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的發展

  民主主義在政治方面是個永恆的話題,那寫好一篇民主主義的論文必然顯得個人出色的能力,那麼如何寫好呢?下面請看下小編為您準備的一些優秀的民主主義論文範文。

  “民族主義”,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為基礎而進行的思想或運動。美國學者漢斯·科恩認為:“民族主義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應該被看作是一種思想狀態。”英國學者愛德華·卡爾認為:“民族主義通常被用來表示個人、群體和一個民族內部成員的一種意識,或者是增進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財富的一種願望。

  [內容提要]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具有天然的聯絡,但一個國家的相關政策可以對民族主義發揮引 導和調控的作用。民族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一種適度的民族理念作為精神動力。健康的、 理智的、適度的民族主義可以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愛國主義,具 有某種積極的作用;而極端民族主義則對國家社會的發展有害,應該對其進行合理的控制。

  [關鍵詞] 俄羅斯 光頭黨 極端民族主義 反極端行為法

  目前,國內學者對俄羅斯民族主義的發展動向比較關注,但基本上處於一般性的介紹性文章 或者單純的譯文階段,專門探討這一問題的學術論文並不多。中國和俄羅斯在 面臨的國際 壓力、傳統的民族歷史方面具有很多的相似性,因此,分析俄羅斯的極端民族主義、認識 俄羅斯政府對其進行的調控對我國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本文認為,民族國家與民族 主義具有天然的聯絡,但一個國家的相關政策可以對民族主義發揮引導和調控的作用。民族 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需要一種適度的民族理念作為精神動力,健康的、理智的、適度的民族主 義可以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在此基礎上產生的愛國主義具有某種積極的作用;但極 端的民族主義則對國家社會的發展有害,政府應該對其進行合理的控制。按此思路,本文對 蘇聯解體後產生的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以及俄羅斯政府相應的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關 心這一問題的同好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極端民族主義的出現

  “在摩根索看來,現有的社會結構的解體、個人的不安全感和社會的不穩定為民族主義的產 生提供了溫床,而且,極有可能發展成為極端的民族主義。”[3]蘇聯解體使原有 的國家體制 全面崩潰,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發生了急劇的動盪,從昔日的超級大國面臨“淪為二流 、乃至三流國家”[4]的威脅,身處其中的俄羅斯人在國家中享有的安全感大為降 低,對政府 和國家的信任度降低,這就使得獨立於國家和政府之外的民族主義在危機時刻承擔了政治、 經濟和社會領域中許多原本應該由國家和政府承擔的責任,而國家和社會的不穩定狀態又使 極端民族主義的一些觀點和行為易於為民眾所接受。

  所謂極端民族主義Радикальный национа-лизм / Ultranatio na lism,是指不僅要求本民族的自決獨立、獲得與其它民族的平等地位,而且堅持本民族優 越於其它民族、本民族的利益高於其它民族或人類整體利益的主張或行動,即“本族或本國 的便是好的,便是原則,便是值得尊重和愛護的,再沒有其它判別是非善惡的標準。……至 於這種樣式究竟對此民族及其鄰邦的生活帶來的是福祉還是災難,則無關重要。”極端民 族主義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一般是破壞性的。從人類歷史和全球文明史發展的角度來看, 認為本民族群體、部落、部族優於其它民族、本民族利益高於其它民族利益的主張和行 動,一直都是衝突和戰爭的重要根源之一。“一旦民族性認為自己就是世界,不容許有其它的人和物與自己共存時,就會變得具有致命 的危害性。”理性的民族主義維護本民族的權 利和利益,在推崇本民族文化傳統優秀的同時,對其它民族的傳統文化也能採取比較寬容的 態度,因而對於凝聚民族精神、維護民族利益、維護國家主權是有益的。而極端民族主義採 取的是否定一切外來事物的態度,即它只承認本民族的優秀和偉大,否定任何其它民族的優 秀。從作用來講,極端民族主義對於民族國家的發展毫無益處,不僅會損害其它民族的情感 、破壞民族關係;而且會危害正常的社會機制,對國家造成破壞性的嚴重後果。具體來說, 在擁有一個主導民族的多民族國家之內,如果少數民族的成員遵循主導民族制定的法律法規 ,尊重社會公共秩序,通過合法方式勞動謀生,那麼主導民族就不應該對其進行歧視和迫害 。理性的民族主義以此為底限,而極端民族主義則會對上述原則進行破壞和踐踏。

