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內部審計方面的畢業論文

  隨著我國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完善,企業的內部審計相應地發生了變化,在審計組織體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試論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審計風險與防範

  一、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風險概述

  一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重要性

  從1985年12月審計署頒佈的《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若干規定》,要求相關政府部門和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內部審計監督制度以來,內部審計作為企事業單位自我監督、自我約束的重要機制,已經成為我國審計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理應發揮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作用,迫切需要其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企業治理結構和內部管理制度,而內部審計正是保證這些制度得以正常執行的制約機制。目前,中央正加速推進國有企業內部治理機制的改革。建立一支獨立、高效的內部審計隊伍對於促進國有企業加強內部經營管理、遵守國家財經法紀、降低經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風險

  內部審計風險是指由於被審計單位的差錯、舞弊或內部審計人員的失察、失職,從而做出錯誤審計結論和表達錯誤審計意見,導致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承擔法律責任和相應經濟損失的可能性。由於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和工作態度、審計方法和程式的選用以及內部審計機構對審計工作的管理等主觀因素導致的審計風險,是可以通過加強管理、完善制度等方法加以控制的,這就是本文重點討論的內容。

  二、現階段國有企業集團內部審計風險存在的原因

  一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內部審計管理制度是內部審計的前提和基礎。目前很多國有企業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多個獨立法人資格、不同行業和多級投資形成的企業集團群體。一般而言,內部審計風險與單位的級別存在一定關係,上級公司因為是國家審計的重點,內部審計管理制度的建設及執行情況尚屬良好,而單位級次越低,其內部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與執行力度就比較差,出現審計風險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二內部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

  內部審計機構的設定,根據其所隸屬企業領導的層次不同,一般分為董事會、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總經理和財務副總經理四種領導體制。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直接由董事會管理的比例並不高,有些國有企業甚至沒有專設的內部審計機構,反映出國有企業集團領導管理層存在理念落後、意識淡薄的現象。而且,對內部審計部門的考核也缺乏標準,容易將審計部門視為普通業務部門,實行同等的績效考核,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內部審計結論也就很難真實反映被審計單位的實際情況。

  三內部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

  我國國有企業多數內部審計機構是在政府幹預下建立起來的,而不是出於企業發展的內在需要。有些企業的內審機構純粹是為了應付檢查,人員配備也是臨時從各部門抽調,甚至沒有年度審計計劃,只是被動地開展審計工作,專業的審計人才也很少。現有審計人員的知識積累、專業經驗和職業判斷能力難以完全適應市場化的要求,就會造成審計結論偏離實際的情況。而國有企業職業與收入的穩定性,也容易造成內部審計人員安於現狀,從而缺乏學習動力和進取精神。

  四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職能定位不明確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內部審計的內容從財務審計拓展到經濟責任審計、專項審計、投資專案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和內控制度評審等。目前,多數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還是以檢查經濟問題、查錯糾弊為主。內部審計職能定位的不明確,導致內部審計人員把工作重點放在低層次的監督檢查上,而不能將組織的整體情況、管理決策和重大風險納入審計範圍,也就不能為企業領導提供決策所需的有用資訊,內部審計機構存在被“邊緣化”的風險。

  五審計風險責任監管與追究缺乏標準

  我國當前的內部審計法規並沒有明確內部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一般只有當內部審計人員利用職權,謀取私利,隱瞞審計中查出的問題,或者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審計決定,玩忽職守,洩露國家祕密和審計單位祕密,給國家和單位造成重大損失時,由其所在部門、單位給予批評教育或行政處分,並不直接與審計風險掛鉤。內部審計報告的使用一般為企業內部管理層,即使真正發現了問題,往往最後也是不了了之,造成內部審計人員風險意識淡漠。

