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市場相關論文

  大學生消費市場深具潛力,隨著現代經濟形式的發展,校園營銷成為企業市場營銷的重要戰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消費市場論文,供大家參考。

  大學生消費市場論文範文一:基於大學生服裝消費的市場營銷對策研究

  摘要: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也呈現出獨特性。他們個性鮮明、思維活躍;樂於接受新事物、結交新朋友,對於品牌的需求也非常強烈。有些學生認為穿戴時尚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而也有學生認為實用性、功能性是服裝價效比的體現。總體而言,當前大學生更是願意按照自己的審美觀選擇服飾,針對這些消費心理,從而進一步進行市場營銷對策的研究。本文從大學生心理變化發展的角度分析了大學生特有的消費心理特徵,對大學生服裝消費行為、影響大學生服裝消費的因素等內容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大學生;服裝消費;市場營銷

  一、當代大學生服裝消費心理

  消費心理,是消費者在社會總體消費環境的影響下,調節控制自身消費行為的心理現象。心理學家按照它發生的先後將其概括為認識過程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三個方面。由於大學生所處的特殊社會環境,使他們產生了與其他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他們具有獨立性,欣賞前衛、追逐時尚,並喜歡通過對前衛、時尚的追逐,展現個性魅力,同時又具有叛逆精神。其服裝消費心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追求品牌,突出個性。大學生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對時尚資訊敏感。追求品牌、崇拜時尚,關注時尚流行資訊的釋出;自我意識迅速增強,追個性獨立,反映在消費心理上就是願意表現自我個性與追求,往往把所購買的商品同自己的理想、職業、愛好和時代特徵,甚至自己所崇拜的明星和名人等聯絡在一起,併力求在消費活動中充分表現自我。大學生消費個性化的表現,是新型青年文化運動的顯著特點。這種個性化也可以理解為時尚化和風格化,而不僅僅是傳統的青年文化對個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現。新知識的爆炸式增長、新技術的迅速推廣應運和新的資訊傳播媒介對日常生活的深入影響,使時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快捷,同時具有更鮮明的主題和更人性化的表現形式,並因而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具有象徵性和大眾化的色彩和基調,即成為一種風格化的東西。

  樂於攀比,喜歡從眾。大學生群體多以班級、寢室為單位,在集體生活與學習中喜歡結伴而行,難免會出現攀比心理。對於購買的商品,他們之間會從款式、色彩、價格、功能性和實用性等方面進行比較,甚至是炫耀。而長期的集體生活又讓大學生群體形成了從眾模式,關係要好的同學之間會出現相互模仿和追隨的現象。

  追求虛榮,衝動消費。衝動性消費正是源於情緒動機的支配。大學生雖然有較強的思維和決策能力,可是也往往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物的影響。比如受到商品外觀、換季和節假日打折促銷、廣告宣傳及周圍環境的影響。時尚服裝不僅可以提高個人形象,加強別人對自己的好感,增加自信心。穿著自己喜歡義能引領潮流的服裝,能夠引人注日,展現自己的風采,甚至能引起他人的羨慕和讚歎,使自己的虛榮心得劍極大的滿足。

  二、當代大學生服裝市場的營銷策略

  針對當代大學生的服裝市場,要充分把握市場的營銷策略,緊跟大學生群體的消費心理,適時的調整營銷策略,把握商機。

  一塑造品牌,培養品牌忠誠度

  大學生群體所處的年齡段,正是價值觀與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企業應該定期調研,注重消費者的訴求,收集他們對於產品的建議,進而提高服裝品牌的形象。大學生群體的特點是追求快、新、奇,只有抓住他們的心理,讓他們感受到品牌文化與他們的個性需求相匹配,才能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

  二注重產品,提高服務質量

  大學生購物資訊的獲取途徑是多樣的,他們注重口碑營銷和搜尋營銷,重視第三方評價。最初會通過圖片資訊,文字描述等途徑來獲取相應商品的瞭解。這促使商家在做商品宣傳時,應注實事求是,不能誇大宣傳。同時,商家應努力提高服務質量。“90後”大學生是一個思維活躍、敢說敢做的年輕群體。購物體驗會直接影響消費者對於商家的滿意度,進而影響潛在顧客的消費選擇。商家要做的是盡力使每一位顧客感到滿意,營造良好的客戶關係,真誠、貼心,全面為顧客著想,把客戶放在心中,給予上帝般的服務熱情,有效吸引並開發潛在的消費者,只有這樣商家才能贏得口碑獲得長遠的利益與發展。

  三鎖定目標,注重宣傳策略

  任何企業要想使本企業的產品在市場與顧客心目中佔據一定的位置,必須通過一定內容的廣告宣傳去影響市場與顧客。當下,各種各樣的媒體廣告報紙、雜誌、電視、廣播、傳單、戶外廣告等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為的是讓消費者在潛意識中對品牌產生了印象,甚至產生忠誠度。企業產品如果要在同類產品市場佔有一個適當的位置,其廣告宣傳內容要著重宣傳本企業產品不同於其他同類產品的某一特性;企業的產品如要在在同類產品市場處於特定的位置,其廣告宣傳上著重宣傳本企業產品不同於其他產品的一定檔次。

  四加強促銷,刺激消費

  促銷策略是市場營銷組合的基本策略之一,適當的促銷引起消費者的注意、興趣,激發他們的購買慾望、購買行為,以達到擴大銷售的目的。由於服裝產品的季節性與流行性,促銷活動總體規劃應以季節為主題進行策劃。一年的時裝季節通常為2~4季,服裝設計師和服裝生產商針對零售商的促銷常在季節前進行,如夏季時裝釋出安排在1月份或2月份,春季時裝釋出則在上一年的10月份或11月份;而零售商的促銷則滯後些。服裝的款式、面料、色彩、穿著搭配是促銷內容的要素。服裝產品是一種非功能性價值含量高的產品,其感知手段主要靠視覺、觸覺,而且流行週期短,款式變化快,市場定位較為嚴格和細緻。企業要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需主動貼近大學生的生活,贊助校園活動,融入校園文化,讓其產生親切感與歸屬感,從而引導正確的消費觀念,開拓企業在校園的銷售市場。企業要有著長遠的目光,要配合學校幫助他們培養正確的理財和消費理念,有責任主動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參考文獻]

  [1]張梓煒.淺談服裝設計中的要素探討[J].美學技術20132: 162-162.