  極端民族主義的成因

  在民族主義的爆發和民族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兩種因素至關重要,即該民族內在的發展動力 和民族所承受的外在壓力。內在動力來自本民族人民要求在民族國家的建構中獲得更多的政 治權益、經濟福利和人身自由的強烈願望;外在壓力則表現為外族壓迫、擠壓和歧視所造成 的壓力,它通常能夠加強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這兩種力量都能激發民族主義熱情並 成為推動民族國家建設的動力,但外在壓力更容易導致極端的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

  對於九十年代的俄羅斯來說,內部混亂是民族主義產生的基礎,而外在壓力則是激發民族主 義情緒高昂的直接因素。俄羅斯國內的經濟和政治變革將大多數人拋入了市場經濟的大潮之 中,他們必須直接面對生活的壓力。俄羅斯獨立之初,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近一半,工業生 產降低了35%;物價飛漲,三年中通貨膨脹率分別達到了2600%、940%和320%;貧富分化嚴重 ,超過90%的財富集中在不到10%的人手中;人民生活水平不斷下降,失業率居高不下,人均 收入降低了10到15倍……俄羅斯政府在維持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方面的無能為 力引發了大多數群眾的不信任和反感情緒,促進了民族主義情緒的增長。:“社會上民族主義情緒的增長和極端化屬於正常現象,不正常的是俄羅斯政權的軟弱無力 ,它不能為全體國民提供一種可靠的民族思想。”社會狀況的變化對青年人的生活造成的衝擊尤其巨大。大多數年輕人重視物質生活,關心自己的切身利益。但國內嚴峻的經濟形勢使許多年輕人改善個人生活條件、獲取優質生活的願望根本得不到滿足,他們甚至無法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在俄羅斯的失業人口中,青年人佔了近40% 。精神空虛加上無所事事使很多年輕人對生活失去信心,同時對出現在自己國家中的異族人充滿了仇恨和排斥。在他們看來,正是這些人奪走了就業機會,讓他們居無定所。“最軟弱 的人最容易表現出他們的攻擊性。一些大城市中的居民身穿黑色的服裝,剃光一部分頭髮, 在街頭毆打那些‘異族人’。在他們看來,是那些異族人佔據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另一方面,西方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對俄羅斯明顯的排擠和遏制導致了俄羅斯民眾對西方國家 反感情緒增加,懷舊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民族優越感使俄羅斯民眾對現實產生了抱怨和不滿, 渴望重建昔日的輝煌成為民眾心中的一種共識。“俄羅斯國內贊成俄羅斯民族主義觀點的人在五年的時間內增長了將近一半:90年代中期的時候只有10%~12%,但到九十年代末的時候 已經增長到16%~18%了。”俄羅斯民族主義提供了這樣一種心理紐帶,人們在 這裡尋找到了帝國包括1917年前的俄羅斯帝國和1917年後的蘇維埃的成就和歷史的輝煌。

  人口危機直接導致了國外移民的大量進入,由於國內勞動力市場得不到滿足,俄羅斯政府逐 步放開對外國移民的限制。“在近10年的時間內,我們約接納了700萬的移民,主要來自獨聯體國家。”根據俄羅斯科學院國民經濟預測研究所移民中心的統計,俄羅斯每年需要接 納90萬移民,才能保證人口數量的基本平衡。難怪俄羅斯國內的一些民族主義者會發出這 樣的論斷:“現在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提高俄羅斯族的人口數量……如果俄羅斯的人口不能提高2至3倍,那就失去了其它一切措施的動力。如果連乘車的人都沒有了,那又為什麼 要改善和保障交通?如果連居住的人都沒有了,那又為什麼要建造房屋?如果連生存的人都 沒有了,那又如何能維持一個偉大的強國?”一方面是俄羅斯族人口數量的銳減,另一方面是大量外來移民的湧入,這就對敏感的俄羅斯人造成了心理上的威脅,保護自身安全、維 護種族“純潔性”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逐漸高漲,對外族人的排斥和仇恨思想引發了一系列 極端和非理性的行為。