  三、防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對策

  一提升組織治理水平,促進企業價值增值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頒佈的《第1101號――內部審計基本準則》第二條將內部審計的目標界定為“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增加價值和實現目標”。這就要求必須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的建設性作用,把查處問題與促進國企改革、完善制度、強化管理結合起來。國有企業內審機構應該以高層次、精細化的內部審計服務於企業發展,不斷提升內部審計的建議層次和質量。對於內部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找出問題的原因所在,提出切實可行的審計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建設性作用,幫助企業改善和加強管理,真正提高國有企業競爭力。

  二完善內審機構設定,確保內審工作獨立性

  獨立、高效的內部審計不僅能幫助管理層對企業經濟活動實施風險管理和控制,還能夠總結和發掘出更加有效實現企業目標的方式和途徑,起到自我促進和完善的建設性作用。因此,國有企業法人應提高現代企業管理意識,充分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發揮內部審計作用。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建立內部審計委員會或獨立的審計機構,配備專職審計人員,受董事會直接領導,保證內審機構的獨立性,確保與被審單位無利益衝突。此外,內部審計機構的內部還應根據企業業務的實際情況和監控要求設定財務、工程、內控、合同等審計小組,以分清責任,提高內部審計的效率。

  三提高內審人員素質,充分利用計算機審計

  首先,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專業過硬,具備充分的審計經驗。其次,內審人員不僅要有相關財務知識和法律知識,還要懂得工程、計算機、企業管理等。再次,內審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職業道德,能堅持原則,不為利益所誘惑,敢於提出問題、剖析問題,不搞打擊報復。國有企業集團要加強內審人員的後續教育,組織定期培訓,更新知識;要為內審人員創造瞭解集團內各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的條件,使內審人員不再侷限於對財務資料的瞭解,而能夠從全域性出發提出有價值的審計意見。內部審計人員還應該充分利用網路技術實施遠端審計,及時發現問題,從原來的事後審計為主,變為事前、事中控制及全過程的監督,既能提高內部審計的效率、節約人力成本,又可以降低人為錯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規範內部審計程式,改進審計方法

  審計程式是保證實現審計目標的手段,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時,最關鍵是要按審計程式執行,把審計風險降至最低。在審計證據收集和評價中要嚴格把關,獲得的審計證據應具備充分性、相關性和可靠性。適當借鑑社會審計的風險導向審計方法,從瞭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及其控制環境並評估其重大錯報風險入手,對評估出的風險進行分類和分級,對風險係數高且發生頻率高的事項進行全面審計;對風險係數一般且發生頻率中等的事項進行重點審計;對風險係數低且發生頻率也較低的事項實施抽樣審計。把有限的審計力量集中在高風險領域,以提高內部審計的效率和效果。

  五加強制度建設,提高內部審計質量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是防範內部審計風險的關鍵,如果質量得不到保證,審計結果就不被信任和採用,整改和創新也就無從談起。首先,國有企業集團內審機構應根據國家內部審計準則及相關國際內部審計標準,結合本單位具體情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制度,規範內審機構和人員的行為,促使內審人員按照專業標準和程式開展審計工作,減少或消除人為審計差錯。其次,建立具有內部審計成效的評價機制,如採用平衡計分卡模型對內部審計的績效成果進行考評,並與獎懲制度相掛鉤。最後,要轉變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理念,樹立內部審計的服務意識,注重與被審計單位之間的溝通。

  篇2

  試談企業內部審計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漸發展,資訊化浪潮之勢已無法阻擋,大資料已經深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企業內部審計也在浪潮的推動下發生著不可逆轉的改變。在大資料環境下,審計的程式、方式、風險、證據、時間、內部控制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方式的改變也對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對審計制度的要求、對審計人員的要求、對應用技術的要求、對硬體的要求等。因此,筆者在此對大資料時代下企業內部審計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討論,希望可以明確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改革方向。

