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務談判教學案例

  商務談判是談判各方當事人在追求共同商業目標,實現雙方商業利益整個過程中不斷化解衝突、實現談判者最大利益的手段。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01

  我國某冶金公司要向美國購買一套先進的組合爐,派一高階工程師與美商談判,為了不負使命,這位高工作了充分地準備工作,它查找了大量有關治煉組合爐的資料,花了很大的精力對國際市場上組合爐的行情及美國這家公司的歷史和現狀、經營情況等了解的一清二楚。談判開始,美商一開口要價150萬美元。中方工程師列舉各國成交價格,使美商目瞪口呆,終於以80萬美元達成協議。當談判購買治煉自動裝置時,美商報價230萬美元,經過討價還價壓到130萬美元,中方仍然不同意,堅持出價100萬美元。美商表示不願繼續談下去了,把合同往中方工程師面前一扔,說:“我們已經作了這麼大的讓步,貴公司仍不能合作,看來你們沒有誠意,這筆生意就算了,明天我們回國了”,中方工程師聞言輕輕一笑,把手一伸,做了一個優雅的請的動作。美商真的走了,冶金公司的其他人有些著急,甚至賣元工程師不該摳得這麼緊。工程師說:“放心吧,他們會回來的。同樣的裝置,去年他們賣給法國只有95萬賣元,國際市場上這種裝置的價格100萬美元是正常的。”果然不出所料,一個星期後每上又回來繼續談判了。工程師象美商點明瞭他們與法國的成交價格,美商又愣住了,沒有想到眼前這位中國商人如此精明,於是不敢再報虛價,只得說:“現在物價上漲的利害,比不了去年。”工程師說:“每年物價上漲指數沒有超過6%。餘年時間,你們算算,該漲多少?”美商被問得啞口無言,在事實面前,不得不讓步,最終以101萬美元達成了這筆交易。

  對於這個案例,明顯的可以看出,中方工程師對於談判技巧的運用更為恰當準確,贏得有利於己方利益的談判結果也是一種必然,下面我分別從中美各方談判人員的表現來進行分析:

  首先,從美方來看。可以說存在以下這麼幾個問題,或者是其談判敗筆所在。

  1. 收集、整理對方資訊上沒有做到準確,詳盡,全面。從文中來看,重要的塬因可能是:沒有認清談判物件的位置。美商憑藉其技術的優勢性以及多次進行相類似交易的大量經驗,輕視對手,談判前就沒有做好資訊收集工作,於是在談判中步步在對方大量資訊的面前陷於被動,一開始就喪失了整個談判的主動權。

  2. 談判方案的設計上,沒有做到多樣與多種。在對方的多次反擊中,倉促應對。針對其談判方式設計的單一化,估計有著以下幾個塬因:***1***過早的判定問題,從文中可推測出,美方一開始就認為此行不會很難,談判結果應該是對己方利益更有利;***2***只關心自己的利益,美方以其組合爐技術的先進為最大優勢,鐵定會賣個高價,但並未考慮到中方對此的急迫需求與相應的談判準備,在對方資訊攻擊下,頻頻讓步。

  3. 在談判過程中,希望用佯裝煺出談判以迫使對方做出讓步,無奈在對方以資料為基礎辨別出其佯裝的情況下,該策略失敗。

  其次,從中方來看,勝利的最關鍵一點在於對對方資訊充分的收集整理,用大量客觀的資料給對方施加壓力,從收集的內容可看出,不僅查出了美方與他國的談判價格***援引先例***,也設想到了對方可能會反駁的內容並運用相關資料加以反擊***援引慣例,如6%***,對客觀標準作了恰到好處的運用。真可謂做到了中國古語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當然。除這個塬因外,中方的勝利還在於多種談判技巧的運用:***1***談判前,評估雙方的依賴關係,對對方的接收區域和初始立場***包括期望值和底線***作了較為準確的預測,由此才能在隨後的談判中未讓步於對方的佯裝煺出。***2***談判中,依靠資料掌握談判主動權,改變了對方不合理的初始立場。***3***在回盤上,從結果價大概處於比對方開價一半略低的情況可推測,中方的回盤策略也運用的較好。

  總結:商務談判中的各種技巧,對於在各種商戰中為自己贏得有利位置,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我們也要注意的是,技巧與詭計、花招並不相同,前者要求的是恰如其分,既要贏,也要贏得讓對方心服口服,贏得有理有據。只有這樣,對於談判技巧的運用,才是真正的遊刃有餘。

  02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將要展開一場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國際談判。為了創造一種融洽和諧的談判環境和氣氛,中國方面在周恩來的親自領導下,對談判過程中的各種環境都做了精心而又周密的準備和安排,甚至對宴會上要演奏的中美兩國民間樂曲都進行了精心的挑選。在歡迎尼克松一行的國宴上,當軍樂隊熟練地演奏起由周親自選定的《美麗的亞美利加》時,尼克松總統簡直聽呆了,他絕沒有想到能在中國的北京聽到他如此熟悉的樂曲,因為,這是他平生最喜愛的並且指定在他的就職典禮上演奏的家鄉樂曲。敬酒時,他特地到樂隊前表示感謝,此時,國宴達到了高潮,而一種融洽而熱烈的氣氛也同時感染了美國客人。一個小小的精心安排,贏得了和諧融洽的談判氣氛,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高超的談判藝術。美國總統傑弗遜曾經針對談判環境說過這樣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在不舒適的環境下,人們可能會違背本意,言不由衷。”英國政界領袖歐內斯特?貝文則說,根據他平生參加的各種會談的經驗,他發現,在舒適明朗、色彩悅目的房間內舉行的會談,大多比較成功。

  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上個世紀70年代為恢復中日邦交正常化到達北京,他懷著等待中日間最高首腦會談的緊張心情,在迎賓館休息。迎賓館內氣溫舒適,田中角榮的心情也十分舒暢,與隨從的陪同人員談笑風生。他的祕書早飯茂三仔細一下房間的溫度計,是“17.8度”。這一田中角榮習慣的“17.8度”使得他心情舒暢,也為談判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條件。

  “美麗的亞美利加”樂曲、“ 17.8度”的房間溫度,都是人們針對特定的談判對手,為了更好地實現談判的目標而進行的一致式談判策略的運用。

  案例分析:一致式開局策略的目的在於創造取得談判成功的條件。

  運用一致式開局策略的方式還有很多,比如,在談判開始時,以一種協商的口吻來徵求談判對手的意見,然後對其意見表示贊同和認可,並按照其意見開展工作。運用這種方式應該注意的是,拿來徵求對手意見的問題應該是無關緊要的問題,對手對該問題的意見不會影響我方的利益。另外在贊成對方意見時,態度不要過於獻媚,要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出於尊重,而不是奉承。

  一致式開局策略還有一種重要途徑,就是在談判開始時以問詢方式或者補充方式誘使對手走入你的既定安排,從而使雙方達成一種一致和共識。所謂問詢式,是指將答案設計成問題來詢問對方,例如,“你看我們把價格和付款方式問題放到後面討論怎麼樣?”所謂補充方式,是指藉以對對方意見的補充,使自己的意見變成對方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