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聞傳播本科論文範文

  新聞傳播理論明確了新聞傳播要受到環境因素、具體傳播方式以及受眾對新聞選擇的制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創新模式研究 》

  摘要: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將我們帶入了新媒體時代,並對新聞傳播的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了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必須基於新媒體時代的要求進行創新發展,在滿足當代人生活習慣的基礎上,提高新聞傳播的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新媒體;新聞傳播;創新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使人們不再滿足與傳統新聞傳播方式下的資訊傳遞效果與質量,使人們對新聞傳播模式的認識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所以只有不斷摸索新媒體時代的特點,才能夠創造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新聞傳播模式。

  1基於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所具有的特點

  1.1實效性增強

  通過新媒體可以有效的增強新聞自身的實效性,傳統媒體在進行新聞資訊的傳播過程中主要使用報刊、廣播、電視節目等進行新聞播報,當受眾瞭解相關新聞事件的時候,該事件實際上已經發生了一段事件,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出現了時間差,所以很多受眾知道的往往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件,或者是經過處理後的新聞結果。所以,報紙等新聞傳播的實效性就比較低。不過,基於新媒體時代的優勢,在各種科學技術及裝置的互聯互通及諮詢資訊共享下,新聞資訊可以在第一時間釋出並然後受眾獲取,從而增強了新聞的實效性。

  1.2使新聞互動性得到強化

  新聞傳播傳統方式屬於單向傳播,缺乏互動性,大眾只能夠被動的接收新聞,無法對新聞進行討論、分析。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電子科技產品的進步,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的互動性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強。在很多新聞下,都留有大面積的空白處讓人們進行留言點評,發表個人的觀點和意見,讓讀者與讀者進行互動,同時也讓讀者與撰稿人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新聞互動性的強化,讓更多的正能量與正確的觀點出現在新聞傳播的視域中,確保了社會的和諧發展穩定。

  2基於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創新模式

  2.1新聞報道應與自媒體融合

  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融合自媒體,將提高新聞傳播的互動性與傳播主體多樣性等。所以在時代發展不斷加速的今天,在新聞報道中融入自媒體因素,創立“大眾感受”等自媒體板塊等,將為網友提供資訊釋出的空間。另外,該板塊也需要專業的新聞編輯進行管理、負責,做好具有高價值、重大意義的新聞核實與開發工作,對於上傳發布的新聞,編輯一定要做好新聞的稽核,為受眾提供高質量、有價值的資訊。對於核實後屬於真是的新聞資訊,應該給予釋出者一定數額的物質或者精神獎勵等,從而吸引更多的有責任心、有正義感的人一起參與新聞報道的活動,促進自媒體新聞模式的發展與完善。

  2.2對深度深價值高的新聞進行報道

  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下,新聞同質化問題變得比較突出。所以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很多新聞機構都會使用譁眾取寵、措辭激烈、想法偏激的新聞吸引大家眼球,從而使新聞行業出現了詬病。所以,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中必須做好新聞傳播模式的健康創新工作,應選擇有深度、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三有新聞進行報道,引導受眾獨立思考問題,闡述正確觀點,而不是劍走偏鋒通過偏激言論吸引受眾。首先,記者和編輯要有發現有價值新聞的能力,堅持報道對人們生活有切實影響、對社會發展有現實意義、對國家發展有一定作用的新聞,避免一味地通過各種奇聞逸事來刺激觀眾的好奇心。其次報道的新聞必須有深度。挖掘新聞的深度,將有效的激發受眾的思考能力、對受眾的實際行為產生影響、使其產生對社會的不同感受。所以,報道的新聞必須具有深度,在新聞的播報中應實事求是,有一說一,在瞭解新聞的真正發生原因與處理情況如何後在進行跟蹤的報道分析,引導有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從而完成自己的新聞傳播使用。

