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十三課課堂測試卷

  七年級語文上冊的第二十三課的課程即將結束,教師們要準備哪些課堂測試卷供學生們練習從而提升學習成績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一、積累與運用

  1、下列句中的“熬”字和“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中的“熬”字意義不相同的一句是 *** ***

  A、寫好報告,他又熬了一個通宵。 B、 小米熬成的稀飯,吃起來真香!

  C、小媳婦熬成婆。 D、回頭想想,那年歲還不知怎麼熬過來的。

  2、給下列各組字注音並組詞。

  拆 *** *** 幼 *** *** 熬 *** ***

  折 *** *** 幻 *** *** 遨 *** ***

  3、結合語句的意思,解釋加線的詞語。

  A、但是春天總算來了。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熬:

  B、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

  各得其所:

  C、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

  委屈:

  4、下列句子那些是比喻句,是的在後括號內打“√”,不是的打“”。

  A、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好像我小時侯很聽她的話一樣。 *** ***

  B、山這邊,梯田裡的莊稼,像綠海里捲來的一道道浪頭。 *** ***

  C、像這樣的事情還很多。 *** ***

  D、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 ***

  二、閱讀與感受

  ①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②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③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④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裡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揹著我。”母親對我說。

  ⑤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分歧*** *** 一霎那*** *** 水波粼粼*** ***

  2、解釋成語“各得其所”並造句。

  解釋:

  造句:

  3、“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4、家庭出現分歧時,文中說:“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其原因是:

  ①

  ②

  ③

  後來“我”決定委屈兒子的原因是:

  ①

  ②

  5、第④段劃線的句子屬於什麼描寫?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6、第⑤段中畫線句子反映了人物 品質,體現了 的家庭關係。

  7、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有什麼言外之意?請簡單說一說。

  三、綜合實踐

  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然而,現在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虐待老人等不文明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請你擬寫一句宣傳標語來呼籲人們尊老愛幼。

  四、體驗寫作

  請根據特定的情景增加詞語,使下面的文字表現出特定的內容。

  早晨,太陽發出光芒,樹上的鳥兒鳴叫著,樹下的流水流向遠方。

  ⑴要求擴充套件後的句子要抒發主人公歡快的心情。

  ⑵要求擴充套件後的句子要抒發主人公苦悶傷感的心情。

  ***二***

  一、理解運用

  1、依次填入下列空格處的比喻,最恰當的一項是***  ***

  春聯,是文學殿堂裡的一枝奇葩,它發自千人之心,出自萬人之手,各展其才,各顯千秋,豪放 ,婉約 ,粗獷 ,細膩 ,洋洋灑灑,蔚為壯觀。

  A、如旭日噴薄 似風拂楊柳 如小橋流水 若大江東去

  B、如小橋流水 似風拂楊柳 若大江東去 如旭日噴薄

  C、似風拂楊柳 如小橋流水 如旭日噴薄 若大江東去

  D、若大江東去 如小橋流水 如旭日噴薄 似風拂楊柳

  2、依次填入文段中橫線處的語句正確的一項是*** ***

  愛心是 ,使飢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 ,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 ,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愛心是 ,使心靈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潤。

  ①一首飄蕩在夜空裡的歌謠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場灑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陽光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

  二、拓展閱讀

  送小龜回家

  ⑴一把花傘下,擁擠著我、妻、五歲的兒子,還有一隻小龜。這是一個溫情的世界。

  ⑵小雨把夜色洗得淡淡。街上 ***閃動、流動、跳動***著七色傘。

  ⑶兒子在我懷中,小龜在兒子懷中,而妻,則依偎在我身旁。

  ⑷那隻小龜原是妻從市場買給兒子玩的。那天,兒子很驚奇很高興地和小龜做了一天的遊戲,可小龜不吃也不喝。晚上,兒子擔心地問我:“小龜不吃飯,餓嗎?”我想了想回答:“小龜大概想念爸爸媽媽了。”兒子聽我這麼說,想了想便 ***要求、請求、央求***我和媽媽帶著小龜去找它的爸爸媽媽。

  ⑸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在這秋雨紛紛的夜晚,帶著小龜,來到了城西的河邊。

  ⑹到了。我們站在河岸。妻在夜色中很嫵媚,兒子很莊嚴。河水無語,秋雨在微風中飛舞吟唱。河上,幾條撈沙的木船上亮著燈,那***閃動、流動、跳動***的火焰映出幾條漢子粗獷的臉。他們在喝酒哩。一隻水鳥很孤獨地在水面扇動著翅膀。

  ⑺“小龜的家在河裡嗎?”兒子認真地問我。

  ⑻我彎下腰對兒子說:“是的。小龜的爸爸媽媽就住在河裡。”

  ⑼兒子這才小心翼翼地把小龜放在河裡,輕輕向前一推:“小龜回家吧。”

  ⑽小龜縮著頭一動也不動。我們耐心地等著。小龜終於伸出了腦袋,瀟灑地搖搖頭,像是向我們致謝,又像是向我們道別。水面出現一圈美麗的漣漪,小龜潛入水中,走了,永遠地走了。

