:筆者在為企業制定營銷人員的《員工手冊》時提出:在職就要職業化,做到“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職業化標準。

  根據《員工手冊》的使用人群差異,將《員工手冊》拆分成企業生產人員版和營銷人員版。經過實踐證明,效果非常好。

  結語:

  一本《員工手冊》的誕生,需要各個方面的人付出很多艱辛的勞動。它是一個企業制度不斷完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表現。

  在制定前,先找到本企業的“10%”,也就是需要體現的核心部分,然後再召開工作。

  一本好的員工手冊,它必定符合幾項標準。第一,強調了管理這者對於企業的期許,同時也表達了對從業者的職業化要求;第二,員工手冊成為了輔助管理的工具、員工的工作指南,並不是鎖在員工抽屜中的一疊廢紙;第三,從業者可以在員工手冊中得到從業者所必須領會與掌握的方法與要求,同時它也是在職員工的一本工具書;第四,符合企業各類專業人員的需求。

  最後,希望我們的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和人力資源顧問們,在制定《員工手冊》時,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