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上好體育課

  在體育課中激發中小學生學習興趣,是奠定學生終身愛好體育的前提,也是學校體育課中一個重要的課題。體育課是中小學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中小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興趣是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導師,中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一旦被激發,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的。我認為快樂體育強調情感,興趣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愛好,改進陳舊的教學方法,努力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增強體質,這將會使學生受益終身。小編給各位總結出一些關於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好體育課方法一: 專業的引導作用

  教師的一般素質是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興趣中最早期的影響,體育教師受專業的薰陶,形成了體育教師特有的專業氣質,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如何看待體育課。

  體育教師健壯的體魄、富於幽默的談吐、洪亮的口令以及精明的組織才能,對專業的高度熱情、良好的運動能力等等,這一切不僅使體育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形成一個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而且使學生具體生動地看到了體育鍛煉的效果,產生模仿的願望,從而引發學生努力上好體育課的熱情和興趣。特別是體育教師要有良好的運動能力,教師良好的運動能力是指教師正確、優美、輕鬆和熟練的示範動作,以及良好的運動成績。首先以跑步為例,教師即使示範一個簡單的“起跑”動作,只要動作協調、流暢,給人以一種美感,學生都會十分羨慕,並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學習以及練習過程中就會十分認真,且表現出相當的興趣。教師要很好的運用自身的條件,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鍛鍊,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展示出最佳的精神風貌,對學生起到榜樣作用,吸引每一個學生,影響每一個學生。

  上好體育課方法二: 增強體育教學的遊戲性

  好玩好動是中小學生的天性,老師的任務就是保護和發展他們的體育興趣。而體育遊戲作為一種體育活動形式,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趣味性強,生動而活潑,還能鍛鍊身體,培養學生堅毅品質和團結合作精神,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經常運用競賽和遊戲的方法,適當地編排一些競賽性遊戲去練習,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趣味性,又能創造熱烈的體育氛圍。如在投擲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比賽射紙飛機,比比誰的飛機飛得高、飛的遠,學生都特別感興趣,很快就進入了投擲訓練。通過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練、練中樂、樂中思,使學生的天性在“玩”中得以體現。豐富多彩的課堂遊戲避免了動作練習的枯燥感和單調感,從而激發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使學生增添了其樂無窮的新鮮感,從而達到累而想練,疲而不厭,愛好體育活動學習的興趣。 在具體指導學生進行鍛鍊時,我還經常把體育鍛煉和遊戲娛樂結合起來。比如一邊練跳繩,一邊教小學生們唱兒歌:再如在教學“前滾翻”時,我由一個滾動練習的遊戲開始,首先讓學生認識正確動作的重要性,然後進入學習部分,大部分學生一開始就被遊戲吸引而注意力集中了,興趣也就激發了。

  在體育課程中我還經常採用競賽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如在教學100米跑時,我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後以接力賽跑的形式進行比賽,得第一的小組獎勵他們一面競賽小紅旗。這樣就把學生就對跑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而且培養了他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合作精神,很多不擅長跑步的學生也都鼓足了勁,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為小組爭光。這樣的鍛鍊會使孩子感到滿身喜悅,可以很快喚起學生熱烈、高昂的歡快情緒,產生愉悅心理,使學生在“玩”中掌握知識技能,體驗到知識之樂,身心都得到鍛鍊。

  上好體育課方法三: 教學方法要創新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一直是“教師:講解--示範,學生:聽看--練習”的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死板、單調、成人化的教學方法,嚴重抑制了中小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突出表現為喜歡上體育課的小學生正在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減少。因而,在目前的中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急需改進陳舊的教學方法,以適應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有趣味的活動中,既能鍛鍊身體,又能在不知不覺間完成學習任務,這已成為廣大小學體育教育工作者普遍關心的問題。那麼,如何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呢?

  1、小學體育教學中創設情境的基本手段

  1.運用語言描述創設情境:通過教師聲情並茂,妙趣橫生的教學語言,描述活動情節、過程,以及角色對話等,使學生如臨其境,盡情參與。

  2.運用圖畫顯示創設情境:即用圖板小黑板等標示活動路線、方向,用掛圖顯現動作形態、過程,利用景物烘托環境氛圍,以及在場地上描畫“河溝”、“魚塘”等。

  3.運用歌謠口訣創設情境: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水平出發,把技術動作要領編寫成通俗易懂的歌謠口訣,使朗誦與意念相結合,學習與鍛鍊相結合,儘快領會動作要領。

  4.運用動作模仿創設情景:即把各種派生的角色,通過形象的動作表現出來。如象行、馬奔、兔跳、鳥飛,以及人物的舉止形態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動。如學習立定跳遠,採用“袋鼠跳”的形式,突出雙腳起跳,雙腳落地,協呼叫力的動作特點。

  5.運用聲像工具和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利用電影、電視、錄音和多媒體等工具創設情境,能增強學習的效果。當我們學習比較複雜的技術動作時,有條件時常常觀看技術電影及錄相,分析動作要領,觀後使學生直接感受技術要點。

  6.運用大自然中的景象創設情境:創設一個在大自然中娛樂的情境,能使學生在動中有趣、動中有情、動中有練,通過意境情緒的驅使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如,學習短跑時,創設“穿過小樹林”的情境。

