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怎麼治好的快

  現在由於工作等原因,容易導致我們的頸椎患上頸椎病的機率大大增加,頸椎病的出現給大家帶來很大痛苦,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治療頸椎病的方法

  1、拔罐

  拔罐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用負壓而使杯罐吸著於面板,造成區域性瘀血以治療疾病的方法。適應於風、寒、溼痺及腫痛症,頸、項、腰痛及四肢疼痛、麻木、功能障礙等。

  夏天,為了散熱,人體的毛孔處於開放狀態,然而秋風吹起,因頸部肌肉暴露在外,極易受到秋風寒氣的刺激,使區域性肌肉保護性收縮,從而導致頸部張力增高,頸部力量失衡,頸部肌肉緊張痙攣,進而壓迫到神經、血管,發生頸部疼痛不適。專家介紹說,寒溼阻絡型頸椎病患者比較適合拔火罐療法改善病症。

  適應症狀:

  頭痛、後枕部疼痛,頸項強硬,轉側不利,一側或兩側肩背與手指麻木痠痛,或頭痛牽涉至上背痛,頸肩部畏寒喜熱,頸椎旁有時可以觸及腫脹結節。

  治療:

  可以採用在頸部進行叩刺、走罐、艾灸等綜合療法來進行。

  一開始先用梅花針輕叩上述部位,以微出血為度。血止後走罐,走罐前在罐口和走罐部位均勻塗抹上紅花油,走至面板潮紅為止。起罐後再用艾條溫灸l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2、頸椎牽引

  對於頸部不適,肩背及手臂、手指麻痛等症狀為主的病人,牽引是最好的緩解病症的方法之一。緩解頸椎病的方法是牽引可限制頭頸部活動,牽開椎間隙,有利於椎間隙內突出物的還納,從而緩解了髓核等對神經根及有關血管的壓迫與刺激作用。

  3、推拿和按摩

  推拿和按摩也是治療頸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頸型、神經根型早期療效較好。有人對以眩暈為主要症狀的椎動脈型病人進行推拿,再經腦電圖測定,這種緩解頸椎病的方法證實手法柔和、適當推拿,可增加椎動脈的供血量,從而改善症狀。但已有下肢活動不利症狀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不宜推拿。

  預防頸椎病的幾種保健動作

  在我們的生活中由於上班等原因常常頸椎會有僵直的現象發生,那麼我們面對這樣的情形該怎麼辦呢,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預防保健措施呢?

  左右擺頭

  站在地上或坐在凳子上,挺胸收腹,兩臂自然下垂,頭先向左擺,向左肩倒,後再向右擺,儘量向右肩靠,左右擺動各20次。此項運動是以頸椎的縱軸作水平扭轉以加大頸椎的轉動,加強椎體的靈活性,減輕神經壓迫症狀,促進頸部血液迴圈,緩解頸部肌肉緊張。如果頭在左右水平方向轉動受限,可多做此項練習。

  頭部上下運動

  頭慢慢後仰向上看,然後慢慢低頭向下看,都稍停一會兒。儘量做到最大程度,上下共做20~30次。此項運動是增加頸椎向前後彎曲度的運動。經常練習能加大各椎體間的間隙和拉長頸椎前後僵硬的肌肉。多做此練習對治療頸椎病所引起的手臂麻木,或因“落枕”引起的肩部不適有良效。

  低頭仰頭

  坐在凳子上,挺起胸部、兩臂自然下垂,頭先向下低,以下頜骨挨著胸部為止,然後向後仰,臉朝天上停留3秒鐘,然後再低頭,如此反覆20次。

  回頭望月

  頭頸先是向左後上方伸展至極限位,好像回頭看月亮一樣,然後盡力向這個方向牽拉,保持3~5秒鐘,還原。再向反方向做1次。

  前伸探海

  頭頸先向左前下方探伸,眼睛看著前下方的地面,利用頭部的自然下垂、下頜的向前探伸,盡力向此方向牽拉,保持3~5秒,還原。然後再向反方向做。

  頭繞環運動

  從頭正位,看前方開始,頭向右、下、左回到前,為繞環一週,然後向相反方向再繞環一週。做到最大限度,緩慢重複做多次。如果有頭暈現象,可閉眼做,活動次數自己掌握***多比少好***,但要強調每次做動作的質量。此項運動是前幾項頭部運動的組合,這項運動是每次頭部練習時的必做專案。適合於有各種頸椎病的患者,經常運動可緩解頸椎的不適。

  往後觀瞧

  頭頸先向左後下方伸展至極限位,眼看右後下方,就是腳跟這個位置,然後盡力向這個方向牽拉,保持3~5秒,還原。然後再向反方向做。

  頭側屈運動

  緩慢做頭部側屈動作,並稍停一會兒。左右共做20次。此項運動是活動頸椎側面的肌肉和增加頸椎向側擺動的能力。如果頸椎有疲勞感或肩部肌肉緊張,多做練習能起到緩解作用。

  拍打雙肩

  站在地上,兩胳膊在胸前交叉,左手放在右肩上,右手放在左肩上,同時用力拍打,連續30次。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