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教學方法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教學重點是拼音教學,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拼音的學習上,這也是很多一年級語文教師最頭疼的問題。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介紹

  一、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1、研究課標,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瞭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進行歸類,掌握各部分知識的結構,確定所教教材的編寫意圖。

  2、研究單元教材,掌握重點和難點,對整個單元教材進行加工和處理。

  3、鑽研本課教材,理解並掌握教材,靈活運用教材。

  二、研究學生,具體包括以下兩點:

  1、研究學生的智力背景,瞭解掌握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學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類情況;

  2、研究學生的非智力背景,瞭解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以及分類情況。備好了學生,再對不同的學生實行分層次教學。

  三、加強積累,強化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教給方法,培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捷徑

  1、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注重寫字教學。這學期識字量很大,每課都有10個左右的生字,在指導學生寫字時要多下功夫。

  2、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提高閱讀理解力。抓好課堂教學,形式多樣紮實有效地進行聽說讀寫訓練 ,讓學生在反覆的積累運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詞義,並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3、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對於閱讀題,要多練習,多讀課外書。題做多了,書讀多了,遣詞造句、標點符號的運用也都會了,這也是學好語文最有效的辦法。

  4、繼續加強對後進學生的輔導。 作業因人而宜,給後進學生優先權,優先提問,優先指導,優先批改作業。

  5、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和做完後檢查的好習慣。

  6.根據學生的記憶週期,制定相吻合的複習計劃,使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

  7、加強審題的訓練,提高理解能力,徹底根除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在平時的教學中,訓練孩子做什麼都要有耐心和細心,不可毛毛躁躁,敷衍了事。

  8.多種形式測試與考察學生的掌握程度:始終把拼音、生字,詞語的掌握放在訓練的首位,加大訓練的廣度和深度,注重平時積累,當天內容當天鞏固。

  9.激勵與評價手段及時有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積極性。

  四、善於捕捉反饋資訊,做好針對性輔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

  五、家校結合,形成合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延伸。

  爭取家長支援,搞好校外延伸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主要措施之一。家庭與教師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的目的。

  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份內的事。但是,教無定法,我們都應該根據自己所長,各顯神通,“踏踏實實做事”, “向課堂要效率”我相信:“想幹加巧幹”,堅持不懈的努力定會換取豐厚的碩果!

  一年級語文高質量教學方法介紹

  一、 注重培養我班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提高低年級語文教學質量,關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就能學會學習,自覺學習,合理安排學習生活,這樣會受益終身。小學階段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聽課、說話、觀察、思考、閱讀、寫作等學習習慣。這種習慣必須從一年級就要持之以恆地加以訓練。提高語文成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而是要一個長遠的過程。

  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要提高語文成績肯定首先要讓學生喜歡語文,想上語文課。只有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輕鬆愉快地進行學習。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顯得更為重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我準備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課堂語言要有激勵性、趣味性,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重點。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我爭取運用趣味性的語言,來活躍課堂氣氛,融洽了師生關係,從而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讓每位學生都喜歡學習漢字。筆順規則是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學中,我可以抓住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徵,恰當發揮趣味性、激勵性語言這一潤滑劑的作用,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放下老師的架子,作為學生的“大朋友”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真摯、坦率地與學生平等相處,互相交流思想,事事處處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學生平等對話,給學生創設一種暢所欲言、勇於思考、敢於創新的開放性教學情境。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激勵性的語言,如 “誰最聰明?” “誰的答案更好?”“誰能把老師問倒了……”“我們一起來學習好嗎?”給學生創設一種心靈愉悅、和諧的氛圍。使學生敢於質疑,敢於堅持自己的見解,敢於與老師、同學討論,從而建立起自主學習的激勵氛圍。在這種激勵性的氛圍中,教師結合教學情境,通過語言鼓勵、神態暗示,動作啟發,情緒感染、角色互換等活動,激勵學生敢於想象、敢於大膽質敢於標新立異。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創造能力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才能使學生的遣詞造句作文具有創造性、具有新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

  2、課堂上採用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可以應用多種形式的活動,如背誦古詩、朗讀課文以及寫字比賽等,讓每個學生在活動中充分表現自己,並從中發現每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閃光點,加以表揚和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語文的自信心。

  3、力爭減輕作業負擔,力求作業形式靈活多樣 。作業的設計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因此,我本學期設計作業儘量使作業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

  4、多采用直觀的教具、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學。 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單憑教師的講述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複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

  5、遊戲激趣 。在識字教學中,能否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旺盛的求知慾,這是識字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也是令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因為低年級識字量大,課時緊,教師要想在一堂課中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學會,的確很難完成。根據低年級學生頑皮、活潑、好動的特點,又喜歡遊戲。教學中,我應該多把遊戲引進課堂,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遊戲中識字,寓教於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注意收集學生中喜歡的遊戲,進行精心設計運用於識字教學,根據課文要求,設計不同的遊戲活動。

