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教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芻議論文

  在體能教學課上對 10 0名大學本科生進行鍼對性的心理素質培養 ,所採取的教學方法有表現力練習、增強自信心、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教育等 ,結果表明 :心理素質培養的體能教學對學生的自信心、表現力、鍛鍊自覺性和情緒控制能力等有積極意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體能教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芻議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體能教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芻議全文如下:

  摘 要:體能教學課是高校教學課程的重要環節,對於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體能鍛鍊水平,尤其是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時期新背景下,加強體能教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該文旨在體能教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進行分析,通過提高體能教學課教學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大學生是一類特殊的群體,一般的年齡在18~22歲左右的年光,換句話說,大學生正好處於人生的關鍵階段,也是人生的旺盛時期,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學生的心理更加的微妙,處於由幼稚到成熟的重要時期,其心理素質某種程度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可塑造性。必須要認識到這一點,緊緊抓住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變化,從而對大學生進行訓練,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文中主要研究體能教學課中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方法,探討體能教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方面提供借鑑。

  1 體能教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

  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工作實踐經驗,對於體能教學課有著豐富的經驗,也有著自己的認知,筆者認為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體能教學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表現力提升。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可以看出,學生的態度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學生由原來的怕鍛鍊到後來的積極鍛鍊,他們的表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這就是體能教學課的重大作用,學生由當時的不敢到現在的積極參與,這絕對是一種超越。

  第二,自信心增強。體能教學課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體育課程,一般的體育課程由於趣味性不強、枯燥,很多學生很不願意參與,但是體能教學課則不同,它不僅需要老師在理論上進行引導,還需要老師在實踐中進行指導,使得學生不僅僅懂得鍛鍊的意義,而且還能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掌握科學正確的鍛鍊方法,從而使學生在實際的鍛鍊過程中,不斷增強自信,提高對自我的認知。

  第三,自覺性增強。大學的體育在於增強學生的健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我們的大學生以健康的體魄迎接社會的競爭和挑戰。增強學生鍛鍊的自覺性和使他們獲得終生體育的關鍵在於正確的引導。從學生體能的增強和身體素質的提高出發, 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鍛鍊,從膽小拘束到投入熱愛而獲得認同,達到自覺,使他們真正體會到鍛鍊的價值。

  2 體能教學課中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方法

  2.1 強調錶現力的培養

  在進行體能教學課訓練之前,老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思想灌輸,讓學生在思想意識上認識到體能教學訓練的重要性,從而使得學生認識到體能教學訓練的作用,進而更加專注地做好體能訓練教學訓練。體能教學訓練不僅僅是簡單的身體訓練與簡單的發展體能,更為重要的是身體素質的培養,還有就是意志品質的培養。在實際的體能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教學過程的循序漸進,很多學生心理素質不是很高,老師需要抓好對量和度的把控,逐步加強量和度的把控,從而使得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增強自己對體能訓練課的認知,從而從心理上建立起良好的鍛鍊動機。

  2.2 強調自信心的培養

  心理素質鍛鍊的一大重要方面是關於自信心的培養,可以說自信心是大學生心理素質鍛鍊的重要目的。在實際的大學生體能訓練過程中,老師需要將大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與大學體能訓練課程相結合,更加地體現出體能訓練課程對於大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的作用。一般來講,在體能教學的初期,大學生在慢慢地接觸大學體能訓練課程的過程中,在與課程訓練的磨合過程中,就已經慢慢地建立起了初步的自信。通過初步自信的引導,老師可以在逐步的訓練過程中,加大負荷,提高量度和力度,從而使得學生慢慢地感受自己的潛力,從而在訓練過程中,不斷增強自己的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3 強調自我意識培養

  體育教學的目的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在體育鍛煉的實踐基礎上,提高自身體育鍛煉認知,通過體育鍛煉實踐和認知的統一,從而激發出學生學習體能訓練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久而久之,學生慢慢地形成鍛鍊的習慣,形成體育鍛煉的願望和興趣,即使在平時,學生也會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從而形成主動鍛鍊以及終身鍛鍊的意識。另一方面,加強體育教學環境的塑造,體育教學環境對於大學生體育意識的形成以及鍛鍊質量都有著重要影響。同時,也更加有助於大學生心情的培養與保持,在愉快的心情下,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瞭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培養體育意識。

  2.4 提供心理穩定能力控制的訓練機會

  在實際的大學體能訓練課程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儘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心理穩定能力控制的訓練機會,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以及最快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訓練過程中,老師可以採用分組練習以及預測、補測的方式,在循序漸進中,使得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最大限度的鍛鍊,對於那些表現良好的學生,老師需要注意給學生最為充分的肯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而對於那些表現一般的學生,老師也需要鼓勵,同時對於他們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原因與根源,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的積極性,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心理素質與水平。

  3 結語

  綜上所述,心理素質訓練是高校體能訓練課的重要環節,通過加強對於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全面進步與發展,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格與魅力,培養學生的勇敢精神,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對於學生漫長的人生道路有著巨大的輔助作用。因此,必須要注意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與競爭力,從而使得學生在畢業後更好地服務社會,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