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地理導學案

  在全國各地,許多七年級地理老師都應用導學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範文

  日本:加工貿易經濟、文化

  學習目標:

  1、瞭解日本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特點。

  2、從資源、地理位置和科學技術、勞動力等方面分析日本加工貿易型經濟

  形成的原因。樹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觀念。

  3、知道日本工業沿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分佈的特點,並分析其原因。

  4、知道大和民族佔絕對優勢的民族構成,以及東西方相容的文化特點。

  自學自測:開啟智慧之門,相信自己的能力!

  1、日本地域 資源 ,是個資源小國。

  2、二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對資源需求越來越多,國內供應不足,於是從

  國外進口大量的 和 。

  3、日本依靠 和充足的 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制

  成 大量出口,形成了以 為主的經濟。

  4、近年來,日本在海外投資建廠的主要物件是 、 、

  和 東南亞地區。

  5、日本民族構成 , 民族佔絕對優勢。其傳統服裝是 。

  6、日本文化既有濃厚的大和民族的 色彩,又有強烈的 氣息,是

  東西方文化相容的典型。

  合作探究:發揚團隊精神,會讓你獲益更多。

  1、讀課本P22圖7.9、圖7.10,和圖7.11、圖7.12,分析日本工業發

  展中對外的依賴情況?對日本經濟有什麼負面影響?

  2、讀課本P23圖7.13,分析日本兩大工業帶主要分佈在哪裡,並說出主

  要工業區和工業城市。

  3、完成P23活動2。

  4、討論完成P24活動4。

  展示交流:快給自己一次精彩展示的機會,在交流互動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目標自測:細心高效的你,趕緊行動起來盤點收穫之旅的果實吧。

  一、選擇題:

  1、日本需要進口的是 *** ***

  A原料和燃料 B汽車 C電子工業產品 D 紡織品

  2

  *** ***

  A進口型 B進口---加工---出口型 C 自給自足型 D 代人加工型

  3、日本工業集中分佈在 *** *** A日本海沿岸 B黃海沿岸 C 瀨戶內海沿岸 D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

  4、日本在*** ***的500多家獨資和合資企業,遍及各產業領域 *** *** A西歐 B 東亞 C 美國 D東南亞

  5、日本民族構成中佔絕對優勢的是 *** *** A漢族 B 朝鮮族 C大和民族 D 滿族

  6、日本人的傳統服裝是 *** ***

  A 旗袍 B西服 C和服 D 牛仔服

  7、日本工業集中分佈在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 ***

  A礦產資源豐富 B 接近對外貿易海港

  C 勞動力豐富 D 工業用水方便

  8、日本同中國的貿易中,向中國輸出的商品是 *** ***

  A木材和電子產品 B 鋼材和輕紡產品

  C家電產品和服裝 D 汽車和照相機

  9、日本在海外投資建廠的主要物件是 *** ***

  A 南亞、東南亞 B 中國、俄羅斯 C西歐、美國 D東亞、西亞

  10、下列資源中,日本比較豐富的是 *** ***

  日本的經濟特點是

  A森林資源 B太陽能資源 C 礦產資源 D 土地資源

  11、日本發展加工貿易型經濟利用了島國有優良港灣的優勢和 *** ***

  A豐富的勞動力 B低廉的礦產

  C 豐富的資源 D充足的勞動力和較高的科學技術

  12、日本工業發展的主要弱點是 *** ***

  A勞動力資源貧乏 B 地域狹小,資源貧乏

  C 島國海岸線曲折 D 火山地震頻繁發生

  拓展延伸:只要全力以赴,結果並不重要。

  日本工業用機器人等自動化裝置的附加價值很高,到處都能看到獨自的技術開發成果,世界上所使用的工業用機器人約有六成都是在日本運作。日本的工業界幾乎都是機械化,可以說是效率非常高的產業。此外,家庭用機器人這個概念也是由日本所提出來的。

  由以上資料可以看出支撐日本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對我國企業發展的啟示是什麼?