  2、小學體育教學中“情境”運用的時機

  1. 在課的準備部分運用。通過模仿各種勞動、運動、生物活動等,達到身體由相對安靜狀態向運動狀態過渡的目的。小學生活潑好動,極善形象思維,他們見到某種事物,便會情不自禁地浮想聯翩,甚至手舞足蹈。教師可抓住這一特點,把思維--動作融為一體,在教師預設的情境中鍛鍊,以無聲模仿操為主,如教師根據季節變化給萬物帶來的生機為線索開展活動。如“找春天”就是在教師語言啟發下,學生髮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很多奇妙的動作。準備活動是在教師主導作用下完成的,教師說“春天來了,小樹長高了”,學生可做伸展運動,也可做提踵練習;“春天來了,桃花悄悄開了”,學生可做蹲起斜上舉動作,也可三、五人拉手成圓形,表示桃花開;“春天來了,青蛙醒了”,學生可邊叫邊跳。在這樣的活動中,使學生的智慧和體能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師預設的情境教學中,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為基本部分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2. 在課的基本部分運用。基本部分的教學,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方法的運用上,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

  預設有一定情趣的教學方法。常用的有:

  ① 作為處理教材的手段:當我們學習某項運動技術時,常常用特點相近的運動現象來說明學習中的某個問題,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動作的情節、過程,使學生從中受到啟發。形象化地感知到運動技術的速度、弧度、角度、用力方向、用力順序、特點等,從而加快學生理解技術要領的過程。如,在教正面投擲壘球的動作時,提示學生想一想“鞭子抽打動物”一瞬那間疾速準確的舉動,使學生產生思維聯想,得出技術動作的正確概念和要領,從而促進技術動作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② 作為發展身體活動能力的手段:通過角色模仿和情境的過程活動,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以及走、跑、跳、擲、攀登、爬越等基本活動能力。如,在做高抬腿跑時,讓學生想一想上坡騎自行車時的腿部動作;在培養跑的衝刺能力時,可創設“追逐跑”或“抓特務”等小遊戲進行;在跳躍練習時,可創設通過“雷區”;投擲練習時,可創設“炸碉堡,填炮彈”。如此等等,這些情境的創設,一下吸引了學生的參與慾望,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既鍛鍊了身體,又能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 作為組織教學的手段:創設“開火車”、“劃龍船”、“火速到達”、“安全轉移”等等。這是為了使教學環節、教材之間的銜接緊密和轉換迅速,避免無意義的時間耗損而採取的組織措施。另外,還可以創設邊轉換邊放鬆的調節性的情境活動。

  3. 在課的結束部分運用。為了使運動中所造成的疲勞能儘快消除,使高度興奮的精神狀態得到適當抑制,使身體由緊張的運動狀態逐漸地過渡到相對靜止狀態,這部分教學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這時教師可通過多種方法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運用情境法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如在課結束時,常常採用閉目入靜放鬆法,教師就可提示學生想象自己駕駛著一條大船,課中的大運動量練習,是船在大風大浪中航行,而入靜放鬆時,則是船進入了風平浪靜的港灣,靜靜的,沒有一絲風,沒有一點浪,尤如軍港之夜。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隻鳥、一隻鷹在萬里晴空之中翱翔,從而達到快速放鬆的目的。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結合課堂教學的三大環節,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也使教學任務在教師預設的教學情境中較好地完成,切實達到了學生在愉快中鍛鍊、發展的目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有讚美性的評價語言

  美國的教育家曾說過:“人性最本質的特點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賞”。 小學生活潑可愛、有進取心、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參與意識。在教學中,學生的需要獲得滿足或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能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理反 應。學生在學習體育課的過程中,他們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讚美與關注,我們如能及時準確地抓住學生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心理需要,適時進行教育,給予及時的讚賞,給予適當鼓勵和表揚,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使他們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學生的心理就能夠健康地發展,而且對體育課的興趣自然會提高,這樣我們的課堂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認真觀察,善於發現和利用學生自身的閃光點。面對學生的優異成績,教師能及時的給予最高的評價,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如在動作練習與比賽中我會適時說:“你真棒!” ;“動作好漂亮啊!” ;“給同學們做

  個示範怎麼樣?”等等,這樣學生就會在愉悅的情緒中接受教師的教誨,他們渴望被讚賞的心理也得到了滿足。

  對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我們要及時地給以安慰的好評。可讚賞他們肯努力,不輕言放棄的拼搏精神,這樣學生雖未獲得滿意的成績,但卻得到了教師的鼓勵,使他們感到被期待、被認可,從而感受另一意義上的成功。例如,在教學跳木馬時,很多女生都不敢跳躍。這時我就先給學生做示範動作,然後站在旁邊做保護,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得到鼓勵。當學生膽怯沒能完成動作時,我就大聲鼓勵“你一定能行!再試試。”她順利完成動作時候,我會大聲喊“好!”,並伸出拇指表示讚揚。這樣學生就會更加努力完成動作,使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完成。

  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自制力較差,做錯事的現象是難免的。這時,我們就要運用表揚、批評相結合的方法來教育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表揚時,我經常用點頭或讚許的目光和喜悅的面部表情來顯示,這樣學生不會感到面紅耳赤,又會覺得自豪、高興。對學生的錯誤,我會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根據錯誤的性質、影響大小給予批評或採用暗示的方法。以我滿腔的熱情、善意的語言,講清道理,使學生樂意接受我的教誨,通過動之以情,達到曉之以理。

  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探索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策略;只有真正從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出發,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加強遊戲活動的質量評價;只有不斷改革、創新,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鍛鍊的積極性,才能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