  “個人的不安全感是導致民族主義、而且是極端民族主義出現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個人對國家感情的深與不深,通該社會的穩定與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一個社會越是穩 定,其成員的安全感越大,個人的感情要在激烈的民族主義中尋求發洩的機會就越小,反之 則越大。”正是民眾對政府措施不力的失望,西方國家的步步進逼以及本族人 口的銳減帶來了群體性的不滿,最終導致了俄羅斯國內極端民族主義的迅速發展。

  俄羅斯政府對極端民族主義的調控

  作為一個新成立的民族國家,俄羅斯最主要的任務是發展經濟、壯大自身實力,極端和非理 性的民族主義對國家和政府的戰略目標毫無益處。俄羅斯政府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國家一 方面重視民族主義的巨大精神能量,儘可能地加以借鑑和利用;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採取措施 ,注重調控民族主義、尤其是極端民族主義,竭力避免民族主義對社會可能產生的破壞。

  首先,俄羅斯政府將“俄羅斯思想”作為一種超越階層和種族利益的“全民族統一的價值觀 ”加以推廣,強調要把俄羅斯“傳統的價值觀”作為社會團結的思想基礎,“ 愛國主義”、“強國意識”、“國家權威”、“社會互助精神”對於俄羅斯的發展至關重要 。普京說:“我確信 ,不能就共同的目標達成一致意見就不可能有社會的發展。這些目標不僅僅是物質方面的, 也包含了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我們的人民所固有的愛國主義、文化傳統、共同的歷史記憶加 固了俄羅斯的團結。”在統一全民意識後,政府注重對國家經濟的建設,“我 們的目標是 絕對明確的,即鞏固俄羅斯在世界的地位,創造高水平的、安全、自由和舒適的生活條件, 最主要的,是要大幅度提高國民的福利待遇。為了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首先要改善人們的 生活水平。……要提高競爭力,使國家強大和富有,必須盡力使每個人都享有正常的生活條 件。”要力保俄羅斯“有一個光明的未來”。要建立強大的國家 調控體系以便對經濟活 動進行調控,使其“成為國家經濟和社會力量的有效協調員,使它們的利益保持平衡,確立 社會發展的最佳目標和合理引數”。“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儘可能快的時間、儘可能小的代 價使國家達到穩定”。

  另一方面,儘管民族主義中的愛國熱情對當代俄羅斯的發展來說是必須的,但“以熱愛本民 族為藉口採用利己主義的民族主義”應該杜絕。儘管現今俄羅斯的極端民族 主義無論從 規模上、還是從威力上來說都不足以對國家或民族產生摧毀性的破壞作用,但如果任由這種 極端民族主義無限膨脹的話,遲早會對俄羅斯的政治社會穩定、國內公民的人身安全產生威 脅。極端民族主義會“將民主制扼殺在萌芽中,實行強大的民族獨裁,嚴格地規範人民的生 活,穩固地社會秩序雖然這正是人民所希望的,但絕不是依靠恐怖的手段獲得,對於非 俄羅斯民族的仇視,面對整個外部世界的封閉,這一切最終將導致俄羅斯和世界上其它國家 之間的隔閡,從而離開世界發展的軌道。”正如某些學者所擔心的那樣,“當代民族主義,這是一隻受了重傷的野獸,它以一種極端的 形式表現出來;其威力甚至可以將一個非常穩定的社會撕裂成碎片。”更何況,俄羅斯社會對極端行為大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容忍和 漠視。“全俄社會輿論調查中心”的統計數字表明,約有50%的市民對2001年莫斯科發生的 光頭黨洗劫市場的流血事件表示了贊同。根據莫斯科大學社會研究中心進行的 調查全俄羅斯3849名記者參加了調查顯示,在回答“哪種形式的爭取自我權利的鬥爭形式是你可以接受的?”的問題時,年齡在17到24歲之間的人這樣回答:41.2%的人表示不會接受任何 形式;29.8%的人表示可以接受法律所允許的形式;12.9%的人同意使用任何形式,包括暴力。年齡在24到31歲之間的年輕人態度基本相同:相應為40.8%、32.8%和11.0%。而在回答“ 你認為極端民族主義的活動是否對國家有害?”時,只有56%的人認為對國家有害,8%的人 認為無害,35%的人則認為不好回答。而在“您認為哪種形式的極端活動更讓 您害怕”時 ,37%的人回答說是政治迫害,29%的人認為是挾持人質,只有27%的人回答是與法西斯主義 相關的宣傳,即針對民族和信仰所提出的侮辱、貶低和恐嚇的口號。有專 家指出,意識不到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和極端主義危險性的社會是非常可怕的。

