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國際網際網路教學設計

  《奇妙的國際網際網路》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對國際網際網路的結構,工作原理與人們關係的介紹,讓我們瞭解了奇妙的國際網際網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奇妙的國際網際網路》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有關詞語,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通過反覆朗讀,理解國際網際網路和我們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以瞭解有關網際網路的知識,指導學生朗讀為主。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

  1、同學們, 你們家有電腦嗎?上網了嗎?

  2、板書課題:奇妙的國際網際網路齊讀

  4、學生質疑:國際網際網路是怎樣一種事物?它又奇妙在哪裡呢?

  5、讓我們再次讀課題, 把你的渴望,好奇讀出來。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題,學生自學。

  2、檢查自學

  ***1***生字卡片正音

  ***2***聯絡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

  ***3***分自然段指名朗讀。

  3、出示問題:

  ***1***國際網際網路是什麼樣子的?

  ***2***國際網際網路是怎麼工作的?

  ***3***國際網際網路與我們人類有什麼關係?

  4、自學探究: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能回答這三問題的句子,並做上記號。

  5、小組交流:同學們能把你自學的結果與同學們交流嗎?

  三、指導寫字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繼續研究問題。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文中引號的作用。

  3、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國際網際網路與我們息息相關。

  4、用“奇妙”“甚至”造句。

  一複習:

  1、複習詞語。

  2、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

  二、、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國際網際網路是什麼樣子的呢?哪個小組願意來交流一下。

  3、指名讀,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隻巨型的之珠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起來的。

  ***1***齊讀

  ***2***國際網際網路有什麼特點呢?***大***它像什麼?***巨型的蜘蛛網***

  ***3***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它的大呢?***巨型、團團包住、大網、無數條、億萬臺***

  ***4***我們再次用朗讀體會這張團團包住的巨大的網。

  ***5***國際網際網路看不見,摸不著,請你聽老師的朗讀,並且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把這張能把地球“團團包住”的神奇的網。

  ***6***讓我們再一次體會一下這張神奇而巨大的網。***齊讀***

  ***7***這裡的“網”是指一般的網嗎?那它指什麼?***國際網際網路***;這裡的“線”是指一般的“線”嗎?

  ***8***“網”不再指普通的網,“線”不再指普通的“線”,它富有了新的含義,所以要在“網”和“線”上加雙引號,這篇課文裡的很多詞語都加上了雙引號請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義。

  ***9***引讀:這裡的線不再是指普通的線,這裡的線有的是看的見的******;也有的是看不見的******,這些“線”上飛速流動著******、******、******它們能夠在短短的幾秒鐘內跨過******傳到******。

  理解“地球村”,說說為什麼要加上引號。

  2、同學們,國際網際網路是怎麼工作的呢?

  ***出示***國際網際網路是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來傳遞文字、聲音、圖象等資訊的。

  ***1***情境體驗,瞭解關係。

  學到現在我們也比較累了,來輕鬆一下。

  ***2***現在老師不是你的老師了,角色變一變,就當一回你們的奶奶吧,行不行?

  ***3***前幾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紙,準備寫回信。我兒子在一旁就嚷嚷開了:“媽,都什麼年代了,幹嗎不上網,發電子郵件啊?”“年輕人什麼都愛趕時髦,什麼網不網的,寫封信,老朋友照樣能收到。孫子、孫女們,是奶奶有道理呢,還是你爸爸有道理啊?

  ***上網發電子郵件只要幾秒鐘,速度快***

  要速度快,成啊。我不寫信了,打個電話,也只要幾秒鐘就能聽到老朋友的聲音了?

  ***如果你上網,在網上和親朋好友通電話,不僅能傳來對方的聲音,還能顯現他的形象呢!***

  是嗎?那可太奇妙了,我還真想看看幾十年未見的老朋友如今是什麼模樣了?我年紀大了,出門諸多不便,我能在國際網際網路上看到我最喜歡的京劇嗎?我能買到我所需要的日用品嗎?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我能在網上學到英語嗎?那國際網際網路還真是無所不能了,怪不得這篇課文的題目就叫***齊讀***

  3、訓練語言,發揮想象。

  ***1***既然國際網際網路那麼奇妙,還是讓我們到網際網路上看看吧,看看我們可以在網上獲得什麼呢?***齊讀第三小節***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國際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的方便的呢?你從哪個符號看出五個方面呢?