  三、保證課堂40分鐘的教學質量

  要保證課堂40分鐘的教學質量,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首先是關注學生的課堂紀律。

  學生課堂紀律的好壞與教學質量密切相關。為了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課堂需要紀律,課堂討論也要有秩序、有規則。一個吵吵嚷嚷、秩序混亂的課堂,很難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守紀律就是要求學生雙腿併攏,身體坐端正,不能做小動作,當然學生在思考和體驗的過程中,伴有豐富的情感、情緒的變化和豐富的語言動作,甚至會不由自主地站起來說:“我來,我來”。我們教師不能把這看作是妨礙教學,以紀律為名去強行抑制,不然學生的思維、興致和情感就會受到壓抑,就會打消學生積極舉手的積極性。我們的課堂應該是一個能讓孩子體驗感悟的場所,是孩子身心完全放鬆的課堂,這就是我所謂的良好的課堂紀律,也是我們老師上好課的前提。

  2、其次是教師要上好每一堂課。

  為了保證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平時我一定要認真地備課,設計靈活的教學方法,儘可能的採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它既可以很大限度的吸引學生,也可以督促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在上課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師生之間的互動。多抽學生回答問題,多關注那些膽小的和學習成績差的同學。

  三、抓好學困生的學習

  提高學困生的成績,在提高語文教學成績中顯得至關重要,大部分學困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因成績低劣而喪失了學習信心,為提高學困生的語文成績,除了在課堂上督促孩子認真學習之外,我們應該採用家校聯絡方式,讓家長多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經常督促孩子按時完成作業。課堂上多關注他們,多向他們提問。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善於挖掘兒童身心發展的優勢,結合日常教學有步驟的進行養成教育,從點滴做起,潛移默化;並與家長們積極配合、家庭學校共同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一年級語文教學質量分析

  一、教學成績以及試卷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語文教學老師,期末考試成績處於全鎮後面,還需繼續努力。

  從整體來看,試卷命題注重雙基考查,突出語文教學的訓練性;增加閱讀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難度適中,涵蓋的知識面廣;試題型別做到全、新、活,突出了對學生審題、思考、分析,概括等能力考查,孩子們基本上都考出了自己的真實水平,也讓大家對今後的學習充滿了信心,對今後教師的教學具有一定的導向性。

  二、弱勢以及成因分析

  1、個別學生書寫欠美觀,行款不夠整齊,主要原因是訓練、指導尚不夠深入,學生書寫習慣沒有養成。

  2、字詞準確率有待提高,主要是因為教師檢查力度不夠。

  3、題意理解不清,主要原因在於教師引導不夠,以至於學生們過多依賴於老師,自己不認真地思考。今後應該加強多種形式的馴練,甚至可以讓孩子們當小老師讀題,講題,更好地提高他們的理解以及運用能力。

  4、對於生活中的常識問題不能準確地運用:例如關於方向的辨別,沒有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就成了單純的為教學而教學。

  5、粗心,存在漏題現象,一方面與學生的學習態度有關,另一方面和教師平時的要求不太嚴謹有關。

  6、看圖寫話,個別學生句子不通順,有很多學生寫的太少,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時,拼音不能寫正確,標點符號不能準確地判斷和運用。

  三、改進措施

  1、面向課堂要效率:抓好課堂教學,形式多樣紮實有效地進行聽、說、讀、寫訓練,讓學生在反覆的積累運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詞義,並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2、注重寫字教學。這學期識字量很大,每課都有10個左右的生字,在指導學生寫字時要多下功夫。

  3、對於閱讀題,要多練習,多讀課外書。題做多了,書讀多了,遣詞造句、標點符號的運用也都會了,這也是學好語文最有效的方法。

  4、繼續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特別是姚石成、趙開旗、趙義、姜興芳、楊守常、楊志能等。作業因人而異,給後進生優先權,優先提問,優先指導,優先批改作業。

  5、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和做完後檢查的好習慣。

  6、根據學生的記憶週期,制定相吻合的複習計劃,使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

  7、加強審題的訓練,提高理解能力,徹底根除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在平時的教學中,訓練孩子做什麼都要有耐心和細心,不可毛毛躁躁,敷衍了事。

  8、多種形式測試與考察學生的掌握程度,始終把拼音、生字,詞語的掌握放在訓練的首位,加大訓練的深度和廣度,注重平時的積累,當天內容當天鞏固。

  9、激勵與評價手段及時有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積極性。踏踏實實做事,向課堂要效率,我相信,想幹加巧幹,堅持不懈的努力會換取豐厚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