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聞採訪論文

  新聞採訪是現代新聞實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新聞工作者來說,新聞採訪更是其不能忽視的新聞實務環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聞採訪論文,供大家參考。

  新聞採訪論文範文一:新媒體下電視新聞採訪方法

  摘要:在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的採訪工作就是在眾多資訊之中選擇有價值的資訊,然後進行相應的編排與報道。在這樣的工作性質下,電視新聞工作人員在採訪技巧方面面臨新的要求。新媒體時代,採訪人員要想有效地傳播自己採訪到的資訊,就應該提高採訪技巧,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深度解析新聞事件。因此,本文在電視新聞採訪技巧運用的基礎上對具體的應用操作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採訪;技巧

  隨著網路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各類新的媒體形式不斷湧現。例如,微博、貼吧、論壇等,它們正迅速地通過PC端和手機客戶端成為人們接收資訊的主要渠道之一,給傳統媒體帶來衝擊。所以,在新媒體背景之下,傳統的電視臺應該懂得新的傳播方法與形式的運用,熟練掌握相應的大資料整理、新聞搜尋等新技術,憑藉多元化的技術手段,呈現出生動、準確、形象的新聞事件,讓電視新聞宣傳更具吸引力。

  一、電視新聞採訪技巧的運用

  合理地運用電視新聞採訪技巧,能夠讓新聞採訪內容更具針對性。一般來說,主要是針對發現新聞線索、整理觀察資訊以及做好採訪準備這三方面的工作。

  一發現新聞線索

  電視新聞工作開始的標誌是新聞線索,只有獲取線索才可以進行新聞採訪。但是新聞線索並非自動生成的,新聞採訪工作者應該積極利用各種渠道,如微博、貼吧、論壇等,主動進行新聞線索的查詢和走訪。在查訪新聞線索的過程中,無論新聞資訊的多少,還是新聞價值的大小,新聞採訪工作者都應該對新聞線索進行深入的探討,確保能夠發現真正有價值的電視新聞。[1]此外,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採訪工作者還應該保持高度的新聞敏感性。從其自身角度來看,首先要具備高度的政治覺悟,能夠沿著政治的走向來收集新聞資訊。同時,還要善於利用各種各樣的新媒體手段,擴大新聞收集的範圍與程度。這樣才能夠及時發現新的新聞線索,以便電視新聞的採訪工作能夠順利地開展下去。

  二善於利用大資料來觀察信源,做到去偽存真

  要想找到有價值的新聞,新聞採訪工作者需要擁有較強的觀察力,從生活細節之中發現事件的價值,這樣才能從小事件中挖掘大新聞。但是這樣的觀察能力並非是天生的。在新媒體環境之下,可以通過各種網路工具和網路技術來培養後天的觀察力,尤其是運用大資料來對信源進行對比、核實,保證資訊的全面真實。在日常生活中,新聞採訪者可以養成多角度觀察事物的習慣,分析微博、論壇中很小的事件,並且對其加以解讀,善於以歸類搜尋的方法確定、核實新聞事件的真實性,評估該事件的新聞價值。避免網路上常常出現的事件描述翻轉的情況,保證新聞真實性,保護媒體公信力。

  三做好採訪準備工作

  在進行新聞採訪之前,還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由於新聞報道要求的是真實、客觀與公正,並且還要求了時效性,所以只有做好準備工作,才能佔據採訪過程的主動權,才能引導同被採訪者之間的交流,才能圍繞主題進行探討。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體來了解、熟悉採訪物件乃至採訪事件,做足功課。例如,在微博中找到一條具有價值的新聞時,首先就可以對被採訪人的個人情況進行簡單的瞭解,並且分析這一次需要採訪的主題,通過被採訪人的微信或微博瞭解其個人性格、社會觀點等等,然後再進行新聞的跟蹤。但是需要注意一點:在採訪時不能帶有任何的動機,必須要保持新聞報道的真實性與公正性。[2]

