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聞傳播學位論文

  新聞編輯工作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往往關係到新聞報道質量的高低,更涉及到新聞編輯所在團隊的尊嚴和生存問題,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必須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新媒體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 》

  摘要:本文對新媒體環境背景進行介紹,並說明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所受到的挑戰,從電視新聞編輯的出路和創新角度,說明新聞編輯多樣化的方法。希望本文能夠為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電視新聞編輯;多樣化

  一、引言

  新媒體環境是相對於傳統媒體的對新傳媒方式的統稱。傳統媒體由紙媒、廣播、電視為主要構成部分,而新媒體則是藉由網際網路的普及發展起來的傳媒渠道。一切能夠通過網際網路進行資訊傳播和交換的媒介,都可以稱作是新媒體。新媒體的發展對傳統媒體發起挑戰,電視新聞作為傳統媒體的代表,需要從編輯方面入手,尋求發展創新的途徑。

  二、新媒體環境對電視新聞編輯的挑戰

  ***一***新媒體環境改變了電視新聞編輯的方法

  傳統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方法非常明確,因此產生了一套固定的新聞編輯工作的有效方法。例如,對新聞評論撰寫的用詞有著日常新聞、國內國際大事新聞的區分,對新聞報道整理的條理以及播報順序等則因新聞內容和物件的不同而有所區別。但是,新媒體的資訊傳播者為大眾,公眾對資訊處理的方式並沒有統一的章程,來源於大眾的新聞更容易在網路範圍內傳播開,公眾對這類新聞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更高,這使得傳統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方法受到了挑戰。

  ***二***新媒體環境改變了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程序

  新媒體環境的另一個特點是資訊傳播的速度與廣度都優於傳統媒體。傳統媒體的資訊編輯以及傳播都有其固定的模式,尤其對於電視新聞而言,需要經歷新聞內容發現、採集、編輯、節目製作以及播報等幾個階段。而在新媒體環境中的資訊傳播,由於並不受某類新聞編輯工作模式的限制,可以進行新聞資訊的自由編輯,而且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新聞資訊可以被再次編輯,訊息本身的多變性也使得新聞更具有吸引力。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程序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進,以更符合目前受眾的資訊接收特徵。

  ***三***新媒體環境為電視新聞編輯指出了新的重點

  由於新媒體環境下新聞的發出者、傳播者和受眾屬於同一個群體,因此無論是任何一個社會角色,都可以擁有新聞的“話語權”,而電視媒體並不能做到這一點。這使得電視新聞編輯製作與新聞觀眾之間存在著由新聞話語權造成的隔閡,也阻斷了新聞發出者與受眾之間的交流。當今社會,人們更傾向於從網路上獲取新聞也是因為網路新聞可以給人們提供廣闊的評論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電視新聞編輯必須體現出與受眾互動的一面,這是電視新聞編輯發展的重點方向。

  三、促進電視新聞編輯多樣化的方法

  ***一***新聞編輯內容以及主題的多樣化

  新媒體環境不僅要求電視新聞編輯要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美學,同時還要具備吸引力。因此,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在編輯新聞時,要根據不同的特點進行創新,另闢蹊徑,要區別於傳統的新聞電視類節目,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聽盛宴。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還要以觀眾的視角理性地看待新聞,給予其更加權威的解釋。例如,電視新聞的標題要新穎獨特,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這樣才能增加藝術魅力,吸引更多的觀眾。那些能夠引起受眾興趣的日常新聞話題,應該以更有吸引力的疑問句、反問句等句式進行編輯;涉及民生、法制宣傳等主題的新聞,可以將稿件撰寫成新聞故事進行播報;新聞節目的主題設定應與其視聽特點緊密結合,用清晰的視訊和音訊表達新聞的內容,其主題要儘量集中、脈絡清晰地進行展示,這需要視訊和音訊編輯工作人員與採編人員的共同努力;而一些關注社會公德問題的新聞,則適合以新聞評論作為主題,這樣更能引發受眾的思考。

  ***二***新聞採編工作方式的多樣化

  傳統的新聞採編活動由電視臺記者進行蹲點式或者發現式、追蹤式的採訪,將採訪的內容整理成新聞稿件和資料,發回電視臺,再進行新聞節目的製作處理,整個過程較為繁瑣,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並且,由於新聞角度不同,不同的記者對新聞處理的能力不一樣,有些有價值的新聞內容和後續的採訪切入點被忽略了。為了使電視新聞在新媒體環境下實現新聞編輯效率方面的提高,促進電視新聞傳播速度和廣度與新媒體相匹敵,建議電視臺進行新聞採編工作的精細化安排,通過以往對記者、新聞編輯之間的配合度以及各檔新聞節目的播報實效分析,將新聞型別與記者進行嚴格的匹配,在新聞採編這一專業團隊的工作模式下進行進一步的“精緻化”。例如,安排特殊的記者進行路面採訪或者網路跟蹤,要求新聞採編工作人員對某一類的新聞負責等。這樣一來,新聞採編工作的精度大幅度提升,順暢的採編工作模式建立,會使得整個採編工作更為流暢,節省時間,並且有利於新聞素材的開發。

  ***三***新聞節目型別的多樣化

  在新媒體環境背景下,電視新聞編輯要實現重點的轉移以及昇華,就必須從新聞節目型別的多樣化設計方面入手,以更多的與觀眾實現互動的新聞節目型別賦予公眾更多的話語權,從而解決電視新聞評論與受眾之間的隔閡問題,實現受眾對新聞節目的參與需求。例如,新聞內容和主題與當地民生有關,而新聞採編人員沒有得到與新聞內容有關的視訊,則可以邀請群眾演員來“演新聞”,使新聞播報以情景劇的形式出現在觀眾面前。這樣一來,民生新聞的重點內容以及所要傳達的思想就更容易被受眾理解和接受。又如,一些教育類新聞可以邀請教育工作者、家長和學生共同作為新聞嘉賓,直接在新聞播報現場對新聞內容發表評論,同時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進行線上評論,使受眾充分參與到新聞的編輯和釋出當中。

  四、結語

  新媒體環境給電視新聞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戰,同時也給電視新聞的多樣化發展提供了空間。電視新聞採編的多樣化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共同發展的基礎,也是新聞媒體人工作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李麗娜.新時期如何提高廣播新聞採編人員的綜合素質[J].科技傳播,2014***12***:104-105.

