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碩士論文範文

  財務報表工作的水平體現了一個單位的財務工作的嚴肅性和規範性。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基於戰略的財務報表分析

  摘 要:結合 企業所處的 發展階段,提出基於戰略的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思路。基於行業生命週期和企業發展階段的戰略財務報表分析,能站在報表之外看報表,對於判斷企業走勢,預測未來財務狀況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戰略財務報表分析;企業發展;思路財務報表分析是報表使用者判斷企業過去經營業績,預測未來走勢的重要手段。但是,由於財務報表分析的固有侷限性,報表分析者常常不能做出正確的結論,甚至是完全錯誤的結論。結合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提出基於戰略的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思路。

  1 財務報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通觀目前市面流行的財務報表分析的有關書籍,可以大膽地把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統括為比率法和趨勢法。所謂比率法就是分析財務報表中某個資料指標與另一相關資料指標的比率,藉以做出結論。趨勢法是對不同時期財務報表的同一資料指標進行分析,藉以發現某種變動趨勢。

  至於財務報表分析的切入點,一般地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1基於盈利質量的報表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標有:毛利率、稅前利潤率;常用的趨勢分析法有:收入的趨勢分析,成本的趨勢分析,各項費用的趨勢分析等。盈利質量分析關注的重點是成長性和波動性。

  2基於資產質量的報表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標有:各項資產佔資產總額的比率,資產對應負債的比率比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常用的趨勢分析法有:各項資產的趨勢分析。資產質量分析關注的重點是資產結構和現金含量,而資產結構關注的重點是退出壁壘、經營風險和技術風險,現金含量關注的重點是財務彈性和潛在損失。

  3基於現金流量的報表分析。基於現金流量的報表分析主要是採用趨勢分析法,尤其是分析經營現金淨流量的變化趨勢。

  2 不同行業生命週期和企業發展階段的財務特徵

  通常,每個行業都要經歷一個由成長到衰退的發展演變過程。這個過程便稱為行業的生命週期。一般地,行業的生命週期可分為四個階段,即初創階段也叫幼稚期、成長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階段。同時,每個企業也要經歷創業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

  行業生命週期每個階段的財務特徵是:

  1初創階段:沒有或極少現金流量,需要利用財務槓桿積極籌資;

  2成長階段:有少量至增長的現金流,需要生產和技術能力;

  3成熟階段:現金流量逐步增長,需要採取控制成本的財務策略;

  4衰退階段:從能產生大量現金流到開始衰竭,需要採取提高管理控制系統效率的財務策略。

  3 基於戰略的財務報表分析的思路

  基於以上不難得出從企業戰略的角度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是多麼的必要。

  3.1基本思路

  第一,分析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所處行業的生命週期。這是財務報表分析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因此,獲取這方面的大量資訊是成功地分析財務報表的前提。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行業週期,其財務報表的資料是不能相互比較的。

  第二,研究企業發展的路徑。同一行業,不同的財務報表資料也是不能輕易比較的,因為企業的發展路徑不同。最明顯的例子,兩個處於成熟期的企業都在經營處於成熟階段的行業,一家企業意識到行業處於成熟期,在維繫企業發展的同時,及時地為企業轉向做準備,投入大量的財力研發新的行業;而另一家企業還在擴張,將大量財力投入擴大再生產或廣告費用,兩家企業的財務資料顯然會有很大的不同,前一家企業的財務資料很可能不如後一家企業,但從企業的發展路徑來看,前一家企業的可持續盈利能力顯然要比後一家企業強。

  第三,研究企業轉向的退出壁壘。即使企業在成熟期都能意識到要開發新的行業,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其過程中的成本和代價也是有很大差異的,因為,企業轉向是要付出退出代價的,如果企業轉向於一個完全不相關的行業,其退出壁壘是很大的。實踐中,很多企業多元化經營之所以未獲成功,就是因為退出成本很高。因此,如何在既有行業積累的基礎上實現企業轉向將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3.2需要關注的幾個財務資訊