  調控措施的效用及影響

  任何一個民族國家都不可能徹底擺脫民族主義的影響,“如果民族主義是不可能的,那麼民 族也就不會存在了。”但是國家和政府的相關政策可以對民族主義的發展方向 起到一定的 引導和限制作用。可以預見的是,俄羅斯國內的民族主義將長期存在並持續發揮影響。既然 它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國家和政府的任務就只能是正確認識其作用,對其進行適度地調整和 控制,儘量趨利避害。俄羅斯政府對國內的民族主義採取了一定措施,實踐證明這些措施切 實有效,確實起到了緩和社會矛盾、加強社會團結、促進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

  首先,俄羅斯政府以維護民族利益為根本宗旨,集中精力發展國民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儘管俄羅斯繼承了原蘇聯的大部分家底,但也繼承了原蘇聯10000億盧布的內債和1200億 美元的外債。“90年代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幾乎下降50%……大概這是俄羅斯近二三百年來首次真正面臨 淪為世界二流國家,抑或三流國家的危險”。俄羅斯成立之初實行的“休 克療法”使國家長期衰退,經濟出現了負增長。俄羅斯的GDP是中國的兩倍多,可到1 998年已經變成了中國的三分之一。普京上臺後,經過全面系統地整體調整後,俄羅斯經 濟基本進入了穩定發展的階段。從1999年到2004年,俄羅斯GDP分別增長%、10.0%、5.1% 、4.7%、7.3%和6.8%[35];2005年到2007年俄羅斯的GDP分別增長了%、6.7%、7 .6%;2008 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的預期值甚至高達7.5%。跟據“全俄民意調查中心”統計的 資料結果顯 示,與1998年相比,感到“難以生活”的人由45%降至21%,覺得生活“還算不錯”的人由5% 增加到25%,對生活泰然處之的人由24%上升至44%。根據2006年的最新GDP統計資料顯示,俄 羅斯國內生產水平已經恢復到蘇聯時期的70%,多年來第一次可以“鬆一口氣了”。經濟 條件的改善給政府解決國內極端民族主義問題提供了良好的現實條件。要知道,極端民族主 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俄羅斯社會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的副產品之一。

  部分學者在談到俄羅斯政府對極端民族主義的治理措施時持批判態度,認為政府的態度不夠 鮮明、過於軟弱。對此,筆者認為,俄羅斯政府對於極端民族主義的措施是切實有效的,基 本上可以說是成功的。其一,國家確認了極端民族主義的危害性。極端民族主義具有極端和 非理性的特點,不僅會對公民的合法權利造成傷害,更加會影響和危害正常的社會機制,最 終對國家的政治經濟造成破壞。對於這一點,國家和政府一再強調,政府的任何官方檔案和 宣傳資料上對極端民族主義都是持批判和否定態度的,這就在全社會範圍內對實施極端行為 的組織和個人起到了警告和防範的效用。其二,從治理的方式上來說,國家對於極端民族主 義的治理,以《反極端行為法》為代表,其打擊物件是極端組織和極端行為,並不針對個人 。其目標並不是要徹底消滅極端民族主義,而是要將極端民族主義基本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 內,不使矛盾進一步激化。事實證明政府的這一舉措是明智的,政府對極端民族主義態度明 確,但在方式方法上講究策略,其治理結果是極端民族主義的組織和行為被基本控制住了, 並沒有在全社會範圍內爆發出來,也沒有對整個社會造成破壞性的威脅。從這一點上來說, 俄羅斯國家和政府的調控措施是成功的,是卓有成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