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導學案

導學案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按照學生的學習全過程設計,在先學後教的基礎上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學習目標:

1、朗讀詩歌,品味語言 2、聯絡生活,感悟人生

預習流程:

鳥瞰:說一說:

寫了什麼?為什麼寫?怎樣寫?

解剖:讀一讀:

1、“山”和“海”兩個意象的含義是什麼?

2、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精彩品賞:品一品:品味,揣摩詩歌語言的魅力。

1、“我常伏在視窗痴想”

2、“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3、“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

4、“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

5、“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相關連結:想一想: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失敗和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堅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生活中最大的一座山就是你自己。

把困難踩在腳下,他是墊腳石;把困難舉在頭頂,它是滅頂石。

只要信念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冰心

山民/韓東

小時候, 他問父親 "山那邊是什麼 "父親說: "是山"" 那邊的那邊呢?""山, 還是山" 他不作聲了, 看著遠處 山第一次使他這樣疲倦 他想, 這輩子是走不出這裡的群山了 海是有的, 但十分遙遠 所以沒等他走到那裡 就會死在半路上 死在山中 他覺得應該帶著老婆一起上路 老婆會給他生個兒子 到他死的時候 兒子就長大了 兒子也會有老婆 兒子也會有兒子 兒子的兒子還會有兒子 他不再想了 兒子也使他很疲倦 他只是遺憾 他的祖先沒有象他那樣想過 不然, 見到大海的就是他了

一課一得:悟一悟:

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啟示。

如: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精衛填海,臥薪嚐膽,聞雞起舞……一個個執著的故事

***二***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頓·亨特

學習目標:

1、複述故事經歷2、題目含義,體會作者寫作意圖3、深刻句子的含義,緣事悟理。

預習流程:

鳥瞰:說一說:

寫了什麼?為什麼寫?怎樣寫?

解剖:讀一讀:

1、父親在什麼情況下對兒子說“走一步,再走一步”這句話的?

2、複述故事經過***時、地、人、事件***

3、兒子脫險的心理活動怎樣?

精彩品賞:品一品:品味,揣摩詩歌語言的魅力。

1、伸、探、踩的妙用

2、文中兩個“啜泣”含義是否相同?

3、父親說:“下來吧,孩子,晚飯做好了”***而不是說“別害怕,孩子,爸爸來了”,也或者父親跑過去直接把孩子抱下來?***

4、你認為這是怎樣的一個爸爸?

相關連結:想一想: 迷路

那年我六歲.離我家僅一箭之遙的小山坡旁,有一個早已被廢棄的採石場,雙親從來不准我去那兒,其實那兒風景十分迷人.一個夏季的下午,我隨著一群小夥伴偷偷上那兒去了.就在我們穿越了一條孤寂的小路後,他們卻把我一個人留在原地,然後奔向"更危險的地帶"了.等他們走後,我驚慌失措地發現,我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條孤寂的小道了.像只無頭的蒼蠅,我到處亂鑽,衣襟上掛滿了芒刺.太陽已經落山,而此時此刻,家裡一定開始吃晚餐了,雙親正盼著我回家……想著想著,我不由得背靠著一棵樹,傷心地嗚嗚大哭起來……

突然,不遠處傳來了聲聲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聲走去.一條小路邊的樹樁上坐著一位吹笛人,手裡還正削著什麼.走進細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稱為"鄉巴佬"的卡廷嗎

"你好,小傢伙,"卡廷說,"看天氣多美,你是出來散步的吧 "我怯生生地點點頭,答道:"我要回家了.""請耐心等上幾分鐘,"卡廷說,"瞧,我正在削一隻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後就送給你吧!"卡廷邊削邊不時把尚未成形的柳笛放在嘴裡試吹一下.沒過多久,一隻柳笛便遞到我手中.我倆在一陣陣清脆悅耳的笛音中,踏上了歸途……當時,我心中只充滿感激,而今天,當我自己也成了祖父時,卻突然領悟到他用心之良苦!那天當他聽到我的哭聲時,便判定我一定迷了路,但他並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於是吹響柳笛以便讓我能發現他,並跟著他走出困境!卡廷先生以鄉下人的純樸,保護了一個小男孩強烈的自尊.

