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教育測量和評價的重要手段。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試卷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一、整體統計和分析:

  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度適中,內容不偏不怪,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試題注重基礎,內容緊密聯絡生活實際,注重了趣味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突出了學科特點,以能力立意命題,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精神。有利於考察數學基礎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於教學方法和學法的引導和培養。本次考試,三年級一班的平均分是82.5分,優秀率是67%,及格率97.3%。二班的平均分是83.5,優秀率是67.2%,及格率是97.4%,優秀率總體成績尚可,優生比較少,但後進生面相對較廣。以後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一***取得的成績

  1、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較理想特別是口算、正確率達到95%以上。

  2、應用題審題、計算能力都有提高。三年一正確率93%,三年二正確率94.2%,

  ***二***存在的問題

  1、教材

  教材重視學生的培養學生的能力。但教材容量大,知識點不很明確。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只能蜻蜓點水,眉毛鬍子一把抓。表面上看課後問題少了,簡單了。其實不然,裡面的訓練點多了,需要掌握的資訊量也增大了。考察的知識點面廣,形式靈活,無法準確把握。導致教師們只能通過加大作業量,大量作與教材配套的北師大版試卷,以此讓學生多見題型,開闊視野。造成教師疲憊不堪,學生負擔重。

  2、教師

  目前教師表面上接受了新課程,其實並未真正認識新課程。教師課前對教學內容缺乏深入細緻的研究,那麼一節課下來學生收穫不大。作為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生學會學習才能靈活掌握知識,融會貫通。因此,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1、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較理想。

  從卷面看,基礎知識中的填空題、計算題和應用題等題學生答得較好。由於本學期自開學起從未放鬆過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我注重平時的訓練、鞏固與積累。這樣既紮實了基礎又緩解了期中的負擔。這種方式將在下學期繼續實施並不斷完善。

  2、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侷限性,缺少拓展,不能活學活用。

  思維的侷限性導致學生的判斷出現失誤。例如繞操場跑一圈是旋轉。學生以為操場是個圓弧,就是旋轉。說明學生對旋轉和平移沒有完全掌握。

  3、注重課內向課外延伸的同時卻忽略了常識性的東西。

  今年數學試卷中第一題中24×13先算***3***×***24 ***再算***10***×***24***最後算***72***+***2

  40***因為我們平時強調不夠,很多學生寫成了***1***×***24***。這是我們今後的教學中需要重視的地方。

  4、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審題不認真,愛憑感覺做。

  粗心大意、審題不清是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它經常讓學生與完美擦肩而過。計算馬虎的現象也“隨處可見”!

  例如:

  ***1***.應用題中的列式有晁錯書的現象把92抄成93,計算把24抄成20。

  ***2***.兩位數乘兩位數積至少*** ***位數,有學生想都不想就寫。

  ***3***.計算題中,還有人忘寫橫式結果.

  ***4***.學生對老師講過的內容記不住,說明課堂溜號嚴重。

  5、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待加強。

  有些同學遇到應用題時不認真,一旦出現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就會出現只做一步的現象。這些給我們老師提出了警示,是今後的教學中不能忽視的問題。

  6、學生應用題分析能力差,稍複雜點的應用題就顯得吃力無從下手,如最後一道應用題,學生不知道先求什麼?

  三、改進措施

  1、夯實基礎。創新的同時不能忽略基礎知識的教學。

  2、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教師要善於觀察、思考。適時轉換和優化知識結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參與教學,親身體驗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習熱情。

  3、力求讓知識“活”起來。多開展活動,為學生搭建實戰的舞臺。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引領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5、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從基礎的題型入手,充分聯絡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數學素養。

  6、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要有充足的知識、能力儲備。

  ***二***

  一、 試題分析:

  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體現了新課標精神,主要有以下幾點:

  ***1***緊扣課本、內容全面、重點突出

  從內容上看,所檢測的都是課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學生掌握的沒有一項內容偏離課本,從形式上來看,每個大項的試題都是課本中出現過的,都是學生熟悉的。整個卷面,有最基本的基礎題,也有鍛鍊學生解決問題的及綜合能力的應用題,所考內容基本上覆蓋了所教內容。

  ***2*** 貼近生活實際,體現應用價值。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是新課標的一個基本理念。本次試題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題材,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通過填空、選擇、解決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實用性和應用價值。

  ***3***重視各種能力的考查。

  本次試題通過不同的數學知識載體,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考生答題情況分析;

  1、填空題:本題面廣量大,分數佔全卷的1/5。本題主要考察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掌握情況。很多學生不能根據書本上知識靈活處理問題。錯的較多的題是第3、4、5、6、7小題。這幾個題都於年月日一章有關,更多的是於平年、閏年二月有關,學生不會靈活運用。

  2、判斷題:本題共5小題,五個知識點。其中4、5小題出錯最多.對於每個月有幾個星期、幾個星期日很多同學沒有認真思考,平年和閏年的天數在教學中只讓學生計算了全年的天數,而沒有計算下半年的天數,學生的類推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太差,因此很多學生做錯。

  3、選擇題: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關鍵是學生不太愛動腦子、不認真讀題,導致一些簡單的題也能出錯,也有一部分同學對概念性的知識掌握的不太明白,還需教師的講解,如對24時計時法的理解。

  4、口算、列式計算題:口算9個小題,估算4個小題,兩個超出學生的學習範圍,還有兩個是混合運算,學生只是瞭解了運算順序,而沒有真正去學習,因此失分比較嚴重。同時我也明白了估算是學生的薄弱點,教師還得多加講解。用豎式計算,此題正確率在70%以上。學生計算方法學的較好,出錯的原因主要有:***1***兩位數乘兩位數用十位相乘時不會對位;***2***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不知道在個位補0,.漏寫餘數。

  5、“我是小小統計員”這一題是全班學生錯誤的共性問題。當我拿到試卷時,我就猜想到學生做全對的人數是寥寥無幾,結果證實我的猜想是正確的。分析其原因:一是在平時教學中注重了學生求平均數的練習,學生沒認真讀題就求出了身高的平均數,還有一部分學生做題走了彎路,二是此題的第2小題讀起來有些饒口,很多學生不理解此題的意思,沒有認真思考,結果做錯了。

  6、解決問題。共4題,其中第3、4兩題錯誤率達60%以上,第3題一步就能解決,很多學生不理解題意用兩步解答;而第四題需要同學們解決租車問題。有的同學雖然解決出來了,但是忽略了租車時人數不夠一輛車也得算是一輛車,看來老師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從這幾方面加以改進

  1、 學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有待於加強,提高準確度。

  2、 在教學中,有意識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在教學中,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針對學生分析理解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要在今後的應用題教學中培養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實際中。教育他們要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他們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