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頸椎病怎麼治的方法

  脊髓型頸椎病是由於頸椎椎體退化及相鄰軟組織的退變造成了對脊髓的直接壓迫,這種疾病往往令患者特別痛苦,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你。

  脊髓型頸椎病怎麼治

  1.非手術療法

  仍為本型的基本療法,尤其是在早期的中央型***上肢型***及前中央血管型***四肢型***患者,約近半數病例可獲得較明顯的療效。但在進行中應密切觀察病情,切忌任何粗暴的操作及手法。一旦病情加劇,應及早施術,以防引起脊髓變性。

  2.手術療法

  ***1***手術病例選擇:

  ①急性進行性頸脊髓受壓症狀明顯、經臨床檢查或其他特種檢查***MRI、CT檢查等***證實者,應儘快手術。

  ②病程較長、症狀持續加重而又診斷明確者。

  ③脊髓受壓症狀雖為中度或輕度,但經非手術療法治療1~2個療程以上無改善而又影響工作者。

  ***2***手術入路及術式:視病情、患者全身狀態、術者技術情況及手術操作習慣不同等選擇最為有效的手術入路及術式。

  ①手術入路:對以錐體束受壓症狀為主者,原則上採取前方入路。而對以感覺障礙為主、伴有頸椎椎管狹窄者,則以頸後路手術為主。對兩種症狀均較明顯者,視術者習慣先選擇前路或後路,1~3個月後再根據恢復情況決定需否另一入路減壓術。

  ②手術術式:對因髓核突出或脫出所致者,先行髓核摘除術,之後酌情選擇介面內固定術、植骨融合術或人工椎間盤植入術。對因骨刺壓迫脊髓所致者。可酌情選擇相應的術式切除骨贅。施術椎節的範圍視臨床症狀及MRI檢查結果而定,原則上應侷限於受壓的椎節。後路手術目前以半椎板切除椎管成形術為理想,操作時應注意減壓範圍要充分,儘量減少對椎節穩定性的破壞。

  ***3***重視手術後護理、後繼治療及康復措施:應像對待手術一樣認真,切不可因掉以輕心而發生意外。

  脊髓型頸椎病的預防

  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鍊,在工間或工餘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

  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坐車時不要打瞌睡。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鍊。

  脊髓型頸椎病的護理

  術前:

  1、術前練習去枕平臥,以適應術後臥位要求。

  2、訓練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免術後因取平臥位,大小便排洩不習慣。

  3、完成相關檢驗專案,瞭解手術的目的、效果及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治療和護理配合。

  術後:

  1、術後每 2 小時翻身一次***早期由醫護人員幫助進行***,翻身是應保持頭頸、脊柱成一直線不可扭轉,輪換平臥及左右側臥位。

  2、術後墊枕頭高低要適宜,仰臥時不宜過高,側臥時枕頭可略高,使頸部與軀幹保持一直線,而不偏向一側。

  3、術後肢體麻木、疼痛症狀加重或感覺喪失、出現大小便失禁時,及時向醫護人員反映。

  4、術後 1~2 周行四肢肌力舒縮及各關節的活動,如握拳、鬆拳動作、踝泵鍛鍊、股四頭肌鍛鍊等。

  5、離床活動時頸部予頸圍固定,並避免頸部劇烈轉動。

  6、給予頸圍固定 2~4 周或遵醫囑,臥床休息時可取出頸圍。

  7、加強頸部功能鍛鍊,如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左右旋轉等運動,以增強頸部肌力。

  8、防止意外損傷的發生,如過度屈頸、過度旋轉、頸部的超負荷積壓和頭頸部劇烈抖動

  9、遵醫囑定期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