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健康小知識常識

  的介紹,一定能對你的生活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你講解下都有哪些吧!

  

  常識一 春季著裝乍暖還寒須保暖

  中國有一句養生諺語“春捂秋凍”,說的是早春季節不要急忙把棉衣脫掉,預防倒春寒。春季多風,乍暖還寒,晝夜溫差大,所以春季養生一定要掌握這些特點,順應春令舒暢生髮之氣。另外,一些年輕姑娘由於愛美,往往在早春就穿起了裙子,這樣對身體不利。一般來說,婦女膝關節對冷空氣的襲擊較為敏感。易發生區域性麻木、痠痛等症狀。久之會引起風溼性關節炎。

  常識二 春季食療以養肝護肝為先

  祖國中醫學認為: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臟在春季時功能也更活躍。因此,初春養生以養肝護肝為先。下面簡介幾種養肝護肝的方法: 多喝水———防止毒素損害肝臟

  飲食平衡———保障肝臟功能正常

  少飲酒———利於肝臟陽氣升發

  樂觀開朗———肝氣順調心情舒暢

  要想肝臟強健,首先要學會制怒,即使生氣也不要超過3 分鐘,要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無憂無慮,從而使肝火熄滅,肝氣正常生髮、順調。如果違反這一自然規律,就會傷及肝氣,久之,易導致肝病。

  常識三 春季健身堅持鍛鍊六不宜

  鍛鍊不宜驟然進行:鍛鍊前應先做些簡單的四肢運動,以防韌帶和肌肉扭傷。

  霧天不宜進行鍛鍊: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鍛鍊時由於呼吸量增加,肺內勢必會吸進更多的有害物質。

  鍛鍊時不宜用嘴呼吸:鍛鍊應養成用鼻子呼吸的習慣,因鼻子裡有很多毛,它能濾清空氣,使氣管和肺部不受塵埃、病菌的侵害。

  鍛鍊時不宜忽視保暖:開始鍛鍊時不應立即脫掉外衣,等身體微熱後再逐漸減衣,鍛鍊結束時,應擦淨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著涼。

  不宜空腹進行鍛鍊:清晨除了血糖偏低外,人體血液黏滯,加上氣溫低、血管收縮等因素,若空腹鍛鍊就可能使人因低血糖和心臟疾病而猝死。

  不宜早起外出鍛鍊:清晨空氣並不新鮮,只有下午4 時左右的空氣才富含氧氣負離子。

  常識四 立春了!我們吃什麼最養生?

  1、紅棗等養脾甜食;2、蜂蜜;3、春芽;4、韭菜;5、春筍;6、櫻桃;7、菠菜;8、蔥、姜、蒜;

  此外,春季對於需要滋補調養的人,可以用西洋參、龍眼肉、黨蔘、黃芪等燉雞或瘦肉等,但愛過敏的人在春季一定要忌服“發物”,如蝦、蟹、鹹菜等食物。

  常識五 春季預防呼吸道傳染性疾病

  春季由於氣溫變暖,病毒、細菌活躍起來,而天氣變化又大。 很容易被病毒或細菌感染而患病。

  1、麻疹:最主要的傳染源是患兒,一般從潛伏期至出疹後5天有傳染源,潛伏期2——3天。預防:按時接種麻疹病毒和疫苗。護理:臥床休息,食物清淡易消化,多喝開水,注意面板、眼、口腔、鼻腔的清潔,高熱的護理,注意觀察病情謹防併發症。

  2、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輕型急性傳染病,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發生於冬春兩季,傳染性強。護理:病兒不要送到幼兒園。居室開窗通風,注意口腔衛生,加強營養,多喝水,進食牛奶、粥等營養容易消化的食物。

  麻、風疹防治措施:因兩種病都有很強的傳染性,一旦發病,應及時隔離防止傳播。麻、風疹流行期間儘量少去公共場所***尤其是醫院***,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機會。

  3、水痘:水痘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兒童期出疹性疾病,多發於冬春兩季。通過直接接觸、飛沫、空氣傳播。90%患兒年齡〈10歲,易感接觸者約90%~96%發病。水痘結痂後病毒消失,故傳染期自出診前24小時至病損結痂,約7~8天。潛伏期10~21天,一般兩週左右。水痘病原體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即人類皰疹病毒3型。一次感染水痘可獲得終身免疫。但在免疫功能受損或已接受過水痘疫苗,也可有第2次感染。

  水痘的主要預防措施:

  1.加強水痘防病宣傳,教育和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以免傳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節學校的教室要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環境整潔,空氣流通。

  3.學校每天晨檢,發現水痘患者應及時報告,隔離傳染源,患病學生必須在家隔離治療,待結痂乾燥後方能復學***自發病起21天左右***。

  4.對易感人群接種水痘疫苗,接種疫苗後15天產生抗體,30天時抗體水平達到高峰,抗體陽轉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5.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源為患者,潛伏期2——3周。預防:接種疫苗,隔離患者,接觸者可預防性服藥。

  預防腮腺炎和併發症的發生,要在冬春季節注意孩子的營養、保暖,加強耐寒鍛鍊。注射腮腺炎減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預防作用。丙種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對流行性腮腺炎沒有預防效果,應加以留意。發病後可口服板蘭根沖劑,並常用淡鹽水漱口、沖鼻。腮腺炎流行期間,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傳染源。護理:隔離,臥床休息,多喝開水,注意口腔衛生,用溫鹽水漱口,室內要保持通風等。

  不同的傳染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基本的預防措施是相通的,我們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有效地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

  1.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

  2.不到人口密集、人員混雜、空氣汙染的場所去,如:農貿市場、個體飲食店、遊藝活動室等;

  3.勤洗手,並用流動水徹底清洗乾淨,包括不用汙濁的毛巾擦手;

  4.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尤其是宿舍、電腦室、教室等;

  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規律;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6.不食、不加工不清潔的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及吃帶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隨便倒垃圾,不隨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類並統一銷燬;

  7.注意個人衛生,不隨便吐痰,打噴嚏;

  8.發熱或有其他不適及時就醫;到醫院就診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後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觸傳染病人,儘量不到傳染病流行疫區;

  10.傳染病人用過的物品及房間適當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內門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劑噴灑、擦拭。

  春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但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