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維護良好的學習心理狀態的關鍵,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1.用表揚和鼓勵來激發學習興趣

  人做完某一件事後,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表揚,孩子的自我意識不強,更需要來自父母的表揚和鼓勵。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使孩子體會到自身的價值,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孩子學習的情緒才會高漲,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才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韋本文是美國著名的畫家。他能夠成為畫家,與媽媽對他的表揚和鼓勵是分不開的。有一次,媽媽把韋本文和妹妹莎莉留在家裡,他發現家裡有幾桶顏料,便突發奇想地想為妹妹畫肖像,為此弄得客廳亂七八糟的,沙發上擺著紙,地板上也沾滿了顏料。

  媽媽回來後,看到屋裡的一切,又看看孩子驕傲的眼神,頓時覺得孩子的“破壞”很有價值,所以她沒有說客廳裡有多麼亂,而是很真誠地對他讚揚道:“哇,這是莎莉啊,你畫得像極了!”她熱情地擁抱韋本文並給了他一個吻。

  正是媽媽的鼓勵,激發了韋本文對繪畫更大的興趣和熱情。後來,韋本文說,是媽媽的吻讓他成為了一名畫家。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第一個最具權威的評價者,孩子特別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可是很多父母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經常毫不負責任地摧毀了孩子的興趣。其實,當孩子做得好時,父母應該適時表揚;當孩子做得不好時,也要先發現孩子努力的一面,然後再鼓勵他們,用表揚和鼓勵為孩子揚起興趣的風帆。

  2.讓孩子保持學習的新鮮感

  每天都重複一樣的學習模式,是孩子缺乏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父母要在孩子的學習之外適當地增加一些新鮮的學習內容,讓孩子對學習充滿新鮮感,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保持持續學習的興趣。

  張可人的媽媽知道張可人喜歡學語文,就不斷地給她買一些喜歡看的書籍,週末經常帶她去圖書館,並不時把她的文章傳到網上。這樣做既是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又激發了她學習語文的興趣。就這樣,張可人始終保持著對語文學習的新鮮感,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父母要抓住孩子喜歡嘗試的心理,給孩子增加有新鮮感的學習內容,適時擴大孩子的視野,是有效地激起孩子學習興趣的方法。

  3.孩子天生愛玩,只要父母加以正確引導,玩就會變成好事。

  王文斌是一位四年級的小男孩,他從小就特別痴迷玩木偶遊戲。每天放學回到家,也不急著寫作業,而是跑到房間裡和他的小木偶先玩會兒遊戲。很顯然,他對木偶的痴迷已經嚴重影響了他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媽媽知道如果橫加干涉,兒子一定會強烈抗議,於是她決定採取“非常之道”。在每次兒子玩木偶時,她會興奮地參與進來,為每個木偶分配一個寓言故事裡的角色,通過繪聲繪色的表演,讓文斌瞭解到很多的寓言和神話故事,文斌聽得津津有味。他好奇地問媽媽這些故事從哪裡來的,媽媽告訴他有些就是他們課本里的,有些是課外書上的。在媽媽的指引下,文斌對文學和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孩子愛玩遊戲,這並不是一件壞事,但孩子痴迷一種遊戲,必然會將大量時間浪費在上面,這樣將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此時,父母應該從遊戲出發,巧妙地引導孩子向知識領域發展,以激發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的方法

  1.法提高孩子成績。

  提高孩子成績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家長應該設法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哪怕是某一科的成績。

  2.重孩子的興趣。

  現在很多家長從孩子一入學開始,就千方百計想孩子學得好,懂得多,所以家長把孩子的雙休日、節假日都安排得滿滿的。事實,孩子多學點東西是好的,家長這個出發點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歡學呢?

  3.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絡起來,以培養和激發新的興趣。

  有的孩子一聽到寫作文就頭痛,佈置他寫這個,他說沒做過;寫那個,他又說沒去過、沒見過,不知怎樣描寫。事實,有很多事孩子真的沒有經歷過,沒有切身的體會,但又不能不寫,於是他們只好這本作文書抄抄,那本作文書抄抄,真的找不到可以抄的時候,就馬虎寫幾句來應付,成了真正“作”出來的作文。但像小孩喜歡動手操作,如果家長又支援他做,併為他提供有關書籍,他看得多了,做得多了,真的要他去寫,那他寫的時候就得心應手了,寫出來的文章也必然較具體、真實,有血有肉,他會把自己的製作過程,把自己獲得成功的喜悅,遇到困難時怎樣想辦法克服等等都具體地寫出來。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多參加有益的、自己喜歡的活動,並與學習聯絡起來。總之,家長應該注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絡起來,將興趣引導到學習上來,以培養和激發新的興趣。

  4.確判斷孩子不喜歡學習的原因,並幫助解決。

  孩子不喜歡學習的原因非常複雜。如果我們加以探討就會發現實際上並不是孩子不喜歡讀書,而是某種因素導致的,如上學被老師批評了,讀錯了字遭同學的譏笑,想看電視卻被迫寫作業等等。這些原因逐漸在內心堆積起來後,漸漸地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我們父母首先要和孩子自由溝通,以溫和的態度和孩子探討為什麼不喜歡讀書。這裡,孩子什麼話都可以說,不管他的理由多麼可笑,父母也不可責罵或取笑。當孩子把不喜歡讀書的理由都說出來之後,孩子自己就會發現他不喜歡學習的原因並不是學習本身,而是被老師批評了,被譏笑,想看電視等與讀書學習有關的環境。父母瞭解他的問題所在,就要為他解決。例如,可以和老師談談孩子的情況,在孩子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播放時,先讓孩子把電視看完再去學習等,這樣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障礙,恢復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5.聽並和孩子談論學習生活

  新入學的孩子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有趣,他們回到家會興致勃勃地向父母講述學校的學習生活,這時,家長應耐心傾聽,並和他們討論學習生活,這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是很重要的。

  11.使書桌變成孩子感興趣的地方

  孩子學習做功課需要有一個好的環境,一張自己的書桌是必不可少的。把書桌變成孩子感興趣的地方,就會使孩子對經常在書桌上進行的學習活動感興趣。書桌要整潔,抽屜裡要備有做各門功課所需的工具,這樣當他需要時,立刻就能找到,不會因為缺少某件工具而中斷作業,心生煩躁。書桌美觀舒適,孩子一有時間就會坐到這裡開始他的學習活動。 有的家長經常向老師反映到孩子在家做作業速度慢,經常做作業做到十一、二點,不知如何是好?當老師問及孩子在家怎樣做作業的時候,有的講孩子一邊做作業一邊看電視,有的講孩子一邊玩一邊做作業,有的講孩子一邊做作業一邊聽大人講話等等。這些原因都是造成孩子作業速度慢的因素。由於外界干擾大,孩子的精神難以集中。有大人在他身邊講話,就不能夠好好地集中精神做作業,速度就會慢。無論什麼原因,家長都必須消除可能影響孩子完成作業的干擾原因,給孩子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去學習。

  6.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

  當前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普遍過高,他們希望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只要孩子端坐在書桌前,不管其效率如何,父母就感到欣慰,因而總是催促孩子“坐好 -- 開始學習”。殊不知,這種做法很危險。無視孩子的心理特點,任意延長學習時間的做法會使孩子把學習和遊戲對立起來,厭惡學習,對學習沒有興趣,還會養成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壞習慣。因此,家長切莫目光短淺,捨本逐末,不能忘記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是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