  初中地理課堂地球模型展示法應用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以地球模型向學生解析地理知識尤為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書面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化難為易,促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的地球模型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地圖,第二種是地球儀,第三種是模型地圖,這種地圖是根據地形特徵繪製的,可以使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更加直觀的認識。為了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初中地理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適當應用合適的地球模型推進教學活動有序展開。

  一、有助於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濃厚興趣

  初中地理教學基本目的是使學生對地球形成科學的認識,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將地球模型適當應用於初中地理教學課堂中,需要學生對地球模型形成基礎的認識。當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課堂教學效果極差,出現這個問題一方面是由於教師沒有意識到地理教學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是學生對學習地理缺乏濃厚的興趣。將地球模型作為輔助教學道具,可以從學生對地球模型的研究興趣出發,不斷提高學生對學習地理的興趣。為了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水平,必須以地球模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初中生對學習地理知識存在的想法是“既然地理又不是主要課程,學不學又有什麼關係呢”,再加上教師對初中地理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就使得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偏差的問題出現。如何利用地球模型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濃厚興趣呢?現以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學為例,七年級下冊教學內容分別為: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我們臨近的國家和地區、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西半球的國家以及極地地區。教師要求學生在地球儀上分別指出亞洲、非洲、南極洲、南美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北冰洋的位置。熟悉地球儀或地理位置的學生迅速指出了位置,而有一部分學生可能花費的時間比較長,對待這些學生教師需要給予足夠的耐心,且需要對其進行引導。教師對於這些學生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讓他們平時可以多觀察一下地球儀。地球儀不同於教材中的地理知識,比較靈活,且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可以充分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觀察地球儀的過程中,就會對地理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加上課堂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梳理,對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可以將地理知識化難為易,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

  部分學生地理學習的效果偏差,出現這個問題是由於學生腦海中沒有形成形象的思維空間,有的學生甚至會疑問“地球是圓的,那當地球轉動的時候為什麼我們沒有跟著轉動”,這也使得他們在學習地理的時候容易鑽牛角尖。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適當發揮地球儀以模型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就可以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三維空間,可以及時將所學知識對應起來。比如在學習“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時候,學生對非洲的認識是“非洲非常熱,非洲人非常黑,非洲很窮”,學習這一章就是要使學生明白非洲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首先,要求學生在地圖上找到非洲的地理位置,然後,找出赤道的位置,學生髮現赤道穿過非洲。通過這一發現,以及學生對赤道的基本瞭解,學生解釋:因為赤道終年炎熱,而赤道穿過非洲,所以非洲也非常炎熱,陽光劇烈,強烈的紫外線使得非洲人膚色偏黑,而降雨稀少,光太強,使得非洲地區難以發展農業,也就出現了窮困的現象。從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學生真正掌握了地理知識,通過對地形條件的分析,找出瞭解釋問題的原因。由此可以看出,將地球模型適當用於地理課堂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構架三維空間,在思考地理問題的時候,從地形條件出發,找出與之對應的影響因素,就可以正確解釋地理問題。有利於化難為易,促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可以為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可以看到他們非常努力地學習,但學習效果往往差強人意。通過長期對這部分學生的調查發現,他們往往不會對所學的知識舉一反三,自主學習意識和探究能力也比較差,在學習中習慣被動接受知識,而不願意對教學知識進行深度挖掘。而地球模型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合理應用於地理教學課堂,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現以初中地理人教版“中國的自然環境”為例,教師在開始課堂教學之前,要求學生觀察地球模型,由於中國在地球儀上出現的位置丘陵和山地出現的比較多,有部分學生總結:中國的地形以丘陵和山地為主,又根據中國在地球上出現的位置,認為:中國的氣候屬於季風氣候,由於地形和地勢原因導致我國氣候複雜多樣,對於河流和湖泊的集中地區也有了初步的印象。教師開始課堂教學的時候,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進行了進一步的解析和梳理,為學生構建了有條理的知識框架。

  由此可見,在地球模型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根據學習要求,自主對進行學習要求進行探究,通過這樣的過程對學習內容產生初步的認識,在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教學知識的印象,對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金曉燕 單位:江蘇鹽城市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