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退黃疸藥到何時

  新生兒黃疸是由於黃色的膽紅素積聚於面板、黏膜時產生的面板或者其他器官黃染。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的文章,歡迎閱讀!

  

  目前,對於新生兒寶寶病理性黃疸的治療,除了公認的最有效的光療法***藍光或綠光照射***,還有口服的退黃藥魯米那、尼可剎米***均為西藥***,但由於這兩種藥味苦,起效慢,且療效也不確切,使用的並不普遍。由於這樣,我們中國大陸研製了一種有一定療效的中成藥,叫茵梔黃,製劑有茵梔黃注射液***已禁用***,茵梔黃膠囊,茵梔黃顆粒等。目前,大陸的很多醫院已將茵梔黃做為新生兒退黃的常用藥,很多寶寶從產科出院時仍在吃,可是對於藥應該吃到何時才停,家長們也心裡無底,有的甚至吃了長達一個多月。是藥三分毒,其實是中醫的講法,做為中成藥的茵梔黃,也有不少副作用,如引起噁心甚至嘔吐,還有腹瀉等,因此茵梔黃也不宜長時間服用。一般情況下,黃疸已呈下降趨勢時,7天內經皮測膽紅素低於10即可考慮停藥,7天以上低於8即可停藥***可目前很多做法是低於5才停藥***。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情況下,加強寶寶的餵養,比吃退黃藥更重要!

  小兒黃疸 黃疸的治療

  目前,新生兒黃疸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光照療法***藍光照射***、輸白蛋白、換血療法等。光照療法就是用特殊的光線來降低存留在嬰兒面板裡的膽紅素,使其更容易地排出體外。將嬰兒放在光療箱的藍光下,只穿尿片就可以了,蒙上眼睛以免眼睛受損。將嬰兒放在燈光下持續一至兩天,需要哺餵時將嬰兒抱出。一旦嬰兒的膽紅素水平下降,就不必再使用光照療法了。

  光照療法的一個弊端就是會減少媽媽和剛出生嬰兒的相處時間,對他們之間的親密互動造成了影響。所以如果必須採用光照療法,就要儘可能地幫助媽媽保持和嬰兒的親密接觸並堅持母乳餵養。

  小兒黃疸 吃中藥能不能防治黃疸

  過去,人們***包括醫生***常常讓新生兒口服茵梔黃口服液甚至注射茵梔黃注射液防治黃疸,這些藥物的主要成分都是茵陳、梔子、大黃***或黃芩***金銀花提取物,認為這幾味中藥性苦寒,主要用於清熱解毒,利溼退黃,對新生兒黃疸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新生兒吃了茵梔黃製劑,不但可能會影響他的消化道功能,而且容易導致腸道微環境改變,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甚至曾經有患兒注射茵梔黃注射液後甚至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其中2008年1名出生9天的新生兒因注射茵梔黃注射液導致過敏性休克死亡。為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CFDA***於2016年8月31日明確規定茵梔黃注射液為新生兒、嬰幼兒禁用藥物。此外,茵梔黃製劑裡面的金銀花成分還可能會引發患有G6PD缺乏症***俗稱蠶豆病***的小孩的溶血,這種情況下反而會誘發或者加重新生兒黃疸的情況。

  再加上大多數新生兒黃疸均屬於生理性黃疸,可自愈,因此,不建議家長們也亂用藥預防或者治療新生兒黃疸,如果確實需要,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