  二、運用採編技術手段,打破時空的限制

  在新媒體背景之下,媒體之間的競爭正在逐漸加劇。在報道內容確定之後,只有懂得獨特形式的創造,才能提高媒體的競爭力。為了使電視新聞有更多出色的表現,可以合理地利用優勢技術,增加競爭優勢。對於單條的電視新聞,可以考慮利用特技和剪輯的方法;但是對於整檔新聞節目或者是欄目,則要考慮到欄目與片頭等編排工作,尤其是在電視新聞節目製作之中加入非線性編輯技術,對於編輯電視新聞節目會有質的飛躍。非線性編輯技術的運用不會受到時空的侷限,通過視訊連線、直播以及雙視窗等新技術,就可以將新聞傳輸到電視螢幕之上。[3]例如,北川7週年紀念大會的報道利用光纖、衛星以及微波等先進技術,實現了不同地方、同一時間新聞事件的同步直播。這裡面主要包含了北川新縣城災後人們的生活情況、學生的上課以及紀念大會等多個直播點,構成了一張跨越區域的空間網路,通過立體的方式呈現了北川縣震後7週年的新聞事件,從根本上將電視新聞線性編排方面存在的問題一一解決,最終滿足了立體上把握新聞事件的需求。受眾在第一時間接收到新聞資訊,就可以提高報道的力度,吸引更多的受眾觀看。在電視新聞編輯新技術應用中,就可以實現現場的新聞採訪同後期的製作、編輯以及設計的結合,就能夠以立體的方式呈現出新聞資訊。當然,在新聞現場,記者除開利用鏡頭記錄之外,還需要一次性地展示和表現採訪物件的內心情感、心理狀態、情緒以及生理狀況等各個方面。在衛星傳輸手段下,將採訪錄影傳回演播室進行加工編輯,就可以得到更深層次的內容和思想。這並非是記者和採訪物件的感受,而是新聞宣傳最根本的需求。這還有利於增強電視新聞現場採訪的真實感,有利於提高新聞的可信度。對於新聞事件,當事人、見證人和知情者更擁有發言權。在新聞採訪中,記者在新聞畫面之內,屬於事件的參與者和目擊者,因此可以針對觀眾感興趣的話題來採訪當事人或者是見證人,這樣就可以讓受眾瞭解想要的資訊。在採訪現場,只有將觀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才可以增強其參與性,同時提高新聞宣傳的效果。

  三、結語

  相比西方國家,國內的新聞採訪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因此在未來的新聞報道採訪中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在新媒體背景之下,想要推動新聞採訪的發展,就需要不斷地提高新聞採訪人員的新聞採訪技巧,從而使其不斷地提升自我創新意識,不斷地發散思維,增強自身社會責任感,最終創作出受眾喜歡的新聞報道。

  參考文獻:

  [1]胡明.探討新聞類節目的採訪技巧[J].中國傳媒科技,201202:177-178.

  [2]韓冰.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發展困境及出路分析[J].新聞傳播,201416:146.

  [3]黨巨集偉.試論新聞採訪技巧的實際運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512:189.

  新聞採訪論文範文二:電視新聞採訪的實踐策略

  一、做好充分地新聞採訪準備工作

  一採訪主題及採訪背景的準備

  對於新聞採訪來說,它的開展需要新聞採訪者與被採訪者雙方,在採訪之前就應該明確採訪物件是誰,清楚本次採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需要獲得哪些資訊等。在此過程中,採訪者首先應該確定採訪主題,熟練掌握本次的主題內容,並能夠根據主題內容確定採訪物件,與被採訪者提前進行溝通,促進採訪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能夠將採訪內容與新聞宣傳口徑進行統一有效地結合,採訪者應該有針對性地收集一些相關資料,瞭解與此相關的國家政策方針,從而有效地掌握電視新聞的宣傳思想。面對這一境況,採訪者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升自身的職業素質,對我國社會民情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和定位。除此之外,採訪者還應該對本次採訪的背景進行了解。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中越來越多的新鮮元素不斷湧現出來,社會中的新聞事件和熱點話題層出不窮。因此,為了提高採訪效果就應該對採訪內容進行提前查詢和了解,掌握新聞事件的實際狀況、類似報道以及國家對於這類情況的處理態度,並根據查詢到的資訊對該事件進行有效的處理和對待。

