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橋樑景觀對於城市建設的重要意義

      摘要:本文試圖從橋樑景觀角度略談一下自己對城市建設橋樑景觀的特點與橋樑景觀學研究的意義認識。
  關鍵詞:橋樑景觀;城市建設;重要意義
  目前中國正面臨城市化建設飛速發展的階段,這對於我們建築行業來說,無疑會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本文試圖從橋樑景觀角度略談一下自己對城市建設的一些淺言拙見。
  對橋樑造型進行符合美學規律的組織與優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橋樑結構規律的建築師的行為,到上世紀下半葉人們開始認識到橋樑的設計不僅僅要“關心自己”,同時還要“關心別人”,如關心橋樑對城市、大地的影響,關心橋樑的地標意義;景觀生態學更將橋樑上升到解決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種的生存與繁衍的高度,亦即橋樑還要“關心”生態環境等。這些問題均非橋樑美學所能涵蓋,而其綜合解決之道是對既懂得橋樑美學規律又深諳景觀科學構築規律的專業人員的需要。這便是橋樑景觀學的誕生基礎!美國學者Frederick Gottemoeller於上世紀九十代將Bridge與Landscape合成了一新的詞彙Bridgescape用於表述這種新的結合。 
  但人們對橋樑建設中景觀問題的關注卻較此為先。日本的本州——四國聯絡橋工程總長178km,如此超大規模的橋樑建設活動在人類歷史上還是首次。人們不得不慎思橋樑建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與干擾,也更希望新建的橋樑對所通過的歷史、文化及自然保護區域在關愛的同時還能成為一具有時代特點的新景觀。這使日本政府將橋位周邊環境保護和開發利用問題,與把發揮橋樑的觀賞功能和文化功能、“追求世界一流景觀”的目標連結為一體。類似的實踐活動為橋樑景觀設計在提供實踐平臺的同時,也奠定了橋樑景觀學科的科學基礎。 
  我國對橋樑景觀的理解一般反映在“景觀”一詞的分解上,即“觀”橋與橋上觀“景”,兩者合成便為“景觀”。這種觀念有其歷史傳統。古典園林橋樑在“景”與“觀”方面便早有此獨到考慮,中國的風景園林更是深諳此道。我們說“景”與“觀”之關係確實反映了人、橋、環境的空間聯絡,其寓意頗具中國特色,這是我們文化智慧的結晶!但這種觀念只有“與時俱進”地和景觀科學的構築理論結合才能產生具有更積極的尊重與改造自然意義。 
   一、橋樑景觀學研究的意義
  (一)推動景觀設計在橋樑建設中的深化與體制化。 
  改革開放二十年,我國建成了22.4萬座公路橋樑,但橋樑景觀設計還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便發展成熟的以橋樑形式美為主導原則的水平。這完全不能適應物質文明大踏步前進的祖國對環境品質的更高要求。
  (二)滿足社會對橋樑景觀的更高要求。 
  橋樑景觀設計跟不上社會的要求,這是因為: 
  1.橋樑的大規模建設不僅意味著要耗費鉅額社會資金,還反映出社會物質的頻繁互動對空間跨越的要求。橋樑已成為遍佈城鄉的一道風景線,其景觀面貌作為一種現象便與物質文明掛鉤,使橋樑景觀有物質文明特性。 
  2.橋樑景觀因其巨大的體量及獨特的造型成為城市居民的驕傲,在蘊涵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同時還表達出一種對社會制度、人類力量的謳歌。此外橋樑景觀還有一種作為地理溝通的意味,亦即所謂“紐帶”的戰略意義,這使橋樑景觀往往成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視窗。也使橋樑景觀有精神文明寓意。 
  3.橋樑景觀除以其流暢的形態、簡約的造型、大空間的跨越產生巨大物質景觀的震撼外,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現出的人類自我價值的實現又使橋樑橫生出文化景觀的韻味。 
  上述諸點使各地政府或投資商對橋樑景觀的營造更為傾情,也是社會意識超前的原因。這是橋樑景觀設計研究的壓力,也是橋樑景觀學發展的動力! 