  關鍵詞:大資料;風險;審計

  在這短短數年來,大資料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迅速發展,深入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馬雲在一次演講中曾說過:“大家還沒搞清PC時代的時候,移動網際網路來了,還沒搞清移動網際網路的時候,大資料時代來了。”確實,在網際網路時代下一切更新太快,現今企業的發展已經離不開大資料,離不開網際網路,而作為公司內部治理的重要環節的審計也應該順潮流方向,與時俱進,在享受大資料時代帶來的機遇的同時迎難而上,克服困難。

  一、大資料與內部審計

  1.什麼是大資料

  大資料時代的到來猝不及防,讓人無奈接受的同時不禁思考到底什麼是大資料。迄今為止對大資料並沒有準確、權威的定義,只是在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庫克耶所著的《大資料時代》一書中指出大資料就是指不用隨機分析法而是對所有資料進行分析處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資料具有5V特點Volume、Velocity、Variety、Value、Veracity。總的來說大資料就是對海量的資料進行逐一分析得出結論,是資訊時代的產物。

  2.什麼是內部審計

  IIA對內部審計的定義是:內部審計是一種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運營的獨立客觀的諮詢活動。它可以通過系統規範的方式對組織內部進行評價並改善風險管理和治理過程,幫助組織實現自身的目標。

  二、大資料時代下企業內部審計的機遇

  1.審計證據被改變

  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空間資源且不能實現長期儲存。但是在大資料時代下這一切都可以被解決,審計可以使用大資料和雲端計算,不僅可以實現長期儲存還可以降低儲存成本,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大資料必將改變傳統的審計方式,內部審計人員可以隨時利用雲端資料進行工作,不必受到地點和時間的影響。在大資料時代下,遠端審計勢必成為未來審計的主要工作方式,比如不用專程出差去外地進行審計工作等,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審計經費還可以為審計人員節約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

  2.審計程式被改變

  觀察、檢查、詢問、函證、計算、執行和分析是傳統的審計程式。在資訊時代下,傳統審計程式已經不能滿足審計的需求,而利用大資料不僅可以簡化傳統審計的程式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方向建模,以便從海量資料中快速獲取需要的資料進行分析,更加高效快速的抓住問題所在。

  3.審計方式被改變

  在資訊爆炸的社會,審計方式實現了從“抽樣審計”到“全面審計”的轉變,解決了傳統審計被大量資料採集困擾的難題。傳統審計主要是依賴於抽樣分析,由區域性推斷整體,這樣得出的結論必定會和真實情況有所偏離。而在大資料時代下的審計方法是建立在全部資料探勘的基礎上的,也就是由傳統的區域性到整體變為了整體到區域性。這樣一來資料的精確性就大大提高,而且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資料的分析計算更加簡便快捷,準確度也值得信賴。利用大資料進行審計分析使審計人員不再受限於少量的抽樣樣本而是著眼於整體資料,使得審計更加具有整體性與全面性。

  4.審計時間被改變

  傳統審計主要是定期審計和週期審計,而在大資料時代下主要是持續性審計。前文提到過傳統審計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審計人員的時間與精力有限,因此只能夠採用定期審計來推測整體情況。而在大資料時代下,持續性的審計成為現實,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可以利用雲資料實現對企業內部業務的長期關注,掌握企業內部最準確的業務執行情況和風險變化等。這樣一來就可以在企業可能出現審計風險問題時及時進行預警,將其扼殺在萌芽中。

  5.審計風險被改變

  傳統審計主要是採用抽樣的方法,這樣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可能會由於掌握的資訊過於區域性而出現誤判情況。而在大資料時代下,利用整體資料進行審計分析則會大大減少甚至消除類似的風險。

  6.審計內部控制

  被改變在傳統審計中,審計主要是採用人工控制的方式,而在大資料時代下,科技被應用的更為廣泛。自動化控制被應用到審計中,日常的資料分析、風險顯示等都是通過機器來完成,這樣不僅降低了人工成本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大資料時代下企業內部審計的挑戰

