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育本科論文

  長期以來,化學教育工作者在處理化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關係時常常走入誤區。實際上,化學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人性化、教養化的教育,兩者所追求的目標是一致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中化學教育問題及新型教育模式探討

  摘要:目前,我國高中化學的教學模式仍然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並且應試教育使其進一步加強,。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對化學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限制。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育

  1高中化學新型教育模式

  1.1活動教學的方式

  進行高中化學教學時必須要積極開展活動教學,教學活動就是學生的活動,教育的形式必須具備教育和實踐以及創造和操作的形式,使學生在進行教學時能夠進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參與和實踐,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在化學教學的課堂上,將教學內容融入到活動教學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的內容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使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進一步提升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掌握了探索的能力。

  1.2探究問題的模式

  在進行化學教學時,可以採取問題探究的新模式。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將所學過的知識結構以及知識框架探索未知的知識。化學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與學生一起探討並解決教學活動中所產生的問題。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指導,然後通過自己的自主的思考從而獲得實踐的知識與經驗。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進一步優化自身所具有的知識機構和框架。以往的教學模式,將教學的結果作為教學的重點,而忽略了教學的過程,而教學的過程就是指獲得結果的過程。在這種新型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可以自由的並且主動的發現提出問題,假設問題的答案並進行推測,從而在進行分析和解決的過程中獲取一系列相關的知識,進一步的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發現問題的所在,並且對問題進行分析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使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夠得到提升。

  1.3探究合作的教育模式

  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採取探究合作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給予學生主體地位高度的重視,改變了傳統教育模式將教師作為主體地位的理念。在探究合作這種教育模式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引導者,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使學生以探究合作的方式進行自主的學習。而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和學生之間具有良好的互動與交流,從而引導學生積極的探索,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通過合作的形式將發現的問題解決,從而獲取新知識,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也就是學生接受的知識較為被動。進而使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在講解高中化學必修一中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第一節金屬的化學性質時,首先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選出相應的小組組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索這種方式對問題進行討論,每個小組分別針對所發現的問題進行合作探究。隨後各小組之間再由組長代表進行合作探究。經過小組內部以及小組之間進行合作探究的問題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可以與化學教師之間進行合作探究,從而由教師的進一步引導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與思考,並且還可以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採用這種教育新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提高學生化學綜合能力的同時,推進我國化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2結束語

  目前,我國高中化學的教學模式仍然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並且應試教育使其進一步加強,。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對化學的發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積極的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同時發展探究合作的教育模式,從而使教學的質量以及效果都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使學生能夠全面的發展,同時具備全面的素質,從而對化學學科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高校化學教學實驗室安全教育與管理黃文霞;羅一帆;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09-20

  2、化學史教育與教學鮑時安,張家登化學教育2000-01-28

  範文二:社會化與專業化化學教育論文

  摘要: 高三階段的化學是為流向化學專業或化學相關專業的學生開設的。這些學生與其它學生相比較,多數是對化學學科有濃厚興趣,而且化學基礎又是較好的學生。

  關鍵詞:社會化;專業化;化學

  1.化學教學首先應注重德育教育

  教學過程應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性。知識技能的傳授和掌握總是在一定的思想體系指導下進行的,體現思想教育的作用。在教學中,應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通俗道理和簡潔語言,寓理想道德教育、國情國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及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於化學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各環節之中。讓學生在不斷地積累知識的同時,逐漸培養良好的道德風尚,樹立科學的人生觀。

  2.高一、高二階段的教學應突出化學的社會性

  化學教育的社會化,能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為化學教育專業化作好精神準備。還能讓大多數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認識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開展化學社會性教育,可產生積極的誘導因素,使學生喜歡化學,這是學好化學的先導,也是化學專業思想穩定的必經之路。3.結合筆者所在校大多學生來自農村這一具體實際,開展化學教學工作。

  1結合教材講授化學史結合教材內容概括介紹我國造紙、制火藥、瓷器的燒製;石油、煤的最早使用;侯氏制鹼法的貢獻;結晶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介紹拉瓦錫對“燃素”的否定、道爾頓原子科學的假說、凱庫勒苯環結構的夢得、門捷列夫元素週期律提出,以及居里夫婦釙、鐳元素的先後發現……。介紹化學及其應用的新成就和發展趨勢。這不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能陶冶學生的愛國之情,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激發學生頑強刻苦和奮發向上。

  2聯絡生產和生活實際進行教學遵循化學教育社會化,應使未來公民掌握有應用價值的知識這一宗旨,加強化學教學同工農業生產相聯絡,應成為中學化學教學的方向。例如:

  ①貴州紅壤、黃壤多,土壤呈微酸性pH多在5~6之間,且土壤粘性重、缺腐殖質、團粒結構較差、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因此,土壤改良時,應施以石灰和增加有機肥的使用等。

  ②肥料的合理使用。貴州農村大都有糞尿拌灰或把潮解的硝銨埋在草木灰裡的習慣,為改變這一狀況,必須結合化學知識,讓學生了解銨態氮肥如NH4NO3、NH4HCO3及醯胺類肥料[如CONH22]等遇鹼草木灰中含有鹼性鹽類K2CO3等都會反應放出氨氣,從而使氮肥肥效降低。總之,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應結合教材適當對學生進行環境化學、農業化學、醫藥衛生化學、生活用品中的化學等方面知識的教育。這樣,不但能鞏固學生的化學知識,還能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精神。使學生明確化學科學對升學、科研生產、生活、工作的所有領域都能發揮巨大作用。

  3.高三階段的教學應面對現實

  高三階段的化學是為流向化學專業或化學相關專業的學生開設的。這些學生與其它學生相比較,多數是對化學學科有濃厚興趣,而且化學基礎又是較好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化學教學,應遵循化學學科的特點,強化化學基礎理論、基本概念、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化學基礎知識有很強的思想性、嚴密的科學性、邏輯性和高度的抽象性,是指導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理論依據,同時又由元素、化合物知識所匯出,教學中二者應相互滲透和穿插。這樣,可使基礎理論在具有一定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又使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置於基礎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結合中學現狀,為了準備參加高考,高三學段還應以高考為目標,強化高考的系統複習,依據《考試說明》,加大解答各類題型技巧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此外,化學教學社會化與專業化是素質教育與現行高考制度共存的必然選擇。普通中學化學教師應面對現實,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既反對片面追求升學率,還要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應將化學教育社會化與專業化緊密結合,把教學質量的提高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並進行積極地改革。

  參考文獻

  1、美國高中化學教材中的職業生涯教育周青;趙永春;外國中小學教育2007-04-08

  2、關於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的若干問題王祖浩化學教育200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