  [2]李梅.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採編的工作要點及創新途徑[J].新媒體研究,2015***04***:108-109.

  [3]華煒.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09***:105-106.

  [4]王晶.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編輯的多樣化[J].新聞研究導刊,2015***03***:125-126.

  篇二

  《 電視新聞編輯的時代轉型 》

  一、電視新聞編輯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電視新聞內容空泛

  電視新聞的責任和義務之一就是及時向大眾傳達海量的資訊,這也是其存在的意義所在。但是現階段我國的很多電視新聞內容枯燥乏味,缺乏屬於自己的觀點;只做表面文章,挖掘深度遠遠不夠。這些現象導致受眾對電視新聞的關注度下降,甚至最終失去興趣。

  ***二***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缺乏創新

  現今階段電視新聞行業存在嚴重的盲目跟風問題。例如,一些電視臺為了迎合受眾的口味,採用脫口秀的方式來對新聞進行播報,這種方式得到了受眾的喜愛。不久之後其他很多電視臺也開始模仿這種播報新聞的形式,導致脫口秀式的新聞播報隨處可見。這都是因為電視新聞編輯盲目跟風,缺乏創新導致的。

  二、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路徑與轉型

  ***一***培養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

  創新能力源於創新意識,只有頭腦中首先具備意識才能決定之後的行動方向。因此,首先,要培養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創新意識,才會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才能真正地發揮出新聞編輯的創新優勢,為受眾奉上題材新穎,內涵深刻的電視新聞類節目。如何培養創新意識?這就要先學會從質疑新聞播報中的問題開始。質疑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首要一步。只有經常對新聞中出現的疑問存疑,才能在具體工作中充分挖掘到新聞的價值點所在,再用紮實的專業技術整合這些新聞素材。沒有存疑這一步,新聞中的許多亮點和知識就得不到挖掘和確認,也就無法在具體事件當中培養出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二***創新新聞編輯的策劃能力

  當電視新聞編輯具備了一定創新意識之後,創新新聞編輯的策劃能力就變得尤為重要。電視新聞編輯要積極主動地策劃新聞選題,在第一時間裡抓住新聞線索,策劃新聞活動,對突發的社會重大事件進行及時報道,並通過電視播報出去。現階段而言,電視新聞的受眾群體是相對穩定的,而想要在今後的發展中穩固老觀眾,吸引新觀眾。就需要電視新聞策劃工作者們在充分了解受眾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具備超前的創新思維和優秀的新聞策劃能力。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數字新媒體的受眾群體日漸龐大。他們會在日常生活中將身邊發生的新聞通過網路和移動端傳播出去。這就說明不管是在及時性上,還是新聞內容的豐富性上,數字新媒體已經將傳統的電視新聞媒體遠遠拋在後面,但這並不能說明電視新聞就是去了原來的權威性。由新聞策劃入手,突出本地電視新聞的特色和影響力,如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播報的整點新聞節目都是以嚴肅真實的特點得到受眾的關注和喜愛。北京電視臺的民生新聞節目也是用自身輕鬆詼諧的播報方式贏得了人們的喜愛。

  ***三***創新新聞編輯的內容

  電視新聞是基於真實發生的事件進行播報的節目,但對於新聞真實內容的播報形式還是具有很大的創新空間的。對於新聞內容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內容、角度、立意和情感四個方面。新聞記者要對所採訪的事件擁有極敏銳的判斷力,要清楚報道的結構和主題,並在最短時間內判斷出該新聞事件是否具備追蹤報道的價值。在新聞採訪過程中,新聞記者要善於取捨、整改和包裝,是新聞在電視上播報的時候更具看點、更加完整。但是,不能因為追求新聞內容的可看性就任意歪曲事實。新聞內容的創新還是要基於“三貼近原則”。要想百姓之所想,關注百姓的心理願望,關注受眾的收看需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電視新聞節目的作用。

  ***四***創新新聞編輯的模式

  富有創意的電視新聞節目更能贏得受眾的關注和喜愛,而如何創新電視新聞節目,就要通過創新電視新聞的模式進行,以突出電視新聞節目的新意。電視新聞編輯需要不斷摸索模式創新形式,從最適合的角度來解讀新聞事件。例如,2013年7月發生的北京摔童案,媒體都是一邊倒的對案件加害人予以嚴厲譴責,但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另闢蹊徑,選擇從人性心理的角度出發來解讀這個案件,以《悲劇如何發生》為題對其進行了全面的報道,引來了大眾的關注。這就是對電視新聞編輯的模式進行創新的生動例子。

  三、總結

  總之,電視新聞編輯要結合時代特點,創新思維模式,凸顯電視新聞的真正魅力。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是無止境的,創新的程度直接決定了電視節目的質量。電視媒介想要在新媒體媒介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在新聞編輯的各個方面進行創新,突出自己的特色,贏得更多的關注和認可,發揮電視新聞在全社會的影響力。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