  ⑾兒子很興奮地擁入我的懷抱,又擁入妻的懷抱,歡呼:“小龜找到爸爸媽媽啦——”

  ⑿我和妻相視一笑。我們給兒子編了一個多麼動人的童話啊!我突然感動得要流淚。而妻,真的流淚了。

  1、下列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

  漣漪 依偎 粗獷 嫵媚

  A、linyī wēi guǎng wǔ B、liny wēi guǎng wǔ

  C、linyī wēi kung wǔ D、linyī wēi guǎng w

  2、選擇括號中恰當的詞語,填寫在文中的空白處。

  3、在文中用橫線畫出兒子關心、愛護小龜的句子。

  4、文章結尾寫“我”“要流淚”、“妻,真的流淚”,為什麼?請簡要回答。

  5、《散步》寫家庭成員之間的 ,流露出對生命的 ,強調的是一種 的精神。《小龜回家》充滿童話色彩,父母陪同兒子送小龜回家,寄寓著不能人為地製造骨肉分離的思想,有一種 之情。

  三、問題探究

  1、“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裡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這一段初春景物的描寫,在文中有何作用?

  2、這篇短文語言很精美,從哪些方面去學它的語言呢?

  3、題目“散步”是從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你覺得這個標題好嗎?請你換一個角度為本文擬一個標題,並說說你的理由。

  四、表達交流

  在父母長輩的呵護中成長的我們,往往會忘了關心和愛,只知享受關心而忘了付出關心和體諒。閱讀了課文後,你有什麼觸動嗎?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令你深感歉疚的人,對他***她***說出你的歉意吧!

  對不起

  ***三***

  平分生命

  ①男孩與他的妹妹相依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惟一的親人。所以男孩愛妹妹勝過愛自己。

  ②然而災難再一次降臨在這兩個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輸血。但醫院的血液太昂貴,男孩沒有錢支付任何費用,儘管醫院已免去了手術費但不輸血妹妹就會死去。

  ③作為妹妹惟一的親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醫生問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氣承受抽血時的疼痛。男孩開始猶豫,10歲的大腦經過一番思考,終於點了點頭。

  ④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著鄰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畢後,男孩聲音顫抖地問:“醫生,我還能活多長時間?”

  ⑤醫生正想笑男孩的無知,但轉念間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歲的大腦中,他認為輸血會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輸血給妹妹。在那一瞬間,男孩所作出的決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並下定了死亡的決心。

  ⑥醫生的手心滲出了汗,他緊握了男孩的手說:“放心吧,你不會死的。輸血不會丟掉生命。”

  ⑦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還能活多少年?”

  ⑧醫生微笑著,充滿愛心地說:“你能活到100歲,小夥子,你很健康!”男孩高興得又蹦又跳。他確認自己真的沒事時,就又挽起了胳膊——剛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說:“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震驚了,這不是孩子無心的承諾,這是人類最無私純真的諾言。

  ***選自《知識文庫》,作者崔潔、有改動***

  我讀我寫:

  也許你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你們在生活中平分著零食、快樂,也許你很愛你的父母,你在平時學著體諒父母,但是你會和你的父母、朋友平分你的生命嗎?

  《平分生命》使你有了怎樣的感悟?寫下你的感受,和你的同學、朋友、家人平分感動吧!

  答案:

  一、 1、B 2、略 3、A.熬:忍受,耐苦支援。 B.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C.委屈:這裡是指不按兒子的意願辦事使兒子受到委屈。 4、A.× B.√ C.× D.×

  二、1.qí shà lín 2.各得其所: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3.生活的擔子已經從母親肩上轉到了我的肩上,母親依賴我,就像小時侯我依賴她一樣。 4. ①母親聽我的 ②兒子聽我的 ③妻子在外也聽我的 原因:①母親年邁難走小路 ②不願意一家人分開 5.景色描寫。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和諧、美滿。 6.尊老愛幼 和諧親密 7.暗示了人到中年,肩負著贍養父母,撫養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會裡都充滿了使命感。 8.這家人互敬互愛、相互體諒,家庭氛圍和諧、美滿。

  三、略

  四、略

  一、1、A2、D

  二、1、A 2、流動 央求 跳動 3、“小龜不吃飯,餓嗎?” “小龜的家在河裡嗎?” “送小龜回家吧” “小龜找到爸爸媽媽啦——” 4、因為我和妻子見到兒子放小龜回家後的興奮、歡呼。感受到兒子的純真、善良,既高興又激動。做母親的更善於動情,所以“妻,真的流淚了”,而我則“要流淚”。 5、和諧關係 使命感 理解和體諒 思家 團聚

  三、1、美好的景暗示他們一家人的和諧親密。2、語言平易樸實,然而內涵豐富,耐人尋味。 3、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另擬標題,可以各顯神通,擬好後,交流一下,相互評判,鼓勵創意。

  四、略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