  ***3***那就讓我們再次體會一下國際網際網路給我們帶來的極大的方便。

  引讀:人們可以……***這是娛樂***

  可以和……***這是休閒***

  可以和……***這是學習***

  還可以……***這是工作***

  甚至……***這是生活***

  “……”這說明了什麼?***國際網際網路還可以為我們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網上會診、網上交易、網上下棋、網上儲蓄***

  ***5***當然還有很多功能有待於同學們去開發,網路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在你們中間也會出現舉世矚目的彼爾蓋茨。

  ***6***國際網際網路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娛樂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可以這樣說,國際網際網路和我們……有了……***引讀***

  4、總結:同學們,《奇妙的國際網際網路》這篇課文,從網際網路的結構、它是怎麼工作的以及它與人類有什麼關係,但這只是網路知識一個很小的方面,猶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學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四、作業: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朗讀課文。

  4、蒐集資料

  板書:

  縱橫交錯 巨大無比

  奇妙的 構造神奇 傳輸迅速

  國際網際網路 資訊快捷 生活方便

  極大方便 巨大作用

  《奇妙的國際網際網路》說課稿

  一、說教材

  《奇妙的國際網際網路》是一篇介紹現代高科技的說明文。課文通過對國際網際網路的結構,工作原理與人們關係的介紹,讓我們瞭解奇妙的國際網際網路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也將越來越來多。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國際網際網路的結構、工作原理和人們密切的關係。

  2>感悟、體會國際網際網路的奇妙之處。

  3>激發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感情。

  教學重點:瞭解它的工作原理、構造和作用,體會起奇妙之處。

  二、說教法和學法:

  ,本課選擇了目標教學法,談話教學法。用運多媒體課件。

  語文課,重在通過對語文文字的接觸、揣摩,培養學生的語感,積澱語言。如何在說明性文體課上上出語文味,是一大難點。但本設計應突出了語文學科的第一特性。根據本課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以讀代講,以合作探究代講以圖引文,圖文結合。利用多媒體手段,抓住文中重點句子體會網際網路的奇妙。通過課前預習、讀、疑、想、議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到課文中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啟發學生思維,鼓勵學生表達。

  三、說教學程式

  1***複習上節課所學詞語。***開火車讀***

  2***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上節課學了生字詞,讀了課文,這節我們做什麼呢?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國際網際網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3***出示課題齊讀

  4***精讀課文感受奇妙

  A、點選學習要求,按要求先自學,後小組合作學。***認真讀每一句話從中能看出什麼奇妙之處?可在句子邊寫簡單的批註,如:大、快、多等***意在培養學生讀書動筆的習慣,合作學習的習慣。

  B、全班交流朗讀感悟。

  依次出示板書三個特點;大、快、多,學生很快找出相關句段。課件出示這些段落,通過讀、想、議等方法讓學生感悟網際網路的奇妙,同時瞭解了網際網路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C、拓展延伸

  網際網路給我們的工作、學習、娛樂、交往購物提供了種種方便,功能太多了,真是奇妙啊!除此之外,能不能說說你知道的?***引導學生說出:寫文章,通緝犯罪分子,捐款,看病等***意在豐富知識。

  5***總結全文激發興趣

  為了激發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情感,我總結說:同學們,奇妙的國際網際網路這篇課文,從網際網路的結構、它是怎麼工作的以及它與人們有什麼關係這幾方面說明了國際網際網路的奇妙,但這只是網路知識的一個很小的方面,猶如冰山一角,還有許多需要同學們不斷的學習、探索。

  6***課外作業巧佈置,你把你的作業傳送到老師的電子信箱,老師將在網上批改你的作業。這樣的作業和課文內容緊密結合,這應該是學生所喜歡的一種方式。

  四、說這節課的得失

  這節課有以下兩個優點:

  1、注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

  2、教學中,注意了教師角色的轉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不足之處:沒能很好利用網路,讓學生親自感受作用之大、之奇妙。由於時間關係,沒能點明沉溺網路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