  二準備好採訪內容及應對突發事件的方案

  所謂的採訪內容準備指的是針對採訪提前計劃出要提出的問題,對於被採訪者的回答也要做出預測,這樣才能夠針對被採訪者的迴應進行有效地應對並做出應對方案,做好隨機應變的準備,提高採訪效率。當然,在採訪過程中由於環境原因或者是事件突變出現一些意外事情的情況是不可避免的,這些事件的發生會給採訪者帶來嚴重地工作阻礙,因此,採訪者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採訪技能,培養自身的隨機應變能力,做好應對措施。同時,採訪者還應該做好瞬息萬變的準備,面對突發事件能夠做出應對方案,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迴應,並對自己的採訪內容和判斷進行有效地調整。通過提前準備不但能夠培養採訪者的膽識和能力,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從而提高採訪者的工作經驗。

  二、掌握紮實的電視新聞採訪技巧

  一善於創設新聞採訪的良好氛圍

  為了提高採訪質量,應該營造一個良好地採訪環境,這是確保採訪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提前條件。採訪環境能夠影響被採訪者的心情,能夠決定採訪的配合度。而在採訪過程中,如果有一個良好和諧的環境,被採訪者則會保持愉悅的心情,緊張不安的情緒將會消失殆盡,這對於採訪工作的順利進行具有良好地促進作用。所以,在電視新聞採訪工作中,採訪者要提供一個寬容的採訪環境,有效地激發被採訪者的興趣,積極配合採訪工作。例如在採訪開始時,可以利用老朋友見面的形勢開展采訪,先引入被採訪者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這樣能夠活躍採訪氣氛,拉近採訪當事人之間的距離,有利於採訪工作的開展。

  二學會尊重被採訪物件

  採訪者的言談舉止、行為規範能夠直接影響採訪的質量。因此,在採訪工作中,要學會尊重被採訪物件,瞭解他們的風俗習慣、生活習慣,在採訪的時候要入鄉隨俗,避免出現不禮貌的行為。除此之外,在提問的時候要對採訪物件的職業進行有針對性地訪問。例如一些年輕的工作人員,為了能夠快速完成採訪任務在採訪中工作只顧著提出採訪問題,而忽略了採訪物件的迴應情況,這樣就會出現所答非所問等嚴重、尷尬的採訪局面。因此,在採訪過程中學會尊重和聆聽至關重要。

  三、善用新聞採訪的提問藝術

  一巧妙設計採訪問題,明知故問

  問題設定是新聞採訪的核心,問題設定的好壞程度會直接影響收集到的資訊質量。所以,在設定採訪問題的時候要巧妙地進行設計,將採訪問題的內容儘量細化。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採訪中使用明知故問的採訪方式,當自己心裡知道答案時,通過向被採訪者提出各種問題進行引導,從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時,還要避免問題過於抽象化,這樣不利於回答,內容過於表面。

  二合理控制採訪情緒,不急於捕捉答案

  新聞記者的情緒與新聞採訪的質量息息相關。一些剛剛入職的新員工來說在面對採訪的時候往往會存在緊張不安的情緒,這樣會製造壓抑地採訪氣氛,影響採訪物件的情緒。同時,有些新聞工作人員採訪態度過於傲慢,採訪中總是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姿態,這樣會讓採訪物件反感,出現不配合的現象。因此,在新聞採訪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擺正自己的位置,用良好的工作態度開展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在電視新聞採訪過程中,應該不斷提升採訪工作人員的素質,提高並保證新聞採訪的質量,從而促進新聞事業的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