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一方面對未知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但同時又厭煩枯燥的模式,其理解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學習毅力和耐心等都處於相對較弱的階段。因而,如何激發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便成為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那麼,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一、大力採用生活化教學   
        由於數學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我們可以非常容易地在生活中找到大量的學習素材,並由此來開展我們的學習,為了使這一過程生動化和形象化,可以將其與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例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提問“大家能測出咱們學校的教學樓有多高嗎?”這樣的問題顯然會讓學生摸不著頭腦,但同時也可以引起他們極大的求知慾望,在此時我們可以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通過講解,學生會對相似三角形和比例尺等相關教學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而我們便可以由此十分容易地開展“巧測教學樓高度”的第二課堂活動。我們可以用多媒體教學裝置給學生播放動畫片《藍貓淘氣三千問》中關於測量電視塔高度的一集,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學生大概知道其中的方法,之後教師再給大家進行詳細講解。待準備妥善之後,便可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帶領學生一起在學校操場進行測量實踐活動,最後將學生測量的結果進行整理,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再進行分析和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加深了他們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注重教學的生動化與形象化    
        由於小學生理解和推導能力較弱,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大力提高教學案例的生動性,便於學生理解。生動化和形象化的思想,有助於讓學生理清各個數學模型的本質,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例如,應用題是小學數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類題型,對於應用題中的場景,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系統進行模擬,相遇問題、追趕問題、大小比較等大量問題我們都可以用動畫的方式進行展示,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還可以將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分解,方便學生掌握。    
        三、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要求我們採用多種方法來改變傳統的黑板模式。例如,我們可以採用角色扮演法,利用兒童表現慾望強烈,活潑好動的特點,讓他們去扮演各種角色,加強自身的展示以及和教師的溝通。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讓學生來扮演教師,自己準備“教案”,上臺進行講解。不要小看這樣的方式,為了不在眾人面前出醜,學生對此的重視程度往往會超出我們的預期,而在講解過程中學生也覺得十分有趣,因而十分投入。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擴充套件了學生的課外學習,同時加強了他們自學的能力,而教師也能通過學生的講解,更加清楚學生對哪些知識點的理解存在錯誤,從而在後續的教學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數學教學是一個複雜且龐大的體系,當中有許多問題等待我們去探索和挖掘,相信只要我們牢牢把握以學生為中心這一觀念,從小學生的特點出發,多途徑激發其學習興趣,相信一定能以之為突破口,使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水平邁上更高的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