  2.3釋出的新聞與讀者的閱讀習慣需要緊密結合

  當前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所以出現的新聞數量比較多,從而給讀者在選擇中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所以在進行新聞釋出的時候必須基於受眾的閱讀習慣進行創作,從而減少受眾在篩選新聞上花費的時間,吸引更多的受眾。首先要做好釋出新聞的分類,將新聞按照時間的種類、釋出的時間等科學分類,從而提高新聞的針對性,增新聞閱讀的訂閱量,提高新聞的閱讀針對性。其次釋出的新聞內容要清晰簡短。在新聞釋出的時候可以採用標題羅列的方式提高新聞資訊的直觀展示性,讓受眾根據自己的需求與興趣進行新聞的內容的選擇,節約讀者瀏覽新聞的時間。最終,在播放的相關新聞的結尾部分應穿插專題新聞的相關新聞連結,幫助讀者拓展資訊閱讀範圍。因此在新聞的設計中要採用標題-內容頁-相關專題-相似新聞連結的創新模式對新聞進行整理髮布,從而在滿足受眾攝取新聞資訊的基礎上,節省瀏覽時間,擴大服務人群。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聞傳播模式的創新中,必須牢牢把握、利用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特點,緊密結合受眾閱讀習慣,從而創造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新聞傳播模式,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提高新聞傳播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段天文新媒體時代下的電視新聞創新分析新聞研究導刊2014年13期

  [2]王雲鳳淺談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特點新聞研究導刊2015年19期

  [3]石琢新媒體時代下的電視民生新聞創新分析新聞傳播2014年16期

  篇二

  《 新媒介融合下電視新聞傳播變革思考 》

  【摘要】在電視節目中,電視新聞是其主要的組成部分,是以現代電子技術為傳播手段,以聲音、畫面為傳播符號,對新近或正在發生的事實通過電視媒體進行報道。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是否合適是直接影響到新聞的收視率以及人們的關注度。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人們進入了資料電子時代,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也需要跟隨時代的潮流,抓緊變革,適應我國時代的發展,很好地融入現代社會,與現代社會相銜接。要想讓人們從電視上獲取新聞,就需要電視新聞選擇新穎合適的傳播方式,可以滿足人們的需求,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提高電視新聞的收視率。

  【關鍵詞】新媒介;電視新聞;傳播方式;變革

  一、電視新聞的概念

  電視新聞,是指運用現代電子科技,通過電視螢幕,形象地向觀眾傳遞新聞資訊的一種手段,既傳播聲音又傳播影象。具體地講,它是通過電視攝像、記者採訪、鏡頭設計、拍攝、剪輯、寫解說詞、配音這幾個程式來完成。它可以系統地、形象地報道事物發展的過程。電視新聞是電視各種新聞性內容和新聞報道形式的總稱,是一般電視臺節目的骨幹和主體。

  二、新聞的傳播方式

  新聞的傳播方式主要分為兩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傳統媒體包括:廣播電視、報社雜誌、新聞釋出會、自發媒體、營銷策劃等;新媒體包括:網站、社交網路、論壇、郵件列表、微博、微信、視訊網站、釋出廣告等媒體渠道。新媒體是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新媒體以其內容豐富、覆蓋範圍廣等特點,受到人們的喜愛,在電視新聞傳播中佔據重要的位置。新媒體是傳統媒體的延伸,最大程度的對人們進行新聞資訊共享,使人們可以全面瞭解事件的真相,使人們由被動變為主動,主動參與到當前的新聞時事中,參與時事討論,提高人們的積極性,提高新聞資訊的質量,使電視新聞的影響力最大化,同時提高新聞的透明度,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三、新媒介給電視新聞傳播方式帶來的改變

  一改變了新聞傳播的方式

  在新媒介的融合下,使人們由之前觀看新聞的被動接受者成為現在的新聞傳播的參與者,可以直接參與到新聞事件中,貼近人們的生活,使人們更加關注發生在身邊的新聞,並參與到新聞的話題討論中。要正確使用新媒介對電視新聞進行傳播,電視新聞是在事實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報道的,是一門用事實說話的藝術,因此在進行新聞報道時要拒絕傳播虛假資訊,保持社會的良好氛圍,避免引起社會的不安定。要絕對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及時性原則。在新媒介融合下的電視新聞傳播更要遵守新聞報道的原則。在新媒介的融合下,由於人們的需求,需要更多的新聞的相關資訊報道,使人們更加詳細的瞭解事情的發展情況,由於這些原因,改變了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使人們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新聞,並主動參與到其中,提高了新聞的傳播速度,擴大了新聞傳播的範圍,使新聞在新媒介的融合下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使電視新聞面臨更多的機遇與挑戰。

