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詩歌鑑賞內容層面知識彙編

  詩歌鑑賞歷來是高考語文的考查重點,對於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有著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內容層面知識

  內容層面主要指從內容上把握鑑賞詩詞,高考大綱要求同學能把握詩文的大體意思和藝術手法,這說明在這道題上並不會出一些艱澀難懂的作品。所以,在內容上我們還是要“會抓點”,“會術語”。

  ***1***注意景和情、物與情;景和人,物與人之間的關係:

  【專用術語】

  ①借景抒情***《山居秋瞑》王維***②託物言志***《詠風》王勃***③感物傷懷***《蟬》李商隱***④情景交融⑤以情馭景⑥以景顯情

  ***2***注意詩詞體裁上古今關係:

  【專用術語】

  ①借古傷今②借古諷今***《越中覽古》李白***③今昔對比④懷古傷己***《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3***特殊意象:

  有些事物本身具有特定象徵意義,詩詞中出現這些事物,我們要把這些特殊象徵意義作優先考慮的鑑賞方向。例如:歲寒三友***鬆、竹、梅***、菊花象徵人高潔的品格,桃花象徵美人,鳥象徵自由等。

  ***4***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詩句。這方面對學生課外閱讀量和歷史知識要求較高,但有時十分明顯。例如:《揚州慢》***姜夔***中杜牧的詩句,《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中拓跋燾的故事都是耳熟能詳。象《長亭送別》***王實甫***中的“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溼。”中明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的詩句。

  ***5***蘊含理趣:詩歌分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種,其中還有一種說理詩,雖數量不多,但影響頗大。這些詩裡所蘊含的道理只要求學生稍微點出而已。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詩都是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這是它們的共同特點。幾大詩人如杜甫、陸游、蘇軾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後遊》杜甫***

  【分析】寫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們去欣賞,用來說明大自然是無私心的道理。

  “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江亭》杜甫***

  【分析】看到水的緩緩流動,雲的停著不動,競爭的心思,飛馳的意念都停滯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

  【分析】這詩說明陷在裡面不能跳出來,往往被各種現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另外較有名的說理詩句如朱熹《觀書有感》裡的“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陸游的《遊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等等。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技巧

  一、準確解讀文字:在瞭解“詩家語”多省略、多倒裝特點的基礎上,抓關鍵點

  ***1***上看:看詩歌題目,圈出題眼,認真研究古詩的題目,再看作者,回憶作者所處的朝代和作品風格

  ***2***下看:看註解提示,瞭解詩歌的背景,尋找詩歌內容和情感的線索

  ***3***中看:看全詩主體,每句圈出句眼,特別注意表現情感的形容詞和副詞。後部分一般運用議論、抒情手法,是詩的主旨

  二、明確答案構成要點***即給分點***

  ***1***採用的寫作手法

  ***2***手法揭示內容:結合詩句,分析該手法寫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麼特點,或抒發***突出了***什麼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該寫法在內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形象總結

  ***1***豪放灑脫型:如大詩人李白的詩大多表現出豪放不拘、傲岸不羈、豁達大度的風格。

  ***2***憂國憂民型:如愛國主義詩人杜甫的詩大多表現其對人民苦難生活深深的憂慮和同情。

  ***3***歸隱田園型:如東晉詩人陶淵明詩中描寫的多是悠閒自在、安貧樂道的隱居生活。

  ***4***寄情山水型:如唐代詩人王維詩中描寫的山村風光和朋友聚會的場面,儼然是一幅山水畫。

  ***5***兒女情長型:如李商隱的詩表現的離別憂思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6***保家衛國型:如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塑造了一個精忠報國的英雄形象。

  ***7***邊塞風光和戍邊生活型:如岑參、高適的詩大多表現邊塞的風光和戍邊將士的思鄉之苦。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