  (三)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觀意義。
  我國不少城市、鄉鎮因橋而名。大多城市幾乎都有與橋有關的地點、街區或行政區劃稱謂。這裡既有橋樑景觀的歷史沉積也有現代橋樑景觀的功勞。這是橋樑景觀對城市的地標作用。無論江河湖海上的水橋、城市立交之旱橋或高速公路互通,他們一般均處在城市或區域的結構要害,這使橋樑對城市或區域形象的塑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國的橋樑之橋型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如50年代木橋,60一70年代拱橋,80年代樑橋,90年代斜拉橋,20世紀末懸索橋、立交橋。每個時代的橋型高潮均是其結構技術突飛猛進的結果。橋樑結構技術的科技特徵及結構技術的不斷更新使橋樑景觀有深刻的時代烙印。由於橋樑在城市中的戰略性地位,其時代特徵又會感染城市,從而產生以點選面,一倆撥千斤的作用。 
  橋樑所跨之處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間環境均有其特指性,與特指的周邊空間環境的配合使橋樑景觀有機地溶於環境,也使為人熟知的環境空間與有發展寓意的橋樑景觀間蘊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觀伴生。橋樑與城市的伴生使其複合景觀成為標榜城市獨特性、唯一性的象徵,同時也是橋樑景觀地域性的表現。 
  (四)對橋樑建設提供景觀方面的理性決策參考。 
  我國橋樑景觀設計還無相應的技術規範,這使橋樑景觀的思考缺乏科學依據。在橋樑設計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景觀僅為結構後的包裝或結構關係的美學調整。橋樑景觀學研究除力圖揭示更多的橋樑景觀發展的新趨勢,還從政治、經濟、技術、環保等方面綜合考量以便整理出景觀設計原則,使決策或方案深化有據可依。 
  二、橋樑景觀的特點 
  (一)橋樑景觀的技術美學特性。 
  橋樑不能為絕對的美學而景觀。其首先是解決通行功能並在技術可能與經濟之間優化。這是橋樑設計規範的基本要求。因此橋樑景觀設計必須符合橋樑功能、技術、經濟要求,並以此為原則對景觀構成元素進行美學調整。如橋型的美學比選,橋體結構部件的比例調整,橋樑選線與城市或大地景觀尺度的和諧,橋樑的防護塗裝與城市整體色彩中的聯絡等。橋樑景觀的這種以功用與技術為重的特點即為其技術美學特性。但當景觀價值有明顯優勢而功能得以滿足、技術也可行的情況下,有時經濟因素還可向後靠。如風景區的橋樑或城市結構要害之橋樑等。因此橋樑景觀設計的某些關聯域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其位次會有不同。 
  (二)橋樑景觀的時代性。
  如前所述,我國的橋樑之橋型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徵。時代性有一層重要含義既是“新”,如新事物、新發展、新現象、新景觀、新知識、新文化、新科技等均可表達出時代寓意。橋樑結構技術的科技特徵及結構技術的不斷更新是使橋樑景觀產生深刻時代烙印的主導因素。由於橋樑在城市中的戰略性地位,使橋樑景觀成為城市中的視覺識別要點,這就使橋樑景觀對時代的表述延伸至城市。因此把握好橋樑景觀的這種特點並恰如其分在城市中發揮是我們在橋樑景觀設計中需要重視的問題。 
  (三)橋樑景觀的地域性。
  橋樑的空間跨越使交通立體化,而橋樑所跨之處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間環境均有其特指性,橋樑與特定地點的地形、地貌配合成為橋樑景觀設計需重點考慮的方面。與特指的周邊空間環境的配合使橋樑景觀有機地溶於環境,也使為人熟知的環境空間與有發展寓意的橋樑景觀間蘊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觀更新意義,景觀更新中的繼承與發展是其地標作用的深層次原因。橋樑與城市的伴生使其複合景觀成為標榜城市獨特性、唯一性的象徵,象延安大橋與寶塔山、布魯克林橋與曼哈頓,這也是橋樑景觀地域性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