  1.審計制度存在問題

  大資料是資訊革命的標誌,在現階段我國審計制度無法跟上資訊時代的步伐。審計的程式、方法、時間、風險、證據和內部控制無法在現今審計制度下實現轉變,主要是由於當今審計制度不僅缺少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援而且很多審計方式無法被實現,比如聯網審計等。這樣就限制了審計資料的充分使用,導致資料資源的浪費。另外,當前的審計缺乏統一的資料整合環境,各個企業只會針對單純的某個業務進行審計系統開發,比如菸草公司的財務管理系統、銷售管理系統、物資採購系統等都是單一的,分開的。

  2.審計技術人員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進行審計的人員主要是審計業務人員,但是很多審計業務人員的審計水平較低,不合格。在現今的大資料時代下,這種不合格的審計人員更是會給審計工作帶來阻礙,他們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技術操作不熟練,大大延長了審計工作的時間。比如專業的資料分析人員、專業的統計分析人員、專業的程式編寫人員等,都是一個完善的審計團隊需要的,這樣才能使審計跟上時代的發展。另外,審計團隊中存在很多人員安排不合理的情況,人員年齡普遍較大,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較弱,就算進行了專門的審計培訓仍舊改變不了審計人員技術知識缺乏的狀況。部分審計人員的思維較為僵化,達不到大資料要求的靈活狀態,不瞭解大資料的基本特徵更別談應用,這些由審計技術人員帶來的麻煩將嚴重阻礙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

  3.審計技術不過關

  大資料中含有大量的視訊、位置資訊、圖片等非結構資料,這些資料需要用過軟體來獲取、轉換,因此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必定要對大資料中資訊的獲取技術熟練掌握。其次是傳統審計系統的資訊分析技術應用水平較低,系統落後,使得審計系統不能滿足審計工作的需求,導致資料分析不夠全面準確。除此之外,系統版本較低會導致防禦系統不夠完善,大資料的應用很容易造成資訊資料洩露,使用這樣的審計系統不僅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審計效率還會為企業帶來風險。

  4.審計的硬體存在問題

  在大資料時代下,企業內部審計所需要處理的資料量成倍增加,海量的資料對儲存方式提出來更高的要求。現在大部分企業擁有的資料系統和硬體較為落後,執行緩慢耗時長,完全無法適應超強度的工作。

  5.審計獨立性存在問題

  大資料時代下,企業不僅可以進行內部審計,還可以通過大資料間的相互關係來對未來企業的發展進行預測,這樣一來審計的獨立性就遭到了質疑。6.雲審計平臺的建立問題有學者指出大資料時代發展的主要障礙就是資料的流動性和可獲取性。這就要求企業的資訊工作人員建立起覆蓋範圍廣泛的雲審計平臺,具有完整性和全面性。

  四、總結

  大資料為審計行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為其發展創造了新的挑戰。在大資料時代下,審計技術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現階段,我國審計行業對大資料的應用還處在初步階段,很多問題急需解決。在當今時代,我們應該打破部門之間存在的壁壘,進行良好的溝通,這樣有利於實現產品、業務、風險資訊之間的關係整合,更好的捕捉到資料背後隱藏的真正含義,提前預測風險,提出前瞻性的防範與整改措施。但是目前大多數企業的資訊系統各自獨立,資料資訊間的傳遞遠遠不夠,這不符合大資料的要求,阻礙了審計行業的發展。在大資料時代下,審計行業應該抓住機遇進行脫胎換骨的轉變,作為審計人員的一份子應該要努力提升自己,不僅要加強專業領域內的學習還要適當擴充套件,獲取廣泛的、多領域、多學科的知識,使自己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複合型審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海霞.大資料時代企業內部審計資訊化體系構建[J].河北企業,20164:72-73.

  [2]張穎,黃金花.大資料時代企業內部審計資訊化研究[J].中國管理資訊化,2016,1913.

  [3]鄭國洪,朱芳芳.大資料時代公司治理視角下的內部審計[J].審計月刊,20146: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