  [2]任濤.大學校園文化氛圍之群體體系研究[J].長江師範學院院報201210: 131-136.

  [3]張靜.消費主義思潮與大學生消費行為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16.

  大學生消費市場論文範文二:基於大學生消費心理和特點的大學生消費市場分析

  摘 要:在高等教育不斷髮展情況下,並伴隨高校大規模的擴招,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了高校的大門,使得高等教育市場化運作日益完善。大學生消費市場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千千萬萬父母抱著這樣一種觀點對教育進行投資,這使大學生的消費支出高出了一般水平。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消費心理;消費特點;消費市場

  中圖分類號:G6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22-0000-01

  一、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特點

  大學生是社會消費的一個特殊群體,有著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特點。

  一大學生以感性消費為主導。大學生通常是沒有經濟來源的,經濟獨立性較差,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常常不能理性地對消費成本與價值進行衡量。大學生還不能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同時消費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廣告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衝動消費。

  二大學生消費對品牌的忠誠度高。大學生消費經常會相信自己的心理感覺和真實體驗,消費不看價格,只要認為好就買。如果對某種品牌產品產生好的心理和體驗,就會對此品牌形成好的印象,從而堅持使用,並始終保持對此產品品牌良好的忠誠度。

  三大學生消費傾向呈現多元化。當今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大學生們早已不再滿足於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的單調枯燥生活。娛樂消費、運動消費、手機電腦以及新型的IT產品消費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的消費呈現出明顯的多元化趨勢。

  二、大學生的消費結構和消費層次分析

  大學生經濟尚未獨立,在生活費來源方面,有的同學多依靠父母,有的同學依靠助學貸款,有的同學能獲得獎學金,還有的同學通過打工補貼日常開銷,當然也有極少數同學還需申請減免學費。由此可見,大學生生活費主要的經濟來源是來自父母,但來源逐漸趨向於多元化。

  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用於日常衣食住行,消費金額較大的比如手機、電腦、各類培訓並不包含在其中,形成額外消費。時下電腦已成為大學生主要消費品,高校大學生是電腦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年級越高,電腦的普及率越高,大一剛入校新生僅有30-40%的學生擁有電腦,而大四學生中擁有電腦者已經高達80-90%。

  大學生消費結構呈三角形的結構。家庭明顯富裕的同學位於三角形的上端,人數相對少,他們擁有名牌電腦、名牌手機等貴重物品;家庭比較貧寒的同學則處於三角形的下端,人數相對多,他們往往要靠勤工儉學或助學貸款來維持大學正常生活;其他同學則位於三角形的中間,他們衣食無憂,生活水平居中。從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從三角形的上端到三角形的下端依次消費水平降低,體現了大學生消費的層次性。

  三、大學生消費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

  大學生消費直接影響著家庭生活水平。平均每年約一、兩萬元的大學生費用對於一個工薪家庭來說,負擔不輕。拿普通工薪家庭三口人來說,滿足一個大學生一年的消費需要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別對於農村的家庭而言更是。雖然由於經濟的發展,城市和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家庭開支用於大學生消費的比重在逐漸下降,但下降速度緩慢且大學生消費之大仍然是某些家庭難以承受的。一個大學生的消費佔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而在農村甚至可佔到80%-90%。無疑,目前大學生的消費已經給學生本人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尤其對一些貧困家庭,有些同學需要通過申請助學貸款來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

  大學生的消費特點和消費行為不僅僅只影響家庭,大學生消費還直接影響著整個消費市場和國民經濟。目前,大學生消費市場已經逐漸形成,這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大學生消費市場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的正確引導

  綜上分析,大學生消費不僅僅只關係到自己、學校、家庭,而且還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和諧與發展。因此要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的正確引導。

  一引導大學生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理智消費。作為一個純消費者,大學生的經濟來源大多依靠家庭,大學生消費時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的承受能力,還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費的誤區。大學生消費要具有維權意識,社會中欺騙消費者的各種不法行為屢禁不止,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大學生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消費權利。

  二加強對大學生正確消費觀念的培養。目前高校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行為和特點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還有相關課程內容設定的因素,與人生觀、價值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得到充分開展,從而難以達到對大學生消費真正的指導,學校應下大力氣加強對大學生正確消費觀念的培養。

  三加強大學生合理儲蓄的宣傳力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理財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銀行等金融機構應加強大學生合理儲蓄的宣傳力度,量入而出,提倡理性消費和節約思想,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塑造節約型的社會理念。

  總之,大學生是一支特殊的社會消費群體,有著獨特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經濟上尚未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使得大學生消費呈現出許多矛盾。大學生消費會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也會影響到方方面面。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處於養成階段,容易受家長、教師、同學及社會其它成員的影響,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消費觀念是擺在社會面前的一個難題。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校的大規模擴招,大學生消費市場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學生消費市場是一個規模和潛力都很巨大的市場,如何規範併合理的發展這個市場也是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在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學生消費才會更加合理。

  參考文獻:

  [1]阮氏雲英,楊青.中越大學生網路購物的調查分析――以昆明和河內大學為例[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