  3.2.1流動性

  流動性一般是指 企業資產變現的時間安排、金額及其不確定性,廣義的流動性也指負債的到期償還日期、金額及其不確定性。流動性主要考察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與負債的構成,並研究企業一年內可以變現的資產和應償還的負債而加工獲得的資訊。流動性的實質是一個企業在正常經營活動中現金流的分佈和通過理財活動對現金流的重新安排,因此,基於戰略的財務報表分析,在關注流動性指標時,不能僅侷限於財務報表的分析,還應同 現代理財手段相結合。例如,對應收賬款轉化為現金的分析,一般是通過按先前的賒銷合約來分析他們的時間安排還款時間、金額和信用風險來 計算的,但是,在現代理財環境下,我們還應當考慮可以通過一個“特殊的主體”SPE予以證券化,這樣就能迅速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現金流,大大提高應收賬款作為流動資產的流動性。

  3.2.2財務彈性

  財務彈性又稱財務靈活性、財務適應性,是指企業及時採取行動來改變其現金流入的金額、時間分佈,使企業能夠應對意外現金需求並把握意外有利投資機遇的能力。財務彈性既影響到盈利能力和未來現金流量的評估,又影響到風險的評估。因此,要得到這一資訊,既要根據企業的財務報表主要是資產負債表又要離開財務報表去了解企業的一些不能在財務報表反映的資源如聲譽、信用等級和融資能力,比如:

  1在短期內增發新股或發行債券;

  2向銀行或其他 金融機構及時貸到急需的借款;

  3調整理財和經營策略,如在不損害持續經營的前提下,銷售一切可能銷售的資產,改變可擴大銷售迅速增加現金流入的經營策略。

  3.2.3預期現金未來流量

  現金既是價值財富的存在形式,又是支付和交換的手段。一個企業如果沒有預期的未來現金流入,就等於人體缺乏生命所需的血液,交易和事項有可能停止,企業將面臨著在市場上消亡的命運。過去的現金流量資訊,現金流量表就可以基本提供。但決策是人們決定未來的 經濟行動,它所需要的對決策有用資訊主要是預期的現金未來流量。

  3.2.4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反映企業經營業績的概念。盈利,通常指反映企業當期經營業績的那一部分核心收益利潤。不過,現代企業的經營是十分複雜的,屬於主營業務的商品生產或勞務提供,當然屬於企業的核心業務,但許多企業不但包括多種經營,而且經常進行投資與理財活動,後兩方面甚至對一個企業的生存和 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他們帶來的收入會大大超過主營利潤,而他們可能引起的風險會使主營利潤化為烏有。

  小結

  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分析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預測企業的未來。但是,由於企業的發展階段和行業生命週期,更重要的是企業的發展路徑不同,在目前行業生命週期逐漸縮短的今天,根據過去的資料預測未來顯得越來越蒼白,有時甚至荒謬。基於行業生命週期和企業發展階段的戰略財務報表分析,能站在報表之外看報表,對於判斷企業走勢,預測未來財務狀況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篇2

  財務報表分析侷限性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論述了財務報表分析、財務指標分析、財務分析方法的侷限性,並就完善財務報表分析侷限性提出了措施。

  [關鍵詞] 財務報表 侷限性 研究

  一、財務報表分析的侷限性

  1.財務報表本身的侷限性

  1會計政策的選擇使報表資料缺乏可比性。

  新企業會計準則允許企業對會計政策與會計處理方法的進行選擇,使不同企業同類的報表資料缺乏可比性。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存貨發出計價方法、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壞賬的計提方法、對外投資收益的確認方法、所得稅會計的確認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即使是兩個企業實際經營完全相同,兩個企業的財務分析的結論也可能有差異。

  2會計估計的存在直接影響報表資料的質量。

  會計報表中的某些資料並不是十分精確的,有些專案資料是會計人員根據經驗和實際情況加以估計計量的。比如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固定資產的淨殘值率、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的確定等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主觀估計因素。

  3通貨膨脹的影響使報表資料不真實。

  首先,通貨膨脹影響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可靠性。由於通貨膨脹,對貨幣性資產而言,當物價上漲,其實際購買力下降,報表中列示的貨幣資產額與實際購買力不一致。從負債方面來看,貨幣性負債在物價上升時可為企業帶來利潤;而非貨幣性負債由於需要在將來以商品或勞務償還,物價上漲時會使企業造成損失。其次,通貨膨脹同樣影響著利潤表的可靠性。損益的確定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收入是現時的,而成本是歷史的,在通貨膨脹情況下,由於資產的低估導致成本偏低,因此會使收益虛增。