沒有失敗者,只有放棄者。——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海明威

人之所以能,是因為相信能。——古羅馬維吉爾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一課一得:悟一悟:

如化整為零、化難為易、化大為小能給人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三***

短文連篇 蟬 小思

學習目標:

1、以小見大,體悟生命的意義2、欲揚先抑、託物言志及由食物引發哲理的寫法。

預習流程:

鳥瞰:說一說:

寫了什麼?為什麼寫?怎樣寫?

解剖:讀一讀:

1、口述蟬的生長過程後,你對暢遊了哪些新的認識?

2、作者對蟬的感情變化

3、朋友的話解釋了什麼樣的哲理?

4、欲揚先抑、託物言志寫法

精彩品賞:品一品:品味,揣摩詩歌語言的魅力。

1、你怎樣理解結尾句?

2、你認為生命怎樣才有意義?

相關連結:想一想: 生命 生命

有一個夏天的下午,我一連在山上割了幾小時的柴草,最後決定坐下弄點吃的.我坐在一根圓木上,拿出一塊三明治,眺望那美麗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要不是一隻圍著我嗡嗡直轉的蜜蜂,我的閒適心情不會被打擾.那是一隻普普通通的,但卻能使野餐者感到厭煩的蜜蜂.不用說,我立刻把它趕走了. 蜜蜂一點兒也沒有被嚇住,它很快飛了回來,又圍著我嗡嗡直叫.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將它拍打在地,隨後一腳踩進沙土裡. 沒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來.我不由得吃了一驚,這個受我報復的小東西頑強地抖著翅膀出現了.我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又一次把它踩進沙土裡. 我再一次坐下來吃晚餐.幾分鐘後,我發現腳邊上的那堆沙土又動了起來.一隻受了傷,但還沒有死的蜜蜂虛弱地從沙土裡鑽了出來.

重新出現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內疚和關注,我彎下身子察看它的傷勢.它右翅還比較完整,但左翅卻褶皺得像一團紙.然而,它仍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動著翅膀,彷彿在估測自己的傷勢.它又開始梳理那沾滿沙土的胸部和腹部. 這蜜蜂很快就把目標集中在褶皺的左翅.它伸出腿來,飛快地捋著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幾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飛翔能力.哦,這可憐的瘸手瘸腳的小東西以為自己還能飛起來. 我垂下雙手,跪在地上,以便能更清晰地觀察它那註定是徒勞的努力.我湊近看,心中想到,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作為一個飛行員,我對翅膀太瞭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會我對它的小生命做出的自以為是超級智慧的判斷.它繼續整理著翅膀,並似乎慢慢恢復了體力.它振翅的速度加快了,那薄紗似的,因褶皺而不靈活的翅膀,現在幾乎被撫平.

蜜蜂終於感到自己恢復了體力,可以試著飛一飛了.隨著一聲嗡嗡的聲響,它離開了困住它的地面,從沙地上飛了起來,但還沒能飛3英寸遠.這個生靈顯得那麼可憐,它在地上掙扎著.然而,接下來的是更有力的捋翅和撲翅.

蜜蜂再一次飛起來,這一次飛出6英寸遠,最後停留在一個小土堆上.很顯然,這蜜蜂已經能夠起飛,但還沒能恢復控制方向的能力,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每一次墜落後,它都努力去糾正那新發現的失誤.蜜蜂又起飛了.這一次,它飛過了幾個沙堆,筆直地向一棵樹飛去.它仔細地避開了樹身,控制著飛行,然後,慢慢飛向明鏡似的湖面,彷彿去欣賞自己的英姿.

當這蜜蜂消失後,我才發現,自己還跪在地上,已經跪了好久好久.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人生最有意義的事,就是活著,活著就是做許多有益的事。

一課一得:悟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