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易發溼疹什麼原因

  冬天是溼疹的高發季節,如果出現了可能是溼疹的症狀就要及時治療。那麼,為什麼在冬天會容易出現溼疹呢??又有什麼辦法可以有效緩解溼疹症狀呢?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冬天溫度降低,人的面板調節功能減弱、出汗少,不易形成面板的油脂保護膜,尤其是北方的乾燥天氣,空氣中的水分比較少,洗完澡後清潔走了對面板具有保護作用的油脂也消耗了身體的水分,更容易導致面板瘙癢、脫皮等症狀。

  冬季溼疹又稱為“冬季癢”或“乾性溼疹”,是冬天常見的一種面板病。更年期後的女性,都是高危險群,好發的部位是面板油脂分泌最少的小腿前側以及腰部附近。嚴重時可能還會造成面板潰爛、面板增厚現象,所以不可不慎。

  冬季溼疹也可能造成相關後遺症,尤其是對於糖尿病人,小小的傷口都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嚴重者進而導致截肢,還有對於幼童,可能因為睡覺時很癢,卻無法剋制拼命抓癢,結果整個小腿都是抓痕破皮流血,最後留下長久性的疤痕,應注意防範,做好溼疹的護理工作。

  溼疹怎麼治療?

  1、溼疹的治療需要根據溼疹的具體症狀來分析治療的方法。不管多嚴重的溼疹,首先要注意止癢,溼疹會讓患者感覺到瘙癢難忍而不自覺的進行搔抓,但是溼疹再癢也不能胡亂的搔抓,搔抓不僅不能止癢,還會加重皮疹,甚至引發感染的情況,所以止癢是第一要點,止癢可使用抗組胺藥及鎮靜藥,必要時可用一些麻醉劑等。

  2、注意日常生活的誘因,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能夠引起溼疹,如某些食物,比如魚蝦雞蛋等,或者生活環境中有塵蟎感染,使用的化妝品中所含的一些化學物質導致的過敏反應,甚至胃腸道功能失調,新陳代謝異常等,都是可能誘發溼疹,所以,溼疹的產生是複雜的,因此,治療溼疹的第二要點就是要找出誘因。

  3、持續用藥,很多患者用藥一段時間後,覺得症狀消失了就自行停止用藥,而導致溼疹的復發,所以,是真用藥應該堅持,根據自身的情況,聽從醫囑逐步的減少甚至停止用藥。

  溼疹的治療偏方

  1、黃連蜂巢治療溼疹:將黃連研極細;蜂巢研末,再加凡士林,文火溶化,攪拌成油膏,先用2%溫鹽水洗淨患處,後塗油膏。注意不可用熱水燙,越燙越壞。散風祛溼,治療溼疹。

  2、青魚膽汁治面板溼疹:將青魚膽剪破,取膽汁,與黃柏粉末調勻,晒乾研細。用紗布包裹敷於患處,清熱解毒,用於治療溼疹久治不愈者。

  3、綠豆粉香油治溼疹流水:將綠豆粉炒成黃色,晾涼,用香油調勻,敷患處即可。

  4、地榆馬齒莧治療嬰兒溼疹:將生地榆、馬齒莧用水煎200毫升,用紗布取液於患部溼敷。幹後再行浸藥,每天敷3~6次。

  5、車前草治溼疹:將車前草,龍膽草,羊蹄,烏蘞莓,黃柏,地膚子,明礬,野菊花碎成粗末,煎水洗患處,1日2次。可以清熱燥溼,殺蟲止癢,用治急性肛門溼疹。

  小貼士:要選擇合適的方法治療,平時也要多注意衛生,勤洗澡,遠離過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