  2.財務指標分析的侷限性

  1財務指標分析的主觀侷限性。

  由於財務報表是由企業的財務人員根據有關的法規、制度、準則等編制,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人為的差錯和失誤,甚至惡意隱瞞。不同的分析者對同一張報表可能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對報表分析的結果有著直接的影響。

  2財務指標分析的客觀侷限性。

  主要是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侷限性。①流動比率。首先,流動資產中有相當部分是不具有清償能力的。其次,流動資產中還有一些專案是不能變現的。所以,有時候,高流動比率並不一定表示企業對短期債務具有很高的清償能力。②速動比率。由於速動資產扣除了變現能力較慢的存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的流動比率的不足。但流動資產中應收賬款能否收回,壞賬準備是否足額計提都直接影響速動資產,進而影響速動比率。因此,當速動資產中含有大量的不良應收賬款時,企業就必然無法準確判斷其短期負債償還能力,許多企業正是抓住了此弱點進行報表粉飾誤導資訊使用者。

  3.財務分析方法的侷限性

  1比率分析法的侷限性。

  一是比率分析法自身的侷限性。比率分析法是一種事後分析方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已表現出一定的滯後性。二是比率分析法受財務報表侷限性影響。由於報表中的資料主要採用貨幣計量,對報表內的資料資料能夠計量,而對一些報表外的資訊,如未做記錄的或有負債,未決訴訟,為他人擔保等都沒有在報表中反映,所以也無法通過比率分析進行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事後財務分析很難滿足相關使用者的需求。三是比率分析法缺乏一定的相關性和預見性。比率指標的計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歷史成本、歷史資料為基礎的財務報表之上的,這使比率指標提供的資訊與決策之間的相關性大打折扣,弱化了其為企業決策提供有效服務的能力。

  2趨勢分析法的侷限性。

  一是趨勢分析法所依據的資料,主要是財務報表的資料,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二是由於通貨膨脹或各種偶然因素的影響和會計換算方法的改變,使得不同時期的財務報表可能不具有可比性。

  3比較分析法的侷限性。

  比較分析法在實際操作時,比較的雙方必須具備可比性才有意義。然而資料是否可比則受眾多條件的制約,如計算方法相同、計價標準一致、時間長度相等;在進行同行業比較時,要使其具有可比性,至少應具備三個條件:①同行業的業務性質相同或相似;②企業的經營規模較為接近;③經營方式相近或相同。這些條件自然限制了比較分析法的應用範圍。

  二、完善財務報表分析侷限性的措施

  1.強化提高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加強對財務報表分析人員的培訓,提高分析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他們對報表指標的解讀與判斷能力,並使他們同時具備 會計、財務、市場營銷、戰略管理和 企業經營等方面的知識,熟練掌握 現代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在實踐中樹立正確的財務分析理念,逐步培養和提高自己對所分析問題的判斷能力,可以極大地減少和控制財務報表分析存在的問題。

  2.加強時期指標在整個財務分析中的份量

  時點指標是指取自資產負債表中的資料,它們只代表企業某一時點的情況,而不能代表整個時期的情況。並且這類指標容易人為粉飾。現代的財務分析,不再是單純地對資產負債表進行分析,而是向著以收益表的分析為中心的方向 發展。因此我們可以增加時期指標在財務分析中的份量,以避免某些人為的因素使財務分析的結果有假。

  3.採用多種分析方法全面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1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在定量分析的同時,需要做出定性的判斷,在定性判斷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定量分析和判斷。

  2動態分析和靜態分析相結合。要注意進行動態分析,在弄清過去情況的基礎上,分析當前情況的可能結果對恰當預測企業未來有一定幫助。

  3個別分析與綜合分析相結合。財務指標數值具有相對性,同一指標數值在不同的情況下反映不同的問題,甚至會得出相反的結論。

  如資產管理比率中的應收賬款週轉率指標越高,一方面反映企業收賬的效率高、質量好;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於企業的信用政策過於嚴格所致,這也會給企業帶來負面影響,喪失部分機會成本。因此,在進行財務分析和評價時,單個指標不能說明問題,要根據某指標對其它他面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參考 文獻:

  [1]許拯聲:《財務報表閱讀與分析指南》,機械 工業出版社,2007年1月

  [2]陸正飛:《財務報表分析》,中信出版社,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