  二新聞傳播內容豐富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們對新聞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根據這些變化,新聞傳播的內容也豐富多彩,從娛樂新聞到日常生活再到軍事新聞,各種內容都有,多種多樣,使人們對各種新聞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人們不僅可以瞭解自己關注的時事,還可以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內容的事情,做成新聞內容,與公眾共享;增加新聞內容的多樣性,貼近人們的生活,吸引人們的注意,提高人們的興趣,使人們之間可以互相分享互動,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使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互相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弘揚社會正能量,使社會形成良好的輿論監督機制,使新聞傳播更加透明、通暢,同時提高新聞的流動性。

  四、新媒介融合下電視新聞傳播的弊端

  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電子科技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發展,傳統媒體已經不能滿足觀眾的需要,新媒體應運而生,我國進入數位電子時代,新媒體以其形式新穎、傳播範圍廣、互動性強、覆蓋率高、方便觀看等特點,受到了民眾的青睞。在新媒介的影響下,對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方式進行了變革,擴大了電視新聞的作用,提高了電視新聞的質量,使人們可以及時瞭解事件的發展程序,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提高電視新聞的收視率,在電視新聞傳播方式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在新媒介環境下的傳統的電視新聞模式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因此需要及時對傳統的新聞業進行變革,抓住時代給予的機遇,好好把握,敢於迎接挑戰,敢於創新。在電子科技的作用下,使電視新聞的傳播範圍更廣,傳播速度更快,傳播內容多樣,由於電視新聞的特殊性,這使得新聞工作者的工作更加繁重,加大了工作量,電視新聞需要的資料資訊多,並且要求全面詳細,不允許任何細節出差錯,對新聞要有精準的把握,掌握重點。另外由於現代新聞傳播速度過快,關於事件的資訊瞭解不全面,致使新聞不能得到準確的定位和描述,使一條新聞有很多版本,使公眾迷茫,不能瞭解事情的真相,新聞要求具有真實性、客觀性、及時性,這是目前所有新聞工作者需要面臨的最大的困難。

  五、新媒介融合下對電視新聞傳播的建議

  一敢於創新

  在新聞的傳播過程中,在遵循新聞傳播原則的基礎條件下,要對電視新聞傳播方式加強創新,要有創新思維。在市場競爭激烈環境下,要敢於創新,加強自身的優勢,在電視新聞傳播的過程中,選擇更好的表達方式,使電視新聞的質量得到提升,提高電視新聞的效果,做到事半功倍。通過創新,提高電視新聞的收視率,吸引人們的注意。

  二加強對新聞資料資訊的整合

  在網路發達的當下,新聞資訊傳播內容複雜化,資訊來源多樣化都給新聞的正確傳播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在資訊量很大的情況下,就需要對網路上傳播的資訊進行整合與正確篩選,確保傳達給人們的資訊的正確性和及時性,準確把握新聞的主題,圍繞新聞主題展開敘述,尤其是在現代,新聞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要保證新聞的正確性,保證人們可以充分了解新聞事件,做到不盲目、不片面地去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使電視新聞在新媒介的融合下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提高電視新聞傳播的質量。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電視新聞的傳播方式也要進行變革,融入新媒介,使其適應時代的發展,順應時代的潮流,提高電視新聞的傳播效果。在新媒介的融合下,使新聞的傳播內容更加多樣化,貼近生活,並且人們可以全面瞭解新聞時事,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電視新聞的發展,使其可以更加人性化,使公眾可以主動參與到時事新聞的討論當中,貼近人們的生活,提高了人們的積極性和對事件的興趣,使電視新聞的發展越來越好。新聞是一項用事實說話的藝術,因此要時刻保證電視新聞的真實性,充分利用新媒介,傳播電視新聞,發揮電視新聞的真正價值,推動電視新聞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法玲.淺析媒介融合背景下讀報類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J].南肖教育學院學報,2010,7:182.

  [2]崔茵,董立娟.媒介融合背景下對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的探析[J].新聞天地,2011.

  [3]馬冬梅,周洋,田衛東.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發展策略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12.

  [4]李碩.試析新媒體發展對電視新聞的影響[J].學術論壇,2013第18期.

  [5]張業華.新媒介融合下電視新聞傳播方式的變革趨勢[J].西部廣播電視,2014年3期

  [6]陳鳴.媒介融合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方式的變革趨勢[J].西部廣播電視,2013年23期

  [7]顧敏慧.電視新聞媒體傳播方式創新[J].中國傳媒科技,2013年16期

  [8]孫嫻.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的發展路徑[J].環球市場資訊導報,2014年11期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