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怎麼治癒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壓力的不斷上升,頸椎病已經成為了白領的標誌性疾病,頸椎病的生理特點與人的職業有密切聯絡。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按摩:

  抬起右手,彎曲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屈曲,由上到下、由輕到重在右側頸部拿捏3~5遍;然後用另一隻手在另一側頸部同樣做一遍;再分別用左、右手拿捏右側、左側頸肩部3~5遍。

  熱敷:

  艾葉一把、米醋四兩,加水適量,煮沸約10分鐘,加白酒二兩,攪拌均勻,將毛巾浸透,熱敷頸後、肩、背部肌肉,按壓有明顯痠痛、緊張之處,熱敷以熱而不燙為宜,一日一次或兩次。

  天涼時可把上次藥水加熱後再加酒二兩即可,第三次需換藥;天熱時需一次一換藥,熱敷一週或至症狀消失。

  做頸部“米字操”:

  頭部緩慢地按書寫筆劃在空中畫“米”字,或做頭部的環繞運動,順時針轉一圈,逆時針再轉一圈。保健操不僅可以使肌肉放鬆,還可以起到加快氣血執行的作用,達到舒筋活血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可以理筋整復、鬆解粘連、解除痙攣。但是有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的人做保健操要謹慎,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多做舉頭動作:

  頸椎病高危人群應多花點時間讓頭部處在“舉頭望明月”的姿勢,有助於消除長時間“低頭思故鄉”所造成的頸椎疲勞。因為“舉頭”的姿勢恰好與“低頭”的姿勢相反,對頸椎可起到舒緩的作用,使頸椎緊張獲得適度的鬆懈。

  也可以睡覺時不使用枕頭,平躺在床上,和“舉頭”的道理是一樣的,每晚入睡前無枕仰臥1到2個小時***不宜太久***,有助於防止頸椎病的發生,對剛患上頸椎病的人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頸椎病典型的表現

  1、經常性偏頭痛、噁心、耳鳴、聽力減退、心慌、胸悶

  是由於長時間一個姿勢,引起頸部肌肉持久痙攣性收縮,而使肌肉的血流迴圈發生障礙,久而久之會造成頸部退變、韌帶鈣化等,從而導致顱內供血不足或交感神經功能紊亂而引起的症狀。其表現與內科疾病症狀相似,但如果是頸椎病高危職業人群,建議就診時不可忽視頸椎的問題。

  2、經常性頭暈

  這種情況常出現在頸部活動時,特別是突然轉頭時會感到眩暈,輕者數秒即愈,重者可持續數日或更長時間。這是因為頸椎如經常處於一個固定位置,易造成頸部組織的勞損,繼而影響頸椎的穩定、椎基底動脈的痙攣,導致暫時性的腦供血不足,這時就會出現頭暈的感覺。

  3、手指發麻、無力,肩部發酸

  這是辦公室文員、教師、司機等頸椎病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症狀,多因長期低頭伏案、頸部受力而造成頸後肌群、韌帶等組織勞損,頸肩肌過度疲勞,長此以往,使頸部發生退行性改變,刺激神經根而造成的。

  4、反覆“落枕”

  是由於頸部軟組織勞損,失去了維護頸椎關節穩定性的功能,臨床上叫做“頸椎失穩”,有休息減輕自然緩解和勞累受寒加重反覆發作的傾向。反覆落枕”是頸椎病的一種訊號,如果及時糾正,仍